零边际成本社会10-第九章 产销者和智能经济时代的来临

零边际成本社会10-第九章 产销者和智能经济时代的来临

00:00
06:39

第九章 产销者和智能经济时代的来临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边际成本论战,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复习一下什么是边际成本,一个企业的成本可以简单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固定成本,一个是边际成本。固定成本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的成本,比如厂房、设备等。而边际成本,是指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是一种动态的可变成本。比如原材料的投入就是动态的,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都需要相应增加原材料的投入。

 

边际成本论战主要是针对公用基础设施展开的,一派是以霍特林为首的观点。霍特林认为像道路、桥梁、铁路、电网之类的公用基础设施应该由政府利用税收进行投资,而消费者只承担边际成本的费用。这样一来,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费就会大幅降低甚至免费,而相应的社会生产活动就会增加,最终刺激经济增长。而另一边是以科斯为首的观点,科斯认为公用设施的收费应该涵盖边际成本和固定成本两个部分。因为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是税收,而税收具备普遍性。你可能会为了一条你永远不会用到的高速公路,而缴纳建设这条公路的费用。从纯粹的市场经济观点来看,这就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整个系统以较低的效率运行。


以上这两种观点的核心争论点在于公用基础设施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投资,随着物联网将大多数经济组成部分的边际成本降到接近于零,“如何投资物联网?”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物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它的构建方式完全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规模、重度垂直的组织形式。物联网的构建是一种分布式的协同共享。互联网作为物联网的通信媒介,其组织方式就是分布式的。互联网不属于任何人,而是由电力公司、通讯公司、网络公司、非盈利机构和大量的个人共同组建起来。作为物联网的能源供给,清洁能源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分布式的结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和地热能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收集。由于技术进步,能源收集设备的价格逐步降低,成千上万人都将参与到清洁能源的收集中来,能源消费者将转变成为能源的产销者。截至2011年底,德国的传统大型电力公司只占再生能源7%的生产份额,而个人能源生产者占到40%,其他各种类别的生产者占到剩余的53%。整个欧洲在德国的带领下,已经有大量的能源消费者转为了能源产销者。


“清洁能源”运动是始于2011年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草根运动,运动背后的理念是运用通信技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手段将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到一起,共同创造横向规模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引入可再生能源技术。据估计IT能够使太阳能的成本下降75%,变得比煤炭还便宜。


在电信行业,也出现了我们前面谈到的那种矛盾观点。2013年,美国电信行业监管机构FCC提出在美国建立超级免费wifi,FCC计划要求电视台和广播公司将未使用的频段卖给政府,由政府来建立公共WIFI。这正是霍特林强烈主张的由政府来管理公共基础设施。

 

而在边际成本论战之后,科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奖项正是关于频谱私有化的论文。科斯认为市场是比政府更加有效的资源分配途径。政府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还可能受到特殊利益驱使而以权谋私。FCC最终开始采纳科斯的观点,将频谱通过拍卖的形式出售。

 

但有效市场分配理论基于一个假设前提,就是资源是稀缺的。随着技术发展,频谱已经从稀缺资源转变为了过剩资源。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支持第三种方案,也就是使国家通信脱离政府和市场控制的“协同网络”新管理模式。


它是分布式、点对点的基于物联网的横向规模经济。这套方案已经超出了频谱管理的范畴,因为IT计算、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被用于组织、管理信息、绿色能源、电力等。网络协同已经成为对物联网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管理的模型。协同共享经济模式已经登上世界舞台。

 

下一期,我们将进入本书的第三部分协同共享时代的到来在第十章共享的喜剧中,我们将从新认识共享模式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也喜欢阅读、分享和讨论,欢迎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进群请添加我的私人微信:jh50031973,最后,祝您生活愉快,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