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雨巷 作者:钱小穆 朗诵:神话

苏州雨巷 作者:钱小穆 朗诵:神话

00:00
09:04
苏州雨巷
作者:钱小穆
苏州雨巷,朴素而美丽。美到骨子里头,姑苏就是这样的。
黛瓦粉墙斑驳了历史 ,见证了人生 。
苏州的雨巷 ,究竟是怎样一种风华 ?
可以说 ,园林之外的街巷是苏州园林的延续 。苏州园林是私家花园 ,那时姑苏城就是一座园林之城 。如果你走进姑苏 ,你就走进了古典文人山水园林 。狭窄的小巷是姑苏的毛细血管,分布在姑苏城的各地 。小巷的地面是弹石 ,光溜溜 ,人赤脚走在上面仿佛给你按摩脚心 ,甚是舒畅 。
长长幽幽的巷子在雨中仿佛《早春二月》中的场景,先前是油布伞,近年出现了透明的伞儿 ,打伞之人渐行渐远 ,湮没在这寂寂的江南烟雨中 。
你愿意经常生活在苏州的老房子里么? 水是苏州的灵魂,井则是苏州的眼。大户人家在自家庭院天井内有私井,小巷里的粉墙下常见各界捐赠的义井,苏州人美其名日 : 某泉或某某泉。我曾在附近石子小巷生活了40年 。偶尔还能碰见儿时的同学 , 当年的老街坊 。古城区的小河依旧 , 只是,人非旧年时的青春模样 。
前些天与母亲闲聊 , 这座小桥有名 , 且有名字叫:"八字桥 ” , 民国时由住地的民众为出行方便捐资而建 。八字桥畔这一湾烟雨属于干年山塘的一景。沿薛家湾岸边小道可到山塘街白姆桥 , 另一端是冯家浜 , 向西走不到三 、四分钟就是山塘街著名的拱桥星桥了。 上了年纪的大多知道 , 文革期间备战时堵了一侧桥洞 , 抽掉水 , 冯家浜因此消失 , 就这样世间多了一段防空洞 。
八字桥,民国的。那一弯烟雨,属于干年山塘。粉的墙,灰的瓦,细雨迷蒙 。五月荷花玉兰淡淡的香味似有若无。旧年叫卖的小船儿不见了,唯有岸堤上来来往往的伞影。关于伞读到过这样的文字 : 若伞是包容,那么伞下就是温情 …… 伞是用来渡人的,不过最终还是要自己渡自已 。求人不如求已 。江南是多雨的,倘使你忘了油纸伞,或许会偶遇怨愁的丁香姑娘,但那是属于戴望舒的 。
多雨的江南 , 落就苏州的小桥流水 , 多了江湖河汊 , 多了这湾那浜 , 更多了雨巷 。清代苏州共有小桥4OO多座,7OO多口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留下了关于苏州的名句 :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苏州多雨,樟树清嘉了多少苏州街巷 ; 桂花香氤氲,缭绕了多少苏州游子的心头。
多雨,老屋后的小河,水漫小巷,小鱼小虾赶来显示他们的存在,黄鳝从水里探出头来张望,雨巷成了水港。拆迁成了事实,邻里各奔东西,在东方的忙于生计,在西方的,如屋顶的狗尾巴草一样,渺小、散逸在岁月的风尘之中。某天若再相聚,儿童笑问爷曾居何处,这也应不足为奇吧 ? 小河埠的垂柳依旧,这条民国石子小巷留在小巷人家的记忆中,留在苏州人茶馆里碧螺春清甜的回味里。
桃花桥附近曾经我的家沿何处,河对岸是唐百虎故居所在地苏州廖家巷。
桃花坞的沿河一处老房子, 房子不大 , 独门独户,30多平米 , 小巷幽静 , 前河后庙 ,河对岸另一小巷深处是唐伯虎家 。小巷 , 石板小桥横架两岸 , 小河岸边垂柳依依 , 河两岸粉墙黛瓦 、枕河人家 , 落雨在河面荡起一个个涟漪 , 似铺在水面上的一朵朵澄澈的睡莲 , 这一切构成一个小小的独立的生态系统 。
这真让人心动 ……屋后不远是文山寺 , " 生当做人杰 , 死亦为鬼雄 。” 为纪念文丞相文天祥而建 , 晨钟暮鼓 , 芃唱氤氲 , 香烟缭绕 …… 人从小桥一头浮躁走到另一端的静
谧 。只是人已不是先前的人子。
生活并不缺少美 ,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自然界亦好 , 人文亦好。苏州雨巷就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完美统一,所谓天人合一。
在幽深的巷子里听着绵软、糯糯的苏州话,走在湿漉漉的弹石路上 ,在这样的雨巷 , 打着伞 , 漫步在历史的深处 。2000多年不变的苏城格局 , 不用穿越 , 走进老城古巷 , 此时此刻 , 你便到了姑苏 。或许你会碰到勤政的韦应物 、兴修水利的白居易 , 刘禹锡 ;或者偶遇正赶往诗会路上的吴中四才子;又或者戴望舒也正在雨中巷口桥头等待他的丁香 , 而你恰好是临水楼上看风景之人 。
“ 苏州,典型的江南水乡,这里平江路的幽、金鸡湖的雅、太湖的醉、山塘街的漾、同里的清、重元寺的渺、拙政园的灵 ,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人间天堂。…… ” 有人如斯说 ,这忽略苏州雨巷是苏州的毛细血管的事实 。
苏州雨巷生动地把苏州又幻成了姑苏 ,真实 ,灵动,温婉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90442427

    超赞美文佳诵

  • 听友390442427

    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