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便:别让人觉得你很好说话

我随便:别让人觉得你很好说话

00:00
07:34
我随便:别让人觉得你很好说话
治疗“随便”的药方在这里 1 端午节假期,北京的一帮朋友听说我从上海回来了,就在微信群里吆喝着要聚一聚。这几个朋友住在北京东南西北不同方位。他们在群里商量吃什么饭,我说了句“你们定”就去忙别的事了。 一小时后,我打开微信群发现,已经有100多条留言了,可是到底去吃什么还是没商量出来。我往前翻看大家的聊天记录,忍不住笑出声来。当我说完“你们定”以后,几位朋友纷纷模仿我的话说“我都行,大家定吧”,一连重复了好几条。 这个时候,群里那个主意比较大的朋友有点无奈地说:“那行吧,我跟张某再商量一下,一会儿告诉你们。”接着就看到他和张某开始对话。最让我发笑的就是这位张某。 一会儿说“随便,都行”,一会儿又说“最近上火,火锅就别吃了”,一会儿又说“问问兆民吧,毕竟是为了给他接风”。其他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打断了他俩的谈话。 “你俩可真够磨叽的,定个吃饭的地方又不是结婚的地方,至于这么费劲嘛?上回咱们吃的那家新疆餐馆就挺好啊。” 这时另一个又说了:“那家羊肉可差点儿意思啊,想吃新疆菜不如去北四环那家。” “你们敢再定远点儿吗?我地铁去北四环就得一个半小时,开车怎么也得两小时” 之前那个说“都行,你们定”的朋友又冒了出来。 接下来,讨论的焦点就从选择吃什么过渡到了在什么地方吃。又是四五十条对话过去了,可仍旧没能碰出一个靠谱的结论来。我边看边乐,心想,商量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方案,确实不容易啊! 2 有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人的口头禅中,“随便”以10.5%的得票率荣膺榜首。可见,低效的讨论在生活中是常有的事。特别是当商量的场景变成微信的时候,统一意见的难度变得更大。有的人主意很大不愿妥协,有的人不爱争论可以随大流,可是仔细分析后你会发现,让讨论变得低效的并不是这两类人,而是嘴上说“随便”,可内心里又很难满足的那一类。 喜欢说“随便”、“都行”的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不爱思考,也不喜欢或没时间参与讨论,属于真的随便; 第二种,担心自己的意见第一时间被否定,就先抛出一个“随便”的姿态,然后看其他人的反应; 第三种,心口不一者,一方面要展现自己随和的一面,但内心里又渴望别人揣测他的真实喜好; 第四种,逃避的借口。面对有风险的选择时,不愿表态,将决策权推给别人,一旦出问题,责任一概是别人的。 其实不论哪一种“随便”,背后都脱离不了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影响。中国人讲“中庸之道”,而“随便”这个尽显中庸之道的中性词,恰恰迎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它包含了两层心理因素: 第一,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说话是要算数的。满嘴跑火车,不是君子应有的行为。所以,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为了避免产生可能的麻烦,“随便”就成了最好的托辞。 第二,直接说出自己的需求是一种不礼貌、缺乏教养的表现。 “随便”并不是一个完全有害的词,有些时候代表了一种行事低调和客随主便的礼节。去别人家里做客,主人问“想吃点什么”,这种情况下客人说“我都行,吃什么都好”其实是个不错的回答,到了别人家总不能点菜吃吧。不过,当我们参与到一场商议活动中时,特别是涉及到工作、事务性的讨论中时,“随便”和“都行”的答复则会给自己减分。 3 如何避免说“随便”二字呢?这里提供几个方法。 对一项讨论的组织者来说,一定要给出“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同时加上一些原因解释或较明确的意见,让其他人在特定范围内做决定。 A:明晚聚餐,我定在了朝阳门的某某餐厅,属于距离大家都不算太远的地方(原因解释) B:明晚吃火锅还是烧烤,大家选一个吧,云南菜我建议咱们可以留着下次聚餐再吃(明确的意见) 我相信,有时候“二选一”依然会有人无法选择,或者两个选项都不满意。这种情况下,不妨先和聚会的核心人物单独沟通,让他来定一个方案,然后让其他人跟随。所谓核心人物,就是聚会主要邀请的人或有较高权威的人。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某项讨论的参与者,也给参与者提供两种提高沟通效率的方法。 第一,给出排除项。可以在内容上排除,也可以在地理位置或时间上排除 比如: 只要不吃火锅,吃什么都行; 只要不是去北边,其他地方我都能参加; 除了周一和周四晚上,其他时间我都可以。 第二、给出唯一项。 比如: 我最近在吃药,只能吃点清淡的; 我只有明晚有空,其他时间都够呛; 我车子限行,所以最好在东边吃饭。 当然,以上方法并不能保证商讨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但至少可以让所有参与者在第一时间就亮出自己的需求和阻碍,便于后面的商讨方向更明确、选项更精准。 会说话,不仅意味着要学会表达赞美和认同,更在于如何准确地表达自身需求,以搭建更高效的沟通渠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