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你家原来藏着这些危险?!

第7节 你家原来藏着这些危险?!

00:00
08:33

学习儿科常识,呵护宝宝成长!


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医生鲍慧玲。这一节,我跟大家介绍:从孩子的视角看居室环境。

 

上节课我们讲过了孩子在室外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同样室内也暗藏了各种危险因素。比如,在卧室,孩子在床上玩,一个没踩稳,就骨碌到地上;在厨房,刚做好的饭,还冒着热气,放在孩子能够到的地方,孩子着急吃就被烫着了;在卫生间,孩子在玩水,失足掉进浴缸溺水;在客厅,孩子靠触觉探索世界的时候,摸到了插座孔等等……为了孩子不受到伤害,家长要用孩子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家长要知道,孩子缺乏分辨冷、热、利、钝的能力。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呢?如果孩子受到伤害,我们又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主要说的是跌倒后的头部撞伤。

6岁以前的孩子,因为头部占全身比例比较大,平衡感不好,往往脚下不稳;而且好奇心强,对危险的意识又不够,容易从床上、沙发上掉下来。如果地板上有水、比较滑,有电线、玩具绊到,也容易摔倒。要给床加装围栏,选用超过床50cm的固定围栏,而且栏杆之间的间距不要超过6cm,不然不仅起不到保护作用,可能孩子的小手小脚还会卡在里面。尽量在床和沙发周围铺上防摔地垫,减少地板对孩子头部的冲击。同时不要在窗台下面放椅子,避免孩子爬到窗台上坠落,记得阳台要加装护栏。及时清理地上的水渍、玩具,电线等杂物,避免绊倒孩子,也避免孩子摔倒在杂物上受到擦伤、划伤等二次伤害。

万一孩子坠落或者摔倒了,建议不要急着挪动孩子,也不要摇晃,就地观察5分钟。看看有没有意识改变,或流血、骨折等。

如果孩子意识清晰,只是哭闹一会,之后又该吃吃该喝喝了,就不用太担心。但是有些颅内出血比较缓慢,所以还是要观察孩子48小时内的精神状况,如果出现精神萎靡、脸色发白、烦躁易怒,或者说头痛、走不稳、口齿不清就要立即就医。


如果孩子摔伤后发一会呆,可能伴有恶心、口齿不清、头痛,就说明可能是短暂的脑震荡,也建议就医。

如果孩子马上出现意识反常,比如目光呆滞、叫名字没有反应,全身松软,说明可能脑部创伤比较严重,应该立即就诊。


另外孩子的骨骼一般比较柔韧,骨折后骨骼变形不明显,家长可以看受伤的地方有没有肿胀,触摸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很疼,如果感觉不正常要安抚孩子不要乱动,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等待救护车到来。

 

其次我们来说烫伤。

厨房对孩子来说是最危险的地方,有的时候家长做好的饭菜、汤锅,孩子饿了要够着吃;暖水瓶放在地上的角落里,孩子可能不小心绊倒;更需要注意的是,吃很烫的食物可能导致孩子消化道烫伤,比起皮肤烫伤要严重而且难治一些。我们可以在厨房按一个小栅栏,或者随手关厨房门,烫的食物要妥善安放。还有暖宝宝,洗澡水,都有可能烫伤孩子。给孩子洗澡的时候要先放凉水,防止孩子意外摔倒在热水里。

万一孩子烫伤了,也不要慌,马上用冷水冲洗15分钟。然后,轻轻的脱下被烫伤处的衣服,如果皮肤和患处粘连,千万不要硬扯,要用剪刀剪开。然后再用一盆凉水泡30分钟,注意不要用冰块,冰块温度太低,容易让血管剧烈收缩,不利于后期的恢复。如果孩子的皮肤只是有一点红,没有水泡或者起皮,可以抹一点烫伤膏。如果已经有水泡或者起皮,或者烫伤的面积比较大,不要自己挑破水泡,要用干净的纱布盖在烫伤的地方,到医院进行下一步处理。

 

然后是溺水。

不要认为溺水只有游泳池、河边、海边才会发生。家里也可以发生,孩子在外面河边、海边的时候,家长能意识到很危险,时时刻刻看着孩子;在家里,家长往往没有能够发生溺水的意识,要加强这个意识,比如孩子洗澡的时候,家长可能忘记拿换洗的衣服了,或者要出去接个电话了,就离开了。然而危险就发生在一瞬间,我们不知道一个天性好动,对危险没有意识的孩子,自己在澡盆里,有什么惊奇的举动。其实仅仅5cm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钟就能导致窒息,10分钟大脑就会有不可逆损伤。所以即便再浅的水也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在浴室放上防滑垫,可以防止孩子意外滑到水里,家里的水槽里、盆里尽量不要留水。

发现孩子溺水的时候,马上打急救电话,看孩子有没有呼吸心跳,如果有,可以让孩子侧躺,方便呕吐物的清理。如果没有呼吸,叫名字没有反应了,立即给孩子进行心肺复苏。

 

好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么避免孩子摔倒,摔到头部会有什么表现;烫伤要先用凉水冲,再剪开衣服,用凉水泡30分钟,严重的需要到医院处理;还有在家里也会有溺水的危险。

学习儿科常识,呵护宝宝成长!我们下一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