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活板 北宋•沈括

74.活板 北宋•沈括

00:00
01:02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译文】
宋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了。
【注释】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布衣:平民。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古代平民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钱唇:铜钱的边缘。印:印模、字印。
令坚:使……坚硬。和(huò):混合。
冒:蒙、盖。范:框子。
就:靠近。炀(yáng):烤。
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
砥(dǐ):磨刀石。止:同“只”,仅仅。
【简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卷18。活板又叫活字印刷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用雕板印刷书籍,唐代尚未大规模采用,五代开始印刷五经,以后各种图书都是雕板印刷本。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48),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沈括比毕昇小十几岁,是同时代的人,而且毕昇造的陶活字后归沈括侄子所有,因此《梦溪笔谈》中关于毕昇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的记载是翔实可信的。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仁宗嘉佑八年(1063)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八年(1075)出使辽国,驳斥辽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等,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