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播 简 介
◆李冠论,男,国学文化讲师,心理咨询师,诗人,书法家,文化学者,研究生学历。道号景无。大连儒学会秘书长,大连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出版《诗说道德经》《诗说心经》《李冠论诗集》等作品。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李冠论国学课堂,学习国学增益人生,给自己一个接触顶层思维模式的机会。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家谱是我们民族的根,清明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先人和祖宗的节日,我们在这一天进行庄重祭祀,以表达我们的追思、怀念、感恩和不忘本。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正在淡漠甚至忘记。中国人血脉传承那个最重要的载体正在消亡,这便是家谱。
家谱没了,那么我们民族丢了它的根。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讲“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意思是家有家谱,一个城市有城市的历史,一个国家有国家的历史。在中国,家谱有约3000年多年的历史,古代有: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古人说过: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家谱不可不修。意思是说:三代人不修家谱,可以定为不孝,如果家法败坏了,我们还有家谱里面的留下来家训,如果失去了家谱,我们都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的?
曾子曾经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验,虔诚的追念祭祀祖先,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
中国人讲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寻根问祖,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更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一代代的延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而为人忠孝,始终是治家的根本。
近些年来重视的人不多了,一本本家谱已成为陈迹,流入废品收购站、古玩店,有的被图书馆收藏,很难再与家族的后人重逢。现在还讲究这些的人不多了,于是起名字不按字辈,各地亲戚回乡过年,叔叔侄子相互分不清,长幼全都乱了套。孔子曾经说过:“长幼有序”,那么今天的社会有多少个家庭能做到呢?
只在偏远一些农村,还保留了这一文化习俗,修谱人也大多是老人。他们走了,谁再来接续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