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没有口罩可以拒绝上班,且不是旷工?第53问

54没有口罩可以拒绝上班,且不是旷工?第53问

00:00
05:39
岁末年初的疫情突如其来,全民抗击防控疫情成为鼠年初春的主旋律。戴口罩不仅是普通人群最基本的防护工具,也成为保护安全的精神安慰。口罩作为基本的防护用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甚至出现不带口罩不准进入超市、不允许走上街头的要求,没有口罩就寸步难行!一时间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



作为上班的员工,来往于途中,与工友汇聚与车间、工地,口罩无疑是防控病毒传染最简单的用品,单位应该为员工提供口罩。否则,员工拒绝上班,单位不应作为旷工处理。



1、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指出,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要清醒看到,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拐点尚未到来”,这是一个强烈的信息,也是一个重要的精神,需要有关各方把这个信息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但是,我们需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与严峻性。在当前阶段,万万不可放松警惕、掉以轻心。“拐点尚未到来”正是在此关键时刻,给予我们的一个及时又清醒的告诫,也是一个重要的结论,“拐点尚未到来”,意味着围绕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必须继续坚持。眼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工复产必须以疫情防控为前提。员工的安全防护就是重中之重。
2、防止感染重要防线。口罩是防控新冠肺炎感染的重要防线。一个是流动性大、人群密集的行业和领域,容易引发疫情。不管是是医疗卫生行业,还是其他他可能接触病人的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如果不注意防护,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口罩不仅可以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



为了做好个人防护的分类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编制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风险人群防护指南》,针对不同风险人群提供了个人防护用品配备和防护措施建议。日常生活与工作出行人员,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以及手消毒液、消毒纸巾、体温计等物品,并做好工作环境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期间,应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上岗。


3、国家部门明确要求。疫情防控的客观需求仍在,员工内心的真实担忧仍在。企业应当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将可能出现的传染风险降到最低。不让企业困在口罩上,不让员工栽在口罩上,安心才能敬业。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表示:目前除了湖北以外的地区正在逐步复工复产,企业要配备消毒液、体温枪等物资,为职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未休假的工资报酬应该按照有关的政策保障落实。当然,作为职工也应该戴着口罩去上班,学会自我管理和保护,为防控疫情做出自己的贡献。



4、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可见,疫情汹汹的当下,在上下班途中和工作期间,戴口罩是为了防止因工作而感染,此举当然属于劳动保护的措施和内容。企业为员工配发口罩很有必要,能有助于防止病毒的传播,防止疫情蔓延,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很大程度的保证了员工的健康安全。所以,企业开复工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企业要按照当地政府要求,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认真做好复工复产前以及生产过程中防护、疫情应对、个体防护等疫情防控措施。生产过程中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换气,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以及洗手等设施,做好工作场所、宿舍、食堂等区域清洁与消毒。



当然,复工复产,既是对企业的考验,也对广大职工的考验。民之所想就是政之所向。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二代、三代病例和家庭聚集性发病的风险很大,与复工返工叠加,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降低因人员聚集造成的疫情防控风险,保障顺利复工复产,一项项随“疫”应变的政策和举措,正化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更多人重拾就业信心,也在支撑着就业形势稳定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