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为什么说曹操是乱世秩序的恢复者?

42.为什么说曹操是乱世秩序的恢复者?

00:00
05:03

现在知道了导致东汉王朝崩溃的原因,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恢复和重建秩序。第二部分我们就来看看,曹操是怎么样重整河山、重建秩序的?

总的来说,曹操在社会、军事和政治三个方面对当时的秩序进行了恢复。下面我们就分别详细说一说这三个方面。

先说社会方面的恢复。前面说到,瘟疫引发了死亡和恐慌,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出现大规模流民。这些流民一度被张角的“太平道”所安置,但在“黄巾起义”被平定之后,流民问题又再次出现。公元192年,30万黄巾起义残余,大肆进攻当时的兖州,就是今天的河北、山东南部以及安徽的北部这一片地区。当然,这三十万人究竟是不是真的“黄巾余孽”,很难说清楚,本质上应该就是打着黄巾旗号的流民。因为这三十万人并不是纯军事化组织,其中大部分人都拖家带口。算上非战斗人员,总数应该超过一百万。

当时,这些人大举进攻兖州。兖州抵挡不住,朝廷只好让曹操来当兖州牧,负责抵抗这一伙“黄巾军”。和他的前任兖州牧不同,曹操没有单纯地对抗,而是剿灭和安抚两手并用。最终降服了这一百多万人,并把其中的精锐战斗力整编成一支6万人的军队,这就是后来的“青州兵”。但问题是,除了这6万人之外,剩下的人如何安置,总不能光养着他们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设计了“屯田制”。

当时兖州的情况是,一方面有一百多万流民需要安置。另一方面又因为瘟疫、饥荒和战乱,当地有很多被废弃的荒地。要知道,恢复农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说有地有人就可以恢复的,还需要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所以,曹操一方面把荒地分配给流民,另一方面又给他们提供耕牛、农具等生产工具。这等于是把这一百多万人都变成佃户,而兖州政府是承包方,最终的出产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这就是“屯田制”。屯田制等于一次性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安置流民,第二是经济开发。这在当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就在曹操搞屯田制,发展和恢复社会经济的同时。袁绍和袁术的军队只能以桑葚和河蚌为口粮,而那些没有桑葚与河蚌吃的军队就只能靠抢劫来维持军队。所以,屯田制也为后来曹操的军事征服奠定了经济基础。

你看,屯田制既安置了流民,又恢复了经济,这是曹操在社会层面所做的恢复。接下来我们再来说政治方面的恢复。

我们前面说到,导致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央权威的丧失。当时,董卓废立皇帝之后,就激起了关东诸侯的联合讨伐。关东诸侯就是函谷关以东的诸侯。面对这种情况,董卓干脆放弃洛阳,把汉献帝劫持到长安。而关东诸侯就开始各自为战,互相兼并。国家完全陷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

后来,董卓集团发生内乱,献帝趁机逃出了长安。一路向东,颠沛流离想回到洛阳。这个时候的献帝,完全没有一点君主的样子,最惨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当时的军阀,包括很多汉室宗亲,比如荆州的刘表,都不在意汉献帝的生死。只有曹操,迎接献帝并把他安置在许昌,这个举动客观上保全了东汉中央政府的存在。

至于曹操这个举动究竟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本书认为,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当时的事实是,没有曹操,汉献帝很有可能死于非命,天下彻底丧失中央权威。所有的军阀都会毫无顾忌,天下彻底大乱。而相比于曹操,其他大多数军阀,没有野心的,想安安稳稳的独霸一方,把基业传给子孙,比如,刘焉和刘表。而野心大的,就想自己当皇帝,比如袁绍和袁术。曹操虽然后来也在向称帝的方向发展,但此时此刻,他对中央权威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局势进一步恶化。这就是曹操对当时政治秩序的恢复。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军事。简单来说,就是曹操清除北方的军阀。其中,最主要的是袁术、袁绍、吕布这三个。军阀遍地的结果,一定是战乱频仍。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和经济只能当作支持,主要还得靠纯军事对抗。所以,我们能看到,在这段时期内,曹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战场上。其中还有几次危机,比如吕布趁着曹操攻打徐州的机会,偷袭兖州。“官渡”战场上,面对袁绍的军事压力,曹操差一点放弃等等。最终,曹操用了十几年时间,南征北战,先后平定了袁术、吕布、袁绍和一些小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消弭了战乱。

当然,也不是说,在这一过程中,曹操没有做过负面的事情。在第一次攻打徐州的时候,他就曾经屠过城,杀了十万左右的百姓。这是曹操在“人道主义”方面最大的污点。但另一方面,曹操对当时的秩序进行了政治、社会和军事三个方面的恢复,使当时的北方社会的总体秩序得以恢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