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七绝圣手王昌龄

033.七绝圣手王昌龄

00:00
15:56




原文阅读


七绝圣手王昌龄


你好,我是混子哥,回到唐朝学唐诗,欢迎收听混子曰:少年唐诗课。


这是咱们的第33堂课: 七绝圣手王昌龄。


说起王昌龄,大家应该不陌生,毕竟是中学课本上的常客,如果是记性好的同学,估计还记得他是边塞诗人等等。但他的生平事迹,估计很少有同学真正了解,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


王昌龄的出生地,现在已经不太确定了。有的说在太原,有的说在西安,但不论在哪儿,都有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真~的~很~穷。


王昌龄没钱没背景,没事就在家种种地,后来到了二十三岁时,觉得不能再混日子了,男子汉应该有所作为,于是一咬牙,一跺脚,跑到嵩山学道去了……


别人学习,他学道,不是脑子坏掉了,而是因为当时,学道也可以考试当官,这叫道举。但他没学多久,就受不了寂寞,走了。跑到了长安当起了长漂。但帝都哪儿是好混的,混了段时间,也没能混出啥名堂。这时,他看到了国家的征兵广告,于是又想到边关试试运气。这一去不得了,就此诞生了一个伟大的边塞诗人。


也许是边关的日子太苦,需要写点东西,作为精神寄托;也许是边塞的风景太壮丽,不写点诗发发朋友圈,就感觉太可惜。总而言之,边塞生活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欲,使他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


我们先来品一首: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的前两句,主要描绘了边塞风景:青海湖上空,云雾弥漫。湖的北面,是若隐若现的大雪山,越过雪山,是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了。这两句,很好的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士生活和战斗的环境。 


后一句感情就浓烈了许多,意思是:在边塞,打仗老惨烈了,惨烈到啥程度?连士兵的黄金甲都被磨穿了!当然这里的黄金甲,并不真指黄金做的盔甲,只是说盔甲很坚硬。


最后一句突然说,就算这么艰难,这么惨烈,但是士兵还是没有退缩,而是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呐喊!这句其实就跟现代人喊:打不赢,我就不回来!是一个意思。


但这首诗还不是他最出名的,他最具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哦,错了,不是这个,是这个:

 

《出塞》(宝木老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估计大家都听过吧,我来简单说下它的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说边塞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样子。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跑到万里之外去打仗,都是去的时候人多,回来的却很少。


接着他又说:如果汉朝的卫青和李广在的话,肯定不会让敌人跨过阴山,跑来侵犯。


所以这是一首感慨边塞依旧,和平却没能持续永久,同时也思念了一下传说中名将的诗。因为场景宏大、思想深刻,《出塞》成了王昌龄的代表作。


王昌龄在边塞当了三年兵,也写了三年诗。这些诗,不仅描绘了边塞场景,还融入了很多情感,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他也靠着这些诗,成为了有名的边塞诗人。


但当兵总归是辛苦的,在古代,最好的出路还是当官。当时当官不仅要考得好,还要有名气。这时王昌龄已经小有名气,于是他就想:此时不出道,更待何时!于是王昌龄在二十九岁的时候,离开了边塞,回到了老家备考,并且没多久就考上了进士。原以为中了进士,就能平步青云,谁想到,此刻已是他的高光时刻,接下来,就是他一贬再贬的官场生涯。


考上进士后,国家给王昌龄分了个秘书省校(jiào)书郎的官,这是个类似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位,从九品。本来是个不错的起点,但他一干七八年,愣是没有升半点官,王昌龄开始坐不住了,于是就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依然一考就中,但依然没啥用,只给分了个汜(sì) 水(shuǐ) 尉(wèi),这是个类似公安局局长的职位,依然是从九品。王昌龄那个郁闷啊!但也没啥办法,只能老老实实跑到河南,担任汜水尉去了。


估计是干得不太开心,也可能是性格太耿直,总之没干多久,他因为得罪了别人,又被贬到了岭南。这下更郁闷了。但好在这次被贬的时间很短,去掉路上花的时间,总共就干了几个月,就被大赦,返回了长安。


古代的车马很慢,返回的路上就能发生很多故事。就在返回途中,王昌龄碰到了李白,你想想,同样是诗坛大V,而且同样爱喝酒,他俩在一起,还能少得了诗吗?于是王昌龄送了李白一首诗,


《巴陵送李十二》(赵老师)


摇(yáo) 曳(yè)巴陵洲渚(zhǔ)分,清江传(chuán)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jiān) 葭(jiā)空水云。


告别了李白,王昌龄继续北上。路过襄阳,又遇到了孟浩然,俩人又发生了些故事,只不过这次是个悲剧。孟浩然当时背上长了毒疮,需要忌口。但你想想,两个大诗人在一起,不好好嗨皮一下像话吗?于是俩人喝着小酒,吃着海鲜,快活了一阵子。后来王昌龄走了,孟浩然竟然发病挂了。估计老王知道后,肠子都悔青了。


回到长安后,政府给他安排了个江宁县丞的职位,其实就是南京一个片区的副县长,正九品,比开始时的好点。于是他又吭哧吭哧跑到南京任职。


虽说是正九品,但还是芝麻大点的官,王昌龄的心情依然不美丽。朋友辛渐过来看他,临别送辛渐时,他还写了首诗,来表达此刻的心境。


《芙蓉楼送辛渐》(宝木老师)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我们以后会详细解读,这里就不多说啦。


总之,王昌龄在江宁一干就是八年,可能还是性格原因,这八年他干得并不好,于是又、又、又被贬了。


这次是被贬到龙标当县尉。龙标在今天的湖南怀化附近,当时可不是啥好地方,要啥没啥,去了肯定受罪。所以他的朋友一听,都替他难过,其中有个朋友还写了首诗送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宝木老师)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首诗眼熟吧,对!这个朋友就是李白。


王昌龄心情郁闷,所以到了龙标后,经常有事没事来个自驾游啥的。在一次游玩中,他碰到了当地部落酋长的女儿,女孩叫阿朵,当时正在采着莲子唱着歌。估计女孩长得挺漂亮,王昌龄被她的气质所吸引,于是作了首诗:


《采莲曲二首》(宝木老师)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关于他和姑娘的后续,咳咳,我们就不知道啦,想八卦的同学死心吧。


总之王昌龄在这边,一干又是八年。这时他已经六十岁了,满头白发的他,也想着退休回老家安享晚年。可是他运气实在不好,这时已经爆发了安史之乱,天下很不太平。当他走到安徽亳(bó) 州(zhōu)时,当地的刺史闾丘晓,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把他给杀了!有人说他是嫉妒王昌龄的才华,有人说是王昌龄得罪了他。总之不管什么原因,一代诗人王昌龄,就这么死了。


说点题外话,话说那个闾丘晓后来因为延误军机,被节度使张镐(hào)给仗杀了。临死前他还喊着:我家里有八十岁的老母亲需要养活呀!结果张镐一句话,就把他怼得死死的,张镐说:那被冤杀的王昌龄的双亲谁来奉养?闾丘晓只能认怂。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王昌龄诗的特点。


其实诗坛也是一个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号和绝招。王昌龄的外号就是:七绝圣手!怎么样,是不是听上去就有一种绝顶高手的感觉!之所以叫这个外号,是因为他的绝招就是:七绝。


七绝其实就是七言绝句的缩写,那啥是七言呢?是这样的,一首诗每句有几个字,我们就叫它几言,五个字就叫五言,七个字就叫七言。


那啥是绝句呢?在当时,诗一般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是八句,而绝句是四句。当然,不是随便写四句都能叫绝句,这些句子要符合平仄、押韵等要求,很难很难。我们今天说的几首诗,全都是七绝,大家可以对照看一下。


总而言之,七绝就是一种特定形式的诗。在此之前,很少有人能把它写得很好,直到王昌龄的出现。所以七绝圣手可以理解为,这种形式的诗写得最好的人。


顺便一说,在当时,唯一可以在七绝方面跟他刚一刚的人,叫李白。对,只有李白。


除了七绝写得好这个特点,他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边塞诗写得也非常好。谁让人家当过兵呢,这个我们上面说过了,就不多说了。


这两个特点,一个是说他诗的形式,一个是说他诗的题材,大家不要搞混了哦。

 

我来做个总结:


1,王昌龄年少时很穷,后来到了边塞,写了大量优秀的边塞诗,这是他为啥叫边塞诗人的原因。

2,再后来考上了进士,但官运不好,一直被贬,但这期间也写了不少诗。

3,王昌龄的诗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七绝形式的诗写的特好,一个是边塞题材的诗写的特好。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为你精心准备了知识卡片,帮助你总结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就在下方的全文阅读里,推荐你看一看。好了,咱们下一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4399天乾枝头

    真皮!沙发!

    尘世飞花 回复 @4399天乾枝头: 你的屁股烤熟

  • 中华_关长生

    我是小学生

    中华_关长生 回复 @中华_关长生: 而且是小学一年级哦!

  • 一群喵的超级粉丝

    王昌龄到底被谁杀害了

    中华_关长生 回复 @1386045agkt: 闾丘晓,刺史(722—758)杀害王昌龄后被朝廷投进御(今监狱),七天后抑郁而终。

  • 中华_关长生

    小桃只娜娜 回复 @中华_关长生: 这是什么书

  • 龙合一

    差一点抢到沙发

  • 中华_关长生

    王昌龄,(698.7~756.12)698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父祖几代人没有一个当官的。小时候在老家耕作学习。727年当上了秘书省校书郎,7个月后又贬到岭南。734年当中博学鸿词科,改任汜水县尉,不久之后升为江宁丞。740年前来访孟浩然,他有毒疮。要好了,喝酒就死了。748年被贬到龙标。756年12月他在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时被剌史闾丘晓杀害。年仅58岁。

    中华_关长生 回复 @中华_关长生: 是不是要和我比?

  • 1367493ykcb

    差一点点抢到沙发(刷下去哦)

  • 吃了牛逼糖的我

    何沛璇 回复 @吃了牛逼糖的我: 这卡怎么得到啊?

  • 乖乖学英语2

  • 中华_关长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