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子曰.“人之过也

4.7 子曰.“人之过也

00:00
01:45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②。”

【注释】

①党:类别。

②斯:则,就。仁:通'认”。

【翻译】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4.8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注释】

①道.道理,指真理。

【翻译】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埋,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dí):意为专主、依从。

②莫:不肯。无适无莫,指做事不固执。

③义:适宜、妥当。比:亲近、相近。

【翻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翻译】

孔子说:“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

【注释】

①放(fǎng):或译为纵,谓纵心于利也:或释为依据,今从后说。利:这里指个人利益。

【翻译】

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①,何有②?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③?”

【注释】

①礼让:礼节和谦让。

②何有:何难之有,不难的意思。

③如礼何:把礼怎么办?即如何实行礼制呢?

【翻译】

孔子说:“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

孔子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不愁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