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绝对权力背后的丑陋真相

《归去》: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绝对权力背后的丑陋真相

00:00
30:12

书名:《归去》

推荐语: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绝对权力背后的丑陋真相

分类:文艺style

国别:美国

作者:希沙姆·马塔尔

播音:罗宁

相关推荐:《ISIS》《红色通缉令》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家庭回忆录,描绘了在重大变革边缘的国家和人民,展现了绝对权力背后的令人不安的丑陋真相。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列为2016年度好书之一。


本书作者希沙姆·马塔尔的父亲贾巴尔·马塔尔是独裁者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的著名批评者。1990年,正在开罗流放的贾巴尔遭遇神秘的绑架,并被移交到了利比亚的监狱中。1996年,监狱爆发大屠杀,贾巴拉是否在大屠杀中遭遇不幸不得而知,但是他却彻底从人间蒸发。2012年春天,卡扎菲下台,已经在伦敦定居多年的希沙姆再决定回到利比亚,寻找他失踪已久的父亲。在这段令人心酸的旅程中,希沙姆一次次地得到希望,又一次次地遭遇失败。贾巴尔真的消失了吗?希沙姆能否找到他的父亲呢?

 

本书金句:


1.希沙姆相信,父亲已经死了。可希沙姆也相信,父亲还活着。父亲不仅活在过去,他还活在此时此地,也活在永久的将来。

2.时间也是我们适应亲人消失的方式,好比在许多不同的文化当中,人们会在哀悼亲人死亡的时候不自觉地晃动身体,以此感受时间的运动。只有时间能够填补亲人不在的虚空:贾巴尔的身体已经不在了,可是他还占有着空间中的一个位置,也占有着时间中的一个位置,他在希沙姆的生命中仍然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存在于希沙姆的记忆当中那么简单。

3.一个人的复杂生命,一个人的心智、内在,一个人的思想、困惑、向往、希望、欲望、矛盾,这些东西怎么可能随着身体的消失,随着一个日历上的“死亡日期”就在宇宙中彻底地消失,在时间的长河当中戛然而止呢?一个人参加另一个人的葬礼,去另一个人的坟头扫墓,难道不会产生一种对死亡本身的怀疑吗?死亡的仪式与墓碑,难道不是一种对生命无力的纪念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虫狗业火

    什么乱七八糟的煽情?强忍着恶心听完。卡扎菲是好人。

  • 保护童年

    我突然觉得,那个拿着照片的盲人老头👴🏻会不会就是?反正都是失忆了

    灌金小笼包 回复 @保护童年: 这也是我想到的诶~

  • 拳本无法

    为何搜不到这本书?

  • 15813985fsn

    喜马拉雅平台上几个讲书频道,路上读书、喜马讲书等都是我喜欢听得,制作很认真,解说也非常细致,是不可多得优质节目。

    路上读书 回复 @15813985fsn: 谢谢您的认可,欢迎常来路上读书

  • 肖邦革命

    要是没有咱们节目,真的会闷死

    路上读书 回复 @肖邦革命: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