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
不寻常的一天。
41架飞机,载着6000名医护精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飞向武汉,齐齐落在武汉天河机场。
武汉最强大的后援团来了!
新闻里说,这次,国家的抗疫计划是“一省包一市”。
就是统筹安排19个省,对口支援湖北省的市州及县级市。
看了这张图,莫名感动。
湖北像个生了病的小孩,正悲伤无助,一群大哥哥赶来,说别怕,我们来保护你!
这一次,我们派出了王炸组合:
中国最精锐的医院——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天团汇集武汉。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带队出征:
以一身白衣,舍一己安危,守一方平安!
这是协和的承诺。
这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百年湘雅,从未负国!
这是湘雅的豪情。
还有齐鲁医院。
他们出发时,济南警车一路开道,为他们送行:
而他们抵达后,有段视频在网上很火。
空荡荡的武汉机场,齐鲁医院和四川华西医院的医疗队相遇了。
医生们远远喊话:
“你们是哪个医院的?”
“华西医院的!”
“我们是齐鲁的!我们一起!”
一次令人感动的会师。
上一次两家医院相遇,还是在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齐鲁医学院搬到四川,与华西医学院一起办学办医。
转眼83年,抗战早已结束。
当新的战疫来了,他们再次重逢。
山川相遇,国应无恙。
别人说“武汉加油”,都只是说说。
而这些医护人员,是真的给武汉加油来了。
大敌当前,他们是提刀上阵的勇士。
唯有这些人冲上去,武汉才会好起来。
前几天,有几份聊天记录在网上流传。
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到任务,需要54名医护人员赴武汉援助。
领导在群里发出通知,请大家自愿报名。
会不会有人报名?
领导心里没底。
因为谁都知道,这任务危险、辛苦、艰巨。
没想到,通知发出后的几分钟,回复齐刷刷地来了:
很快,人齐了!
如果不是这次战疫,我们很难知道,原来那些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医生,胸怀此般侠骨豪情。
谢谢你们,勇敢的天使!
愿你们整整齐齐地出发,整整齐齐地回来!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每一句“我报名”背后,都有不寻常的故事。
大年三十,女军医彭渝驰援武汉。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谎称自己在医院值班。
等她回家的老公,直到看到别人发的出征照片,才知道她已奔赴一线。
老公随即打来电话,和她大吵了一架,责怪她:
“怎么不说一声。”
“连去看你一眼的机会都没有,你就走了。”
彭渝心情复杂,但也顾不得多想, 随即投入紧张的工作。
连轴转了几天后,她才看到,冷静下来的老公,给她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你是我妻,也是战友。
使命在先,盼早日凯旋。”
看到这句,忽然泪目。
寥寥数语背后,藏着多少深情。
曾以为“吾已许国,再难许卿”的故事,只会尘封在历史书里。
却不想,在2020年的今天,又出了新版本。
加油吧,女中豪杰,我们和你的爱人一起,盼你凯旋!
这样的故事,还有太多。
一位女医生说起出发时的场景,强忍眼泪:
“外面下着大雨,我妈伞都没拿,就跟在我们车子后面一直狂奔……”
说着,她终于忍不住抹起了眼泪:真的下好大雨……
可以想象,妈妈心里有多担心。
她一心想保护的人,要去保护别人了。
可是到了那边,谁来保护她的女儿呢?
而每一个出征的医生背后,都站着一群这样揪心牵挂他们的父母、孩子、爱人吧?
朱海秀,广东医疗队的护士,1997年的小姑娘。
她怕父母担心,瞒着他们来了一线。
但爸爸还是知道了,在和她视频电话时,哭了。
那是22年来,小朱第一次看见爸爸哭。
记者说:
“你(对着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吧。”
她为难地背过身,又仰起头,艰难地笑笑,说:
“我不想哭,我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但我不能哭,护目镜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对不起。”
好多人看到这个视频,都说:
我的眼泪也在眼圈里打转了。
是啊。
她的话明明那么平实,但怎么又都那么动人。
一个22岁的姑娘,本来可以在咖啡馆里悠闲约会的。
可她却冲到一线,披上战袍,顶着大黑眼圈,替全国人民打仗。
让我们记住这个姑娘吧。
她像花一样美,像战士一样勇敢,像天使一样善良。
谢谢你,姑娘。
愿你有美好的未来。
也愿你成为更多年轻人的榜样。
她叫汪晓婷,也是一线抗疫的医生。
为防感染家人,这段时间,她一直住在宾馆。
2月6日凌晨3点,她要去上班了。
天下着雨,老公想开车送她。
她怕感染老公,不敢上车。
于是老公一路开着车,打开车灯,缓缓跟在她身后,默默护送。
替她老公说一句心里话吧:
从未想过,我们会这样一起走一段路。
亲爱的,你慢慢走。
前路风雨艰辛,而我永远在你身后!
他是一个军医。
别人的防护服后面,写的都是自己的名字,而他身后,写的是:
湖北姑爷。
因为他老婆是湖北人,他希望注明这个身份,能让病人们觉得更亲切,更放松。
细节见人心。
简单四个字背后,是一个医生对病人满怀的体贴和善意。
这样的医生,我不信他会对病人不好。
车前子夫妇,都是深圳市中医院的医生。
这次抗疫,夫妇都在一线。从年二十八开始,忙碌至今。
前几天,车医生忙完工作后,想给父母和 3 岁的女儿送些生活用品。
为了防止女儿认出他,不让他走,他只好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快递员。
他把东西放到家门口,隔着一米距离,和父亲简单交代了两句,就匆匆离开了。
他很想很想和女儿见一面,可是……
还是走了。
图二的照片,乍看想笑,转念又心酸。
我们平时听多了“舍小家为大家”这句话。
可是,谁的小家不是自己的牵挂呢,谁又舍得,把自己的孩子拒之千里呢……
送你那首许飞的歌吧:
我敬你满身伤痕还如此认真
山水迢迢还奋不顾身
我敬你万千心碎还深藏一吻
乌云滚滚还走马上任……
武汉汉口医院。
一对医生夫妻都在一线抗疫,女儿被送回老家,交给亲戚照顾。
丈夫不幸感染了,就住在妻子隔壁的病房。
但是一周的时间,妻子都忍着没去看望丈夫。
原因让人心酸:
去看丈夫,要穿防护服。
她知道防护服紧张,舍不得浪费一件。
这场疫情,像一个放大镜。
让我们发现,这世上,好人是真好,坏的人是真坏,蠢人是真蠢,善良的人是真善良。
谢谢你,善良的天使,好人一定平安。
防护服这东西,很多人不了解。
它是一次性的,成本又比较高,目前还紧缺。
所以医护人员都特别珍惜。
每次穿上防护服进了隔离区,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小时里,都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否则就会浪费一套。
他们基本都是穿着成人尿不湿,连续工作。
一位女医生哭着说,很多女孩子生理期的时候,不能去厕所,裤子都湿了……
还有一个记者讲,有次在隔离区看见一个男医生站着一动不动,想跟他打个招呼。
结果男医生说:
“别说话,要不我就更尿不出来了……”
太多艰辛,都是我们外人无法想象的。
前几天,网上有人晒出了他们院医生的睡姿:
不想引来好多跟帖。
这场主题为“他们睡着了”的照片大赛,看哭了很多人。
除了睡姿,还有医生们的手:
他们的脸: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普通人披上了战袍。
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
千言万语,哽咽在喉。
除了一声谢谢,也真不知再说什么好。
一位阿姨确诊了,医生一直悉心照顾。
阿姨感激不尽,说:
“我真是感谢,感谢……”
医生说:
“不用,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阿姨摇头:
“不,这不是你们该做的。”
对,最后这句话,也是我想说的。
没有谁,就该冲锋陷阵,就该英勇无畏,就该抛家舍子,就该无私奉献。
没有什么,是你们必须做的。
而你们做了,我们自当深深感谢,并铭记在心。
2月10日,武汉传来一个悲伤的消息:
同济医院林正斌医生,因新冠肺炎去世,60岁。
他是此次新冠疫情中,去世的第 8 位医疗工作者。
他们都是拼尽了全力,倒在了战场。
痛惜。
这一次,以及以往的很多次,医护人员都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
他们本是文弱之躯,却在大战来时,艰难又坚定地做起了我们的保护神。
多少辛苦,不为人知。
我只能一件件写下这些小事,以感恩,以铭记。
最后,我想重写那句经典对白:
“医生,此去欲何?”
“战病疫,救苍生!”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这是你们的宏愿。
而我们,只盼你们大获全胜,平安凯旋!
点个“在看”吧,感谢每一个为我们战斗的天使。
愿你们平安归来。
以后乘坐十几个小时的大巴车,不妨试试穿尿不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