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空中杏坛第59讲 郭齐勇 礼乐文明

珞珈山-空中杏坛第59讲 郭齐勇 礼乐文明

00:00
01:26:25
题目:《礼乐文明》
主讲: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 郭齐勇教授
时间:11月11日晚
地点:珞珈山-空中杏坛微信群
主持:黄盖  刘海成

郭齐勇教授简介:
       郭齐勇教授,男,西历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曾到哈佛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慕尼黑大学、莱比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首尔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讲学。曾到慕尼黑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鲁汶大学等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长为儒家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智慧的探索》、《中国儒学之精神》、《中华人文精神的重建》、《中国哲学史》、《儒学与儒学史新论》、《熊十力哲学研究》、《熊十力传论》、《郭齐勇自选集》、《文化学概论》、《守先待后:文化与人生随笔》等。


讲座资料:

     郭老师讲座总结:

     第一,儒家的礼起源于习俗,是社会生活的规范、规矩,包括冠、婚、丧、祭、朝聘等等,每一种都有其具体的含义。礼乐文化孕育了儒家的土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这样的基础上重构了礼乐文明,提扬了其内在价值,使其理想化、系统化。

      第二,儒家的礼乐文明具有宗教性,包含了对人的终极关怀。礼本于天地,礼不仅是人间的秩序,也是天地的秩序,宇宙的秩序,在这一意义上,天地就好像我们的父母。这是中国文化的特殊处。

      第三,儒家礼乐文明涉及政治正义和社会治理,像《周礼》等经典,展示了先秦儒家的理念和制度设计,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对弱者、最不利者的关爱,这些制度和追求提升了人的素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第四,儒家礼乐文明的生态智慧。传统儒家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母,万物都由天地生生而来,天地是一切价值包括生态价值的源头,人应该怀有对天地山川的敬畏,爱护事物,对于物的使用要爱惜,按时取用,不过分,不竭泽而渔。这是儒家通过礼法制度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这种文化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

      第五,礼乐文明中的道德理性和君主人格。三礼中有关人的教养与人格成长,特别是君子人格养成的智慧,体现了儒教文明的特色。儒家教育是多样、全面的,其内核是成德之教,其目的是培养君子,成圣成贤,其方法是用礼乐六艺浸润身心,以自我教育与调节性情心理为主,其功能在于改善政治与风俗,其特点是不脱离平凡生活,知行合一、内外合一的体验。

      第六,儒家礼乐文明中的艺术和美学精神。礼主异,乐主同。乐是艺术,其本质在于和,乐是美与仁的统一。乐以积极的方式,顺乎人的情感,对于人的精神、人格的修养及社会移风易俗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郭老师谈到儒家礼乐文明的现代意义,涉及到礼乐在政治、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郭老师认为,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对解决现代社会危机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这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古代的礼乐文化,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它。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85559093

    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