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中国文化四句话的原则,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我们中国文化,东方文化,最喜欢讲因果报应。如果过去没有研究过《易经》,都以为这是佛家的思想,来自印度的,事实上中国、印度、东方文化都建立在因果报应基础上。由此我们了解,中国过去五千年文化思想的教育、政治、道德等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因果基础上,所以大家都怕不好的报应,乃至做官的人,要为子孙培养后福,都是怕因果。
不过因果的问题是宗教哲学的大问题,在研究起来也是很好的一本书,一篇很好的博士学位的论文。佛家的因果,是讲本身的三世,即前生、现在及后世。中国儒家的因果讲祖宗、本身、子孙三代,就是根据《易经》这里来的。这也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尤其这几句话,我们都晓得用,知道是孔子的话,这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不变的,现在当然社会道德已变动了,但是据我个人仔细静静的观察研究,我们中国人年轻一代尽管怎么变,这个观念还是有,这是我们民族血统中的观念。
我们要注意“余庆”、“余殃”的“余”字,余是剩下来的,余是有变化的,并不是一定本身就报,这是中国人对因果报应的定理,中国文化一切都建立在这因果报应上。由此看来,刘备在临死的时候,吩咐他儿子两句话:“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以刘备这样一位袅雄,对自己的儿子做这样的教育,都是从中国旧文化来的观念。我们看历史传记,常常提到某某人的上代,做了如何如何的好事,所以某某人有此好结果。所以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要注意,尤其现在为父母的人,教育下一代,为了国家民族文化,这个观念还是绝对不可变的。
——《易经杂说》(东方出版社)
****************************************
老子说“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身齐家家庭自然得幸,这个道德行为的结果是“乃余”。这个“余”字,要特别注意,我们中国很多古老的家庭,在厅堂或大门前悬挂的匾额是“家有余庆”。还有一些地方的习俗,在除夕或喜宴时,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鱼。此时客人酒尽席散,绝不吃那个鱼,意思是要留给主人,表示主人喜庆有余(“鱼”与“余”同音)。那是以前的事,当然现在一定把鱼吃光了再说。这个古老的风俗,是一项重要的居家之道,目的在教育后代如何把这个精神道德建立起来,传给后代的子孙。因为道德积余比财产积余价值超过千万倍;道德的余庆,才是真正的“家有余庆”。
这个道理扩充下来,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由扩充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更提升社会道德,影响到国家,使这个国家欣欣向荣,再以这个道德精神修之于天下,整个的世界才可能进入普遍道德的和谐。
——《老子他说》(东方出版社)
***************************************
“方圆径寸,混而相拘”,代表身体心脏部分方寸之地,中国人形容良心,文学上常讲方寸之地。我们小时候过年,经常给乡下人写春联,“但留方寸地,传与子孙耕”,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社会教育,教人做好人做好事,心不要坏了。
古人有句诗,“当路莫栽荆棘树”,“当路”是在人生的大路上,少栽一些讨厌的刺人的树;“他年免挂子孙衣”,做人一辈子要心地宽厚,做人不好,后代的子孙受报受罪啊!中国文化讲三世因果,父母、自己、子孙;佛家的文化则讲个人,前生、现在、来生。两个文化合起来,就是十字架,都是讲因果报应。
“混而相拘”,古人讲这个心念思想,在心里头阴阳混合,善恶都在这个里头。讲内在的心,我们过去形容这个心,同心脏有关联之处。“方圆径寸”就是心窝子这里,但不是心脏所在。我们的心脏,每一个人都是偏的,没有一个人是正的。所以人都是歪心思,因为心脏都是歪的。
——《我说参同契》(东方出版社)
*****************************************
“天命靡常”,宇宙间有个自然的法则,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因果报应并不是宗教观念,而是一个自然的法则,种瓜一定生出来瓜,种豆一定生出来豆,这是自然的法则,这个就是“天命”。“靡常”就是无常,天命无常,没有永恒,宇宙的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东西,就是“天命靡常”,都会变去的。
所以一个家庭也一样,我们经常说“好景不常”,好景当然不常,难道坏景就常了吗?坏景也不常。不过一般人不满足啊,想好景常;坏景最好不来,永远没有。要知道天命是无常的啊,有天亮一定有黑夜,有黑夜一定有天亮。再说人生总是过好景,一点味道也没有了;有时候痛一下,然后不痛,才感到好舒服;这个舒服是因为痛过以后才来的,你没有受过痛,哪里晓得那个不痛的舒服呢?所以啊,有时候吃一点苦头是好事情。我们常听到有些学宗教的朋友说,吃了几年素了,做了几年好事了,为什么现在还碰到这样的坏事?这就是“以仁为众”,做了好事拿数目来计算,学宗教的人经常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仁道是不求回报的,应该做的善事,去做就是了。
“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约”就是俭省,收敛;守约施博就是告诉人一个原则,守住这一个原则,而用出来,布施出来,影响非常广大。中国人讲“天理良心”这四个字,很简单,也就是“约”,我们要守住这个原则,不能违背。我们为人处事,随时随地都要讲究“天理良心”。每个人的基本心理,开始都不想害别人,为什么又会想害人?因为利害关系,因为情感上的原因,这样一个一个的原因加上去,最后蒙蔽了自己原先那一点不想害人的善良之心,反过来却去做害人的事。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如果保持天理良心的一点良知,扩充自己不想害人的心,去掉那些妨害别人、怨恨别人、讨厌别人的许多差别变化出来的心态,“而仁不可胜用也”,那就是回归到仁心的本位了。所以检查自己,平常没有事的时候,都很平静,害人、怨恨、讨厌等瞋恨的心念都没有;一旦有事的时候,受外境影响,这些负面心理的作用就起来了,于是由讨厌扩充为仇恨,再扩充可能起杀人之念。所以人要认清楚自己最初的清净面、善良面,并且扩而充之,自然就是仁慈心。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这句话等于讲,自己的心田不去种,拼命去耕耘他人的心田。也就是说,自己没有好好修身养性,偏偏喜欢开口教训别人,而且对别人要求得很严格,对于自己的修为,却马马虎虎,世界上这类人很多。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东方出版社)
**************************************************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类警句,我们小时候都念过的,这便是因果观念。佛说:“纵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但是这因果观念,全是由佛教传来的吗?不是!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了,《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显表示。由这种因果观念的推演,发展出中国几千年来一贯的教育目标,教人如何做一好人,做一完人。然而时代不同,现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目标几乎已丧失殆尽,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和生活技能的传授,迟早要出问题的。
不管你是皇帝也好,乞丐也好;或者挑葱卖蒜作小生意,开银行,办贸易公司,做大买卖,那都是职业不同,无论你做什么,人都要学做人。我常常跟一些从政的朋友讲,不要说做官难,把人做好了,做官自然容易。上台做官要做人,下台一鞠躬也要做人。做人别做绝了,做绝了不会有好下场。中国人的教育,一向是为了达成完善的人格道德标准,这个标准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因果观念相通,也和孝道思想同流。而佛教的许多理念,尤其菩萨道的提倡,无不是从此种因果观念和孝道思想立论,扩而充之,神而明之,而臻于淋漓尽致的地步。
佛教讲因果涵盖三生,每一个人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由此形成一条无穷尽的横线,和中国儒家因果所讲的祖先、父母、我、后代儿孙的竖线,又交叉成一十字架。其实,依据因果轮回,角色变易的道理来看,自己的前生、今生、来生同自己的上一代、这一代、下一代,二条因果线往往是彼此重叠,一而二,二而一的。所以中国民间长久以来,充满了三生因果,七世夫妻,乃至世世互为兄弟,互为夫妻的传奇故事,所在都有。所谓一切皆由因果、因缘而来,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随人自取。“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怨不得人。
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这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方寸地指的是良心,就是说为人必须心地善良,后代方能得福,你心地好,会给后代子孙好的影响,有好报。
——《佛教的孝道思想》
****************************
作者:南怀瑾先生
音乐:段银莹《四季歌》
主播:海潮明月
内容如春雨,润方寸之疾。声如春风,拂方寸之躁。
感谢您的分享,声音也很好听
感恩南师!感恩主播!🙏
感恩南师,感恩海潮眀!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慈大悲观音菩萨!感恩南师!愿南师乘愿再来度有缘众生,感恩海潮明月,声音太美了。
主播海潮明月,一定是在真修实行。
播讲得真好,吐字清楚,语气平和,自然亲切,非常喜欢听!
很喜欢这个声音
感恩南师🙏🙏🙏感恩主播布施🙏🙏🙏随喜赞叹🙏🙏🙏
关注很久了,反复听,从来没有听烦过,主播的播报风格和南老的讲义浑然天成,有一种安神静气的神奇魔力,谢谢啦!
听友121434431 回复 @1354666ytwl: 确实,我听着也有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