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序曲】06 如何设计“洗脑”的课程结构

【“教”的序曲】06 如何设计“洗脑”的课程结构

00:00
11:07

成为一个交商爆棚的人,才能做生活的领先者。你好,我是你的招商教练杜场去。我们在之前讲过,教其实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本质上它其实也是一种人说服另外一个或者另外一群人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能强迫,不能骂娘,不能面对什么样的人,你还都得表现出特别讲道理的样子。是不是觉得自己太难了?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讲high了,结果对方听着一脸懵逼,可能心里指不定怎么骂你呢?而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有一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力感。 


这是很多老师表现出来的状态,也是很多父母表现出来的状态。其实这非常正常,因为说服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当你试图说服对方的时候,你们之间大概率是存在着对于某一件事情的认知差异的,而且甚至有的时候这种差异特别巨大。而当交流双方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差异的时候,你们看的角度、看的方向、看的内容就完全不同。在这个时候其实很难实现有效的沟通。这就是我们生活当中有时候大家经常讲一句话,说说你永远不要和一个什么人去争论,因为他会把你拉到他的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因为大家的认知的层面完全不同的时候,大家是很难做平等沟通的,而教学过程其实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会发现你作为老师,你去教学生,那么你的认知水平一定比学生要高,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之间是一定存在着认知差异的。 


所以这就对我们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个结构性的要求,我们怎么才能设计出易于说服别人的课程,甚至是能够高校给学生或者给我们的其他受众去洗脑的课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快速被教育快速被洗脑的场景?其实是有的。比如说你生病了,你去医院看病,其实就是这种状态,你肯定不会见到哪个医生瞅你一眼就给你开药的。但是我们过去真的有老师上来就给学生讲解决方案的,其实这个不对。 


医生在给你看病的过程当中,他一定会有一个了解症状、分析诊断、提供解决方案的操作过程。而你作为病人,你不是一个医学方面的专业人士,所以其实你并没有办法判断他给你提供的解决方案到底是对还是错。但是你会从他了解描述症状开始,你就判断说医生到底是懂你,还是不懂你,或者他说的对不对?因为症状对不对?这件事情我们是可以判断的。所以当医生如果在描述症状的时候,他就讲得很清楚、很准确,而且很用心,这个时候你就很自然的愿意相信他给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所以在医生看病的过程当中,我们其实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说服结构,我们叫做问题解决结构,英文有一个专门的词叫problem solution construction,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课程结构。所以我们作为教的人,我们和医生看病一样,应该从描述了解学生的现象开始,那么这个过程你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获得,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的去积累和优化。如果你想要学生认可你所讲的所有的内容,那么这个部分是最重要的。 


你需要告诉学生,你在学我教的这些内容之前已经存在的现象是什么?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这里讲的现象一定是学生已经存在的,而不是未来可能出现的。这是我们很多人在教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总是跟他讲说你学这个东西未来会怎么样?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比如说有的语文老师给学生讲文言文,他就会去说说你们以后学会什么叫做R名词作动词,什么叫做史栋?1栋为动?疯了。学生听完之后就完全是懵逼的,因为他对这个东西没概念。 


而在这个时候其实你要跟大家说的是什么呢?说你看你们之前可能看过一些文言文,你发现根本不知道在哪断句,对吧?甚至你可以在一开始你就给他一段,说来大家看一下,看完之后你们有什么感觉,然后学生说我们不知道在哪,断句对了,这是你的现象。所以你一定要去讲学生之前存在的现象,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产生共鸣,觉得你是懂他的,你讲的东西是他需要的。当然描述现象就一定要准确,要一针见血。如果说你说完了之后,学生觉得这根本不是我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后面的内容就很难植入到他们的心中。 


线上的总结除了要准确,还要尽量的完整。那么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把学生所遇到的所有的现象都提前告诉他,他就会产生更强的认同感。你比如说我在讲英文的阅读理解课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们,我说你们遇到的问题只有三个,叫做读不懂,读的慢记不住。而且你肯定找不出第4个。所以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觉得。老师说的好,对,因为我确实是有很多东西看不懂,我确实是读不完,读的慢,读完之后就忘,对吧?所以没有其他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再去帮他们分析这些现象背后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原因,有什么样的问题给他们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就会很容易信任我。所以很多老师在教的过程当中,包括家长在给孩子讲道理,是领导在给下属讲事的时候,他没有把现象的这一层总结清楚和完整,就快速的进入到了后面的环节,这一定会造成学生和你可能不在一个频道的情况。而这个时候他们给你的直接反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或者是我觉得你说的不是我想要的,所以你想想看你在教的过程当中,是不是遇到过这种情况? 


这是不是你们在教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所以其实我也在用这种方法。好,所以讲清楚现象其实是可以让你打开受众的认知通道,让他开始认可接受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你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导购,尤其是这几年你会发现这种网红主播去导购,把这个事情用得特别好,你比如说卖护护肤品的导购,他一定会先跟你说说你的皮肤,你看你的皮肤很干燥,对吧?你上面有班,对吧?然后你看看你这上面都已经有细纹了,你看他描述的这些全部都是线下。 


所以当你面对导购的时候,你会觉得说我好像是觉得有点干,对吧?我好像是长斑了,或者有纹路,有文了对吧?这个时候他就会告诉你为啥呢?俩字缺水。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导购在这个时候他都会告诉你说你是因为缺水,所以导致了刚才你所出现的这些现象,然后再给你补上一句,说女人是水做的,然后你就彻底服气了。这个时候他开始推荐解决方案,推荐他的产品,这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我们在教的时候也一样,当我们描述清楚了现象,当对方也接受了这种现象的时候,我们就要做一件事情,叫做归因,也就是我们要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归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有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多元化的非常多,你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这个时候我给你的建议叫做抓大放小,解决主要矛盾。你会发现一个事情归因出来会有若干个原因,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去找到最主要的一个,并且是最容易解决最好解决完了效果最好的那一个。这样的话,对方就会觉得你看你给我的方案,可能是真的是我需要的。所以就像刚刚我们看到的卖护肤品的导购说缺水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这个时候他就会让你感觉到说你看是因为缺水,所以我才导致了刚才那些现象,但实际上你想想看,如果导致那些现象的话,可能原因不仅仅是缺水,所以他选了很主要的一个来告诉你。好,另外一点就是我们在归因的时候,我们要告诉受众的因一定要可以解决,如果这个事情不能解决,你后面就很难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你比方说如果我告诉你,我说你的皮肤干燥是因为你基因不好,你告诉我我怎么给你解决方案,我不能改造你的基因,对不对? 


所以这个时候他一定会告诉一个说后面是可以解决的,这样的话他才能够告诉你说你应该怎么做,然后你就能达到一个更好的现象。所以如果你不能提供解决方案,这个时候别人就会觉得你的课程很空,你的内容不实际等等。所以如果我们很多时候在教的时候没有去关注现象,原因可能是你不知道这个事很重要,对吧?就是我说的你们的现象是你们没有关注现象,那原因是你们不知道这个事很重要。那么还有可能是你们不知道怎么去找到学生所出现的现象。 


你看这其实是我在对你们所出现的这种教的时候,没有关注现象的现象来进行归因。但如果我告诉你说你不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我告诉你你就知道了,对吧?但这个时候我可能还要告诉你说,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去找现象的话,这个时候你需要做仔细的观察、调研,然后比如说给学生发文件调查,或者把你自己模拟成学生来寻找到有可能出现的现象,那么这个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我们在归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找到那些有可能解决的因,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们所有的解决方案都要可执行,要给出明确的执行流程,甚至是执行步骤,这样才会让受众觉得最终的结果是有效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他才会更加的信任你。比如说我们的导购,对吧?告诉你说你现在缺水了,对吧?我怎么办?我们这有一套产品,这套产品可能是一个组合,然后他告诉你早上抹什么?晚上抹什么,对吧?你抹的时候是先抹水还是先抹乳等等。而我自己在讲英文课的时候,我的阅读理解课,我会把所有的执行过程全部猜出来,告诉学生,比如说你读句子,你第1步应该怎么做? 


2步应该怎么做?第3步应该怎么做?后面我会详细的给大家讲,在讲的过程当中怎么把一个并行的环节拆成串行的环节,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执行步骤要捋清楚,这样的话才能确保学生知道我应该怎么做,要不然就是你不停的在跟我讲我的现象,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我们设计一个学生接受并且认可的课程结构并不是很困难,我们可以大概总结一下,它其实分成了三个环节,第1个叫现象的总结和描述,第2个叫做归因,第3个叫做问题解决。 


所以我们把这个框架叫做问题解决框架,那么你在备课的时候,你就要知道你的课程一定要有这三个部分,假如说你能够跟你的受众讲说,亲你能想到的问题,我都想到了,你想不到的问题,我也替你想到了,你只要听话,按我说的做,你就一定能学会,一定能学好,一定能获得进步。我想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你的认可,他对你的崇拜就会变得越来越明显。好了,这是我们今天的课程内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接受我所讲的现象,归因问题解决这样的一个框架结构,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林立明_ib

    怎么回事,速度快成这样,降速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