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2】《分成两半的子爵》:如何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

【精读2】《分成两半的子爵》:如何成就独一无二的自我?

00:00
21:39



金句:

(一)这就是做半个人的好处:理解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的痛苦,理解每一事物由于自身不完全而形成的缺陷。


(二)有时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


(三)我留在这里,留在我们这个充满责任和磷火的世界上了。


上一集我们讲到了全书最令人紧张的情节,就是说帕梅拉同时答应了和好的一半子爵,坏的一半子爵结婚。

结果,究竟是谁能成功迎娶自己心爱的女子呢?

在这一集里,我想通过卡尔维诺的这本书和其他作品,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像是关于如何保持自我,如何真正开启更为深刻的生活,如何平衡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些和我们的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问题。

说回这本《分成两半的子爵》,在卡尔维诺笔下,我们看见,坏的一半的子爵,好的一半子爵,都披着黑色斗篷,一个骑着瘦马。另一个骑着骡子,同时赶往这场不知道新郎会是谁的婚礼。

然而,恶人的马突然失蹄,跌进山涧,好人率先赶到了婚礼现场,这让想看好戏的人们有点失望,那么帕梅拉就要和这善良的一半子爵结为夫妇了吗?

就在这对新人交换戒指,神父即将宣布二人正式结为夫妻之时。恶的另一半子爵赶到了,他们即将通过决斗来定谁来娶帕梅拉。

但是两个人同时出手,却同时倒在了地上,因为仅靠一条腿是不可能战斗的,他们用一夜做了准备,分别拥有了一条圆规腿,让他们可以保持平衡并和彼此进行战斗。

原本,长久的恶斗难分高下,谁也不曾真正刺伤谁。但转机突然出现,恶人占了上风,好人的半边身体涌出鲜血,但同时,好人也成功刺伤了恶人。

两人的血管都被全部切断,现在两个人都仰面躺在地上,鲜血渐渐融合在一起。

两半的身体,也合在了一起。

最终恶人和好人被绷带紧紧地一起捆绑住,大夫将所有的内脏器官和血管接好,被分成两半的子爵如今重新合为一体。

卡尔维诺这样描写刚刚合为一体的子爵:起初他的表情是左右不一致的:一只眼睛怒目而视,一只眼睛哀伤忧郁,半边前额蹙着,半边开朗,半边嘴角微笑恬静,半边咬牙切齿,后来逐渐恢复到均衡对称。

帕梅拉终于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丈夫。

而这一切的看客,也就是故事的讲述者,子爵的外甥,针对这个大团圆式的结局,内心却涌出一种非常值得玩味的想法。“置身于这种完整一致的热情之中,却越来越觉得少了点什么,为此而感到悲哀。”

为什么会悲哀呢?卡尔维诺想向我们传达的,其实是一个隐秘的鲜为人知的事实——一个人越是和谐统一,我们越是不可能真正认识他了。

因为,人的本质本来就是分裂的。

我们甚至时常会感到我们自身的这种分裂,我们同时拥有利己与利他,感性与理性两种似乎相反的特征,但是这不是人之分裂,而恰恰是人之完整。

因为人是复杂的,尊重人的复杂,也正是尊重人的完整。

而当一个人看上去非常谐统一的时候,不是说,这个人就不分裂,而是因为一切被模糊化了,被隐藏起来了,而这种模糊化,是我们的本能需要。我们总是需要几个粗暴的词来界定自己,谁能接受混沌不清的自己呢?我们总是要找到标签,不给自己贴上某个特定的标签,我们又该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

我们总不能这样说,我既聪明又愚蠢,既温柔又保留,既利己又无私。

这样说,似乎有点精神分裂,可事实上,人就是如此,每一个人的体内都居住着无数个多面矛盾的灵魂侧面。又是借助子爵的外甥之口,卡尔维诺说出这样一句话“有时候,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因为他还年轻。”

年轻与否,指的并非生理上的长幼,而是灵魂的成熟度。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足够成熟,能够理解人之复杂,他也就会明白,这些看似分裂的人,其实都是完整的。

而同时,卡尔维诺也提出了关于如何认识完整的自我的方法论,那便是,唯有被劈成两半之时,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接下来,我想谈谈,为什么卡尔维诺的这部作品,之于我们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他以超现实的手法,将一个人劈成了两半。

被劈成两半的子爵一半是极善,一半是极恶,所以你看,劈成两半之后,好和坏都被无限地放大。这时候我们很轻易地可以判断,谁是好的谁是坏的。

而当两半子爵又归于一体,仿佛有一个声音催促着我们,让我们去说说这个子爵吧,说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相信大多数人仍然愿意将他判定为一个好人,因为他再也不会像从前恶的那一半子爵一样,去破坏一切,撕裂一切。

我们似乎很快就忘记了,那个极恶的一半子爵,正出自于这个好人,也是他体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你看,如果不将一个个体细致地割裂来看,我们很容易轻易地对一个人的善恶下判断。

所谓一叶障目,人如果不用足够的耐心和观察力去把人细分,只是粗暴地将其看成一个整体的话,就无法理解自身和他人的复杂性。

这也就是卡尔维诺要描写一个被分成两半的人的原因。

近年来,网络暴力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杀手,我们将那些躲在屏幕肆意进行语言暴力的人,称之为,键盘侠之所以能将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大言不惭地攻击他人,往往是由于在理解人的复杂性这方面,知识太过匮乏。相信如果理解了人的复杂性,他们更可能更倾向于沉默。 

而我们阅读卡尔维诺的意义就在于理解人性,理解自己。

生活中我们一切心灵上的烦恼,不过是由于对自我的认识不足。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没有人逃得过迷茫二字。而迷茫的本质,不过是由于对自我的不了解。

当其他作家关照于完整的人之时,卡尔维诺将一个人劈开,用最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切割自己,不认识自己的分裂你永远无法了解真正的自己。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一个人,对生活和自我有如此精准的认知?

无数人试图去找到卡尔维诺的横截面,去探索这位伟大作家诞生的原因,但遗憾的是他甚至没有留下传记,我们对他真正的私人生活了解,少之又少。

我们只知道卡尔维诺一些非常基础的信息,他出生在古巴,父亲是植物学教授,母亲是植物学家。先是在都灵大学上农学系,后来又攻读了文学专业。

或是从其他人口中听说他的一些细节。1985年,卡尔维诺因脑溢血逝世,据说,第一次脑内出血后,卡尔维诺曾进行了一次长达好几个小时的手术,治疗卡尔维诺外科医师告诉新闻界,他从未看过一个人的脑内构造像卡尔维诺那么纤细复杂,这是一颗使他觉得扑朔迷离的头脑,就为了它的稀罕,他也必须让它活下来。

但很遗憾,卡尔维诺最终还是以不治宣告离世,终年62岁。

但他身后一生的作品都在向所有人发问,如何真正深刻地生活。

他的另一部小说《不存在的骑士》讲述了这样一个人,军队里的一位骑士,作战勇敢,知识渊博。但是唯一特殊的一点是,就是他是不存在的,打开铠甲,里面空空如也。

这位不存在的骑士多么像我们现代人,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塑造一套铠甲将自己武装起来,久而久之,铠甲的内里被渐渐掏空,自我荡然无存。

这本书指出了我们很多人的困境和挣扎,就是大多数人都在活着,但是并不存在。

活着和存在的区别是什么呢?

两者的不同点就在于,活着是千篇一律的,是一蔬一饭,是柴米油盐,而存在包含着你与其他人的差异,彰显着每个人的独一无二,可以说,人越是以存在的方式生活,他的生活就越深刻。

然而活着和存在之间有一种矛盾冲突存在,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种本能,骨子里追求个性和自我发展,但是生存又让我们不得不活成社会为我们安排的角色,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将无法活下去。

所以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发展自我的,我们想追求诗和远方,但现实中我们却不得不活成社畜。我们的精力大部分放在了追求物质生活,而非精神生活上,放在了满足社会发展,而非个人自我发展上。

所以大多数人活着,但是他们不存在。

为了换取生存的机会,我们渐渐在发展成没有个性的人。

总觉得现代人太圆滑了,但是大家也深知自己必须好好修习圆滑,变得可以适应一切,如果不变成没有个性的人,太过自我,我们会在现实中寸步难行。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这个世界不允许理想主义者的存在。这是工业社会带来的弊端,但是卡尔维诺仍然尝试在钢铁一般坚硬冰冷的现实中,为我们开辟出一条血路。

这条路就在他的另一部小说《树上的男爵》中。

《树上的男爵》和我们讲述的《分成两半的子爵》和《不存在的骑士》并称为“祖先三部曲”,

树上的男爵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男孩儿因为拒绝食用蜗牛,爬上了树,终生没有下树。

而就是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背后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本质:为了捍卫自我的完整,反抗虚伪繁琐的贵族礼仪对自己天性的压抑,柯西莫你男爵从12岁开始到65岁死去,始终生活在树上。

对蜗牛的拒绝如同拒绝违背自己本性的律条,而坚持生活在树上则象征着对自我的保持。

其实这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但是卡尔维诺为我们勾勒出来了,其实保持自我,有很多诱惑存在,狂热的爱情曾诱使他下树,他的第一任恋人出自一个被流放到树上,后来流放结束,他便忍痛割爱,他的第二任恋人,希望他可以为她放弃自我,陪伴她到地面生活,却被他拒绝了。

不会为任何人改变自己的轨迹,决绝而孤独的子爵,是世间最孤勇的战士。

希望大家有时间,可以把这三本书一起读一下,读完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卡尔维诺总是在做一个生活的抽离者,在《分成两半的子爵》里的割裂,《树上的男爵》里的上升,如此相似的视角,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抽离,就是不置身其中。

所谓当局者迷,用树上的男爵里的话来说就是“谁想看清尘世,就得同它保持一定的距离。”

阅读文学也是如此,在别人的人生里,我们总是更清晰地照见自己。

在最后,想想跟大家分享卡尔维诺说过的一句很令人感动的话,他说:“我对于文学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只有文学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给予我们的感受。”

相信,能在文学中体会到独一无二的感受的人,都会为此感动吧。

在轻薄的书页间,寻求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经常听到有人介绍自己,说自己平庸,不独特,很羡慕有趣的灵魂。

其实我倒觉得,独特的自我,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不同。

所谓的有趣的灵魂,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擅长自我剖析,与其说他们有趣,不如说,他们比多数人更擅长发现,更懂得开发自己的有趣。

而所谓无趣的人,只是暂时的不存在的骑士。

我们总是为活着和生存奔忙,风尘仆仆,忘记关照自己的灵魂。

但人生在世,不该仅仅是活着,我们还要生活,还要存在。

一个人的幸福之路其实不可能通过单纯将自己搓圆捏扁,去适应这个世界而实现,他需要对自我的长期坚持和发现才能够达成。

下一期我们会为大家演绎《分成两半的子爵》中的经典片段,一善一恶,既为矛盾,又不可分割,希望大家在子爵身上,能找到一条完整的自我之路,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激动地打错字儿啦,😜我真喜欢这本书,性格多变的人,变幻莫测的人心,人啊,内心要容得下一些好的和不好的,在内心的小角落里,总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天地。矛盾的自我,就像艺术家在寻找答案,反反复复。

  •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哈哈哈,来了~这可能是我近期最喜欢的一本书了,两个“子爵”都是子爵,互为心魔,善良的子爵是邪恶的子爵的心魔,邪恶鹅子爵是善良的子爵的心魔,互为牵绊。虽为痛苦,但很真实。人就是这样,无论表面多么光鲜,内心依旧有秘密,而这个秘密的隐藏有可能使自己不同角度在不同环境中散发出来。

    听友160840714 回复 @墨烟离儿_轩逸小二妞: 怪诞

  • 7号鲸鱼

    在一个安静午后,连续听完了文露老师的这两期节目,很喜欢,之后会把这三本书陆续阅读了!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在这个网络时代里,我们总是试图将自己“磨合”的圆滑、和谐;试图隐藏真实的情绪、不同的自我!然而,有的情绪、有的想法只是看似消失了,实则依旧存于潜意识,也会通过身体上一些不适,投射出来! So,我们要学会接纳真实的自我!

  • 阳柳易

    以前在高三时,为了所谓的文化底蕴,在宿舍的被窝里,打着手电,用了一周,看完了整本红楼,又买了几本精典文化名著简介速读,好像大概知道每本是讲的啥,一直不明,中国人好像都知道所有的道理,精读粗读的意义区别好像也能说的出一二,人生不知道怎么才能更了的生活,可能更深的了解,就更少的迷茫,感谢

  • 温柔美丽谦逊

    人想要开启更为深刻的生活,必须用剖析的眼光看自己,认识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是拥有完整自我的第一步。

  • 一个李漫漫

    真的是一种美的力量

  • 是个好猫

    是啊,無知者無畏,給自己挖坑,當了替死鬼才追悔莫及。

  • 秋石子

    轻薄的书页间寻求灵魂的栖息之所。 读书的重要的得到便是一点点的找到自己,每当发现一点重合之时,都会暗自欣喜。

  • 7秒双鱼七秒定律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佛,同时又住着一个魔。大多数人都是模糊的,人性的分裂往往自己不容易觉察。作者通过超现实的手法将子爵分格成善恶二部分,用夸张手段把人性的挣扎描绘成善和恶的两个半人激励的争锋,表现出人在是非面前苦苦的挣扎。现代社会中往往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在行车时爆发出“怒狂症”,显现他恶的一面,这时我们就能看到内心的分裂。文章给我们认识了人的本性和性格的分裂,更能看清自己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