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为什么领导没时间,下属没事做?

【管理】《别让猴子跳回背上》:为什么领导没时间,下属没事做?

00:00
19:57

一则有趣的管理寓言,一个简单易行的管理法则。



听书笔记 



《别让猴子跳回背上》里面,“猴子”指的是领导与员工谈话结束后需要进行的下一个任务。作者认为,猴子代表的工作任务,不应该在领导身上,应该在员工的身上。好管理者的标准是做出正确的决策,应该尽量争取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判断。也就是说,要把猴子尽量放在员工身上。


将猴子放在员工身上,需要掌握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认识猴子。


“猴子理论”的本质,是推动下属,让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让员工既能按照管理者的部署去做事,又能把工作完成的有创造力。简单来说,猴子就是当前需要完成的任务。老板和下属研究工作,研究完了,该干事儿了。下一步要做的事儿,就是猴子。那么谁有猴子呢?很简单。谈话结束之后,由谁去完成下一个任务,谁就有猴子。而另一个人自然而然成了猴子的监督者。


谁有猴子这个问题,关键要表达清楚。一定不能出现谁也不知道该去做什么的情况。要知道,老板花钱聘请管理者,便是要他们负责确定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完成正确的事情。


管理者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要给自己预留充足的时间。所以必须要压缩下属占用的时间,让正确的人去完成正确的事情,让猴子在正确的人身上。

 

第二个重点,找到招揽猴子的原因。

让管理者明白猴子是怎么到自己身上的。


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公司走廊、办公室、甚至一通电话里都能埋伏着猴子。挥之不去的猴子会占用你的大量时间,让你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可怕的是,猴子在你身上之后,你的下属就开始管理你了。你必须弄明白,下属才是猴子的主人。


作者列举了三个主动把猴子抓到自己背上的场景。他们是三个不同的口头语,简直就像三个口诀一样好用。第一个抓猴子的口诀是“让我再想一下”。第二个抓猴子的口诀是“给我一份会议记录”。这是一个比”我再想想”要好一些的场景。第三个口诀最为致命,那就是“让我知道可以帮上什么忙”。在中国,我们通常听到的版本是“有需要尽管说”。


当我们不能给员工正确指示的时候,我们就招来了猴子。这会导致“逆向管理”。逆向管理指的是员工反过来督促老板,开始监督老板有没有完成任务的情况。不要忘了,每只猴子都有涉及到两种人,一种是背着猴子的人,另一种是监督的人。当猴子在管理者身上时,员工就成了监督的人。他们会时不时地从门口探出头来问你“头儿,怎么样啦?”


第三个重点,我们可以通过理清上下级关系,让猴子回到员工背上,更有效地管理猴子。

 

如果我们想更有效地管理猴子。我们可以通过明确身份,提出时限,培养员工的自主性来达到目的。

 

下属向上级报告的时候,唯一正确的发言方式就是说“我有问题”,如果他说的是“我们有问题”,那么他就是在逆向管理。所以,当有人有问题来找你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的问题是:到底什么问题,谁有问题,这个问题属于谁。当身份明确了之后,你才能开始解决问题的步骤。那么,谁来解决?当然,是谁的问题,就该谁来解决。

 

另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培养出具有自主性的员工。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应该尽量为自己的老板节省时间。这就要求员工能够自己独立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然后根据任务的进展,在已经安排好了的时间点上向领导报告。作为员工,要明白,不应该让老板帮你扣动扳机。员工的任务必须自己完成,领导可以给一些指点,但是不能代替员工完成任务。


解读 | 董本泉

媒体撰稿人,经管、职场类图书策划人。

播音 | 杨尧

策划编辑 | 李峻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device_78d298f

    第一个重点,是认识猴子。 第二个重点,找到招揽猴子的原因。 让管理者明白猴子是怎么到自己身上的。 第三个重点,我们可以通过理清上下级关系,让猴子回到员工背上,更有效地管理猴子。 通过明确身份,提出时限,培养员工的自主性来达到目的。

  • 珂新

    自己猴子自己养,别人的猴子别乱养

  • 显显显显显显显

    好书。怎么把工作推出去,多问,多沟通,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