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学知识:琴曲《秋风词》赏析主讲人:佳佳_1p0 2020-12-29

琴学知识:琴曲《秋风词》赏析主讲人:佳佳_1p0 2020-12-29

00:00
09:04
《秋风词》原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短短几句,烘托出悲秋怀人的凄凉气氛。民国初,经古琴家王燕卿作曲,后整编入徐立孙的《梅庵琴谱》之中,成为古琴曲中著名的小曲之一,也为近现代琴人的开指必弹。
该曲是一首以闺怨为内容的琴歌,所谓琴歌,也就是俗话说的边弹边唱。《秋风词》文辞凄婉动人,曲调凄切萧条,抚琴而歌,令人凄然动容,悲不能抑。
这首琴曲借古琴正调定弦,不用调弦以一弦为宫音,改变唱名为1245612,节奏为2/4拍。此曲的指法难点在于关节按弦,演奏时注意虎口打开高骨处把弦按实,掐起时可以提前一拍做准备使音连贯不断。
乐曲伊始,以轻柔的上滑音,展示出秋风凄清、秋月明亮的意境;第二小段,自中指、名指两上的滑音开始,至同音反复结尾,进一步烘托了落叶飘零、寒鸦惊心的秋境;秋风、秋月、落叶、寒鸦,无不诉说着寒秋的悲凉。闭眼凝神,有断肠人枝下负手而立,背影寂寥,无限心事氤氲,秋气更添几分萧条。忽而颔首远眺,叹秋气盛起,寒鸦栖独枝。思及一段情事,怎生刻骨铭心”此时此刻,我们的主人公又是怎么样的心情呢?接下来进、退、复、撞,淡淡地阐述了那幽婉纠缠的情结,在这迷离悲怆的秋夜,往事如烟,漫上心头,令人流连,引人追思。最终只能一声长叹: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几个清亮的散音,渐渐浮起,慢慢升高,犹如主人公此时的心情,犹如深潭之水,渐起涟漪;以至到了下一小节,“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尽极”,此两句,指法略有小异,一问一答,将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时,心潮起浮,心情澎湃,思绪如同那江边之水,连绵不绝,相思如那乱麻纠缠,翦不断理还乱,到了此时,全曲进入了高潮。但最终又还能如何呢?最后一句,散音开端,再两上、小立、搯起,又以同音反复草草收尾。还能如何呢?早知相思如此令人牵绊,当初又何必相识呢?
这样的收尾,就像这份无疾而终的爱情,即便已然结束,但再有多少夏逝秋至,又将再次漫出多少相思凄苦,再也无法得知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余音荡漾,思绪万千,这,也就是古琴的魅力。
每一首琴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独到之处,《秋风词》也不例外。原谱后记云:“虽为短曲,而回环往复,意短情长。按、散相应之处甚多,初学入门,颇易於领会。而熟弹之後,亦不以短小而忽之。月白风清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这段话说明了《秋风词》此曲的特点,虽是小曲,但却内容丰富,情感动人,其曲调流畅婉转,曲意幽怨缠绵。
配乐古琴曲龚一演奏版《秋风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