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话,十个字,教你利用市场情绪助力投资

两句话,十个字,教你利用市场情绪助力投资

00:00
10:39

A股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鱼的记忆只有7秒,散户的记忆也只有7秒”……


其实这不是无脑调侃,而是形容了市场中那些“好了伤疤忘了疼,刚刚从熊市底部挥泪斩仓,又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牛市赶顶运动中的人。”换言之,由投资者情绪波动引发的投资行为是很主观、并难以控制的。



01. 难以控制的投资者情绪


我们先来复盘下两段市场行情:


2015年,在“国企改革预期”、“互联网+”、“工业4.0”及“高端装备制造”的背景下,加上杠杆力量的主推,市场形成了一轮“杠杆牛市”:20141231日收盘3234.68点,到2015612日站上5178.19的高位。然而之后严查配资,杠杆牛市的泡沫破灭,随之带来的是千股跌停和资金仓皇出逃时的互相踩踏……


如果你入市不久,对2015年牛市没有切身体会,那我们再来回忆下2019年的春节行情:春节之前的A股跌跌不休,市场充斥着看空情绪。然而7天之后出现逆转,市场交易量不仅达到万亿规模,创业板指的涨幅更是连续上行。原本的看空声音仅在7天之后就调转枪头高呼牛市来了。看到么,这么短的时间就把投资者从悲观的熊市中带进了牛市状态,那些亢奋的投资者似乎早已忘记了之前的熊市教训……


到底是什么促使了投资者一哄而上或者一哄而散?


如果用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投资者情绪。投资者情绪可以简单理解为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一种乐观或悲观的看法以及投资倾向。正如以上案例表现的那样,有人觉得牛市要来了,就赶紧买买买;有人觉得震荡之后必是熊市,那么卖出之后保留弹药就是他们的选择。


基于每个投资者对市场都有自己的观点,于是千万个这样的观点汇聚起来,就形成了市场情绪。这些情绪表现为大家对市场未来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又会形成实际的买入、卖出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和走势。



02. 市场情绪与市场走势互相影响 


投资者情绪的汇集形成了市场情绪,同时市场情绪和市场走势也会相互影响。


索罗斯的“反射理论”(Theory of Reflexivity)很好的阐述了这一点:他认为投资者认识市场时会产生情绪,而情绪的高低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使决策不是完全客观,决策后的行动又会改变市场,改变后的市场再进一步左右投资者的认识和情绪。这样循环反馈的效果会导致投资者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简言之,投资者情绪会引发市场情绪的过度反应,对股市来说是个加速器,既会加速上涨,也会加速下跌。


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2006-2007年大牛市中,基民在顶部买入了超过42亿份的混合型基金,其中2007年第四季度净申购份额为22.97亿份,然后成功地站在了山岗上;然而在2012年至2014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净赎回了8.07亿份混合型基金,也就是那段时间约有20%的量被割肉黯然离场。



看到么,市场顶部狂买和市场底部割肉的行为,往往都是被情绪操控的交易结果。当


情绪的协同效应不断积聚,就可能导致群体恐慌或群体癫狂,从而形成情绪与市场走势相互影响的反复循环。



03. 如何量化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虚无缥缈,但若能有效跟踪和把握,无疑会对投资添砖加瓦。那该怎样量化市场情绪?


姐搜罗了实操性相对较强的几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1. 看基金发行规模:通常当市场疯狂上涨、处于牛市阶段,很多人就会闻风入市申购大量基金份额。反之市场下跌,多数人就会熬不住选择赎回。所以体现在基金发行规模上,一般牛市阶段,新基金发行数量会剧增,发行规模也会大幅增加,反之减少。


例如下图所示,2001年以来上证指数走势与混合型基金发行份额的对比。可以很清楚看到,在牛市阶段,指数点位水涨船高,相应的混合型基金的发行总份额也会突飞猛进。



2. 大盘成交量:成交量可以直观反映市场的活跃程度。一般来说,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成交量会逐渐萎缩、低迷,并长期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后成交量开始慢慢放大,当成交量放大到一定程度就预示着牛市到顶。比如2015612日牛市最高点时,沪市成交量曾高达1.06万亿(数据来源:wind)。


3. 看外资流向:以“聪明钱”著称的外资流向,也是量化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例如1126日MSCI扩容生效,由此带来外资当日的疯狂涌入。



其实外资狂粉A股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了,往近了说,截至 11 29 日,北上资金仅在11月当月就累计净买入604.37亿元;往远了说,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已累计净买入2787.48亿元。可见我大A已经成了外资的“香饽饽”。


当然,刻画市场情绪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比如常见的还有:公募基金仓位、融资融券数据、期货的升水贴水、开户数量、50ETF期权隐含波动率、大股东及高管增持减持行为、强势个股占比数、股票活跃账户比例等等,因为篇幅原因,姐就不再分别阐述了。总之一句话,市场情绪是可以被获取、被量化以及被利用的。




04. 如何利用市场情绪为投资助力


既然可以被利用,那我们该怎么用?


两句话——短期看趋势,长期看反转。为什么这样说?


霍华德.马克思曾用一个很有趣的拔河理论来解释市场:当市场环境处于健康的平衡状态时,一场拔河比赛就开始了。一边是乐观派,另一边是悲观派。乐观派要买股票赚钱,悲观派要卖股票保本。很多时候,市场涨不了多少,也跌不了多少,这场拔河比赛就是势均力敌。但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候,会有很多人叛变,从绳子的一头加入到另外一头。这会让一方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这个例子形容的状态跟A股市场是不是很像?一边是买入和卖出的资金博弈,一边是情绪影响下的行为决策。于是这也导致了短期A股强趋势特征很明显,而此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市场情绪来跟踪和捕捉市场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既然知道了利用市场情绪把握短期趋势,那我们接着来说长期看反转。


在投资界有个著名的钟摆理论:证券市场的情绪波动类似于钟摆的运动。虽然弧线的中点最能说明钟摆的“平均”位置,但实际上钟摆停留在那里的时间非常短暂。也就是市场长期处在恐惧和贪婪的波动周期中。



钟摆的运动原理让我们得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摆动现象会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当情绪钟摆运行至大众情绪最乐观的一端时,投资者通常会被大众情绪所感染和暗示,迫不及待的买入股票,把所有风险抛之脑后;同理,当情绪钟摆停留在恐慌一端时,投资者又会被市场情绪吓破了胆,丧失承担风险的意愿,迫不及待的卖出……如此往复。


但如果你能正确认识到情绪钟摆的运行规律和周期,反其道而行之,在市场情绪高涨的牛市阶段卖出,在极度恐慌的市场底部阶段买入,说不定能增加你的获胜概率。


好了,文章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本期内容:


1. 投资者情绪可以简单理解为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一种乐观或悲观的看法以及投资倾向。基于每个投资者对市场都有自己的观点,于是千万个这样的观点汇聚起来,就形成了市场情绪;


2. 投资者情绪会引发市场情绪的过度反应,对股市来说是个加速器,既会加速上涨,也会加速下跌;


3. 市场情绪是可以被获取、被量化以及被利用的,量化指标包括基金发行规模、大盘成交量、外资流向等;


4. 利用市场情绪为投资助力,记住两句话、十个字——短期看趋势,长期看反转。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实事求是_ir

    讲的很高深与从不同。

  • 朱汝良

    j5jlu8 j52!╰(*´︶`*)╯

  • 牛仔裤精神8一9

    太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