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球场上还有这样的黑科技?[零号草坪][19-12-19]

什么?球场上还有这样的黑科技?[零号草坪][19-12-19]

00:00
13:30

播音:家辉&子涵

编辑:晓昱

家辉:hey,what’s  up.欢迎收听我们今天的零号草坪,我是家辉。

子涵:我是子涵。


家辉:欢迎大家今天收听我们的零号草坪,这是我们“足球入坑指南”系列的第二期,话题当然是足球。


子涵:没错,我们的开场音乐选用的也是欧冠比赛的开场歌曲。


家辉:最近足球的赛程都非常密集,加上欧冠,很多豪门球队都是一周双赛,所以在最近大家都可以看到好多精彩的比赛,但是相信大家在看球的时候啊,都会有一些比较陌生的知识领域。


子涵:欸,没错,比如说球场上的黑科技。


家辉:所以今天呢,我们就一起给大家盘点一下球场上的各种黑科技吧。


子涵:如果要说黑科技,那么首先要提一提的就是2008年发明的“人墙定位喷雾剂”。



(人墙定位喷雾剂使得许多喜欢在定位球当中做小动作的球员老实了许多)


家辉:如果大家有看一些早先的足球比赛集锦,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裁判判罚一个界外任意球的时候,人墙总是会趁着裁判不注意稍稍往前挪动,尽可能干扰罚球者。


子涵:当然,也有罚球者趁着裁判不注意,把球往前挪的时候。


家辉:这种画面真的很有意思,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小测偷偷翻课本,又害怕被老师看到的样子。


子涵:但是裁判真的是很头疼这种行为,因为这是违反规则的,而主裁判需要兼顾场上的大局,又不能盯着人墙或者罚球球员不放,这就很让球迷和裁判头疼。


家辉:所以在这个时候,“人墙定位喷雾剂”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了,这种小喷雾很方便裁判携带,而且往地上一喷就是一道白线,直接界定了双方球员的位置,但是两分钟之后,白线又会自动消失,它的出现真的是极大改善了足球的比赛环境。


子涵:所以,这种小喷雾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首次亮相之后,就广受好评,现在已经被推广到各大联赛了,不管是中超还是欧洲五大联赛,你都可以在比赛上看到它的身影。


家辉:和人墙定位喷雾剂一起登上历史舞台的还有门线技术,他们同样是在巴西世界杯上首次亮相的。和人墙定位喷雾剂不同的是,门线技术的应用其实是受到了一定的抵制的。


子涵:对,因为足球有一项很特殊的规则:只有足球的全部整体越过门线,进球才算有效,但是在现实的比赛当中,由于需要关注的方面太多,裁判们关注不过来,经常会出现皮球整体并没有越过门线,却被裁判认为进球有效的情况。


家辉:门线技术其实就是让裁判可以通过电子屏幕观察,足球是不是已经完全越过了门线的,但是却招致了很多球迷,乃至于足球名宿的反对。

 



(有了门线技术之后,许多后卫的门线解围就不用担心被误判了)


子涵:是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破坏了足球的乐趣。你想想,眼见着球好像是进去了,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两厘米没有越过门线而被吹掉,这多令人遗憾啊。


家辉:嗯,确实是这样,但是我觉得,比起乐趣,比赛首先是应当尊重规则的,所以门线技术的运用也是很有必要的。


子涵:正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门线技术也在慢慢地为众人所接受,现在的主流联赛也是都可以见到门线技术的。


家辉:而且门线技术是会对比赛的结果发生重大改变的,你还记不记得上个赛季的英超啊?


子涵:欸?你是不是想说曼城的门线解围?


家辉:没错!当时曼城被对面的球员射门,皮球几乎整体就越过门线了,但是这球最终被解围出去,经过门线技术认证,足球还差1.12厘米才算越过门线,所以这个进球被判为无效进球。


子涵:天呐那个球真的刺激,我心脏都差点跳出来了。更关键的是,赛季末,曼城凭借一分的微弱优势夺取英超冠军,如果不是门线技术,或许上个赛季英超的争冠故事就要被改写了。


家辉:没错,正是因为门线技术对比赛公平性的帮助,原本的反对声音也渐渐平息了,大家都慢慢默许了它的存在。那么说了这么多,就让我们稍微休息休息,一起听听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主题曲《放飞自我》,在音乐里感受足球的魅力吧。


(music)


子涵:欢迎回来,让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家辉:之前我们所说的两项黑科技都已经慢慢被社会各界所接受了,但是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分享的这项技术,却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


子涵:欸?那你说的一定是var了。


家辉:对。Var的全称是视频助理裁判。其实var很简单,就只是通过视频回放来帮助主裁判做出判决。但是这项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造成的结果却带来了许多争议。


子涵:这时候又不得不提到上个赛季的英超冠军曼城了,这个赛季他们可是没少吃var的亏啊。


家辉:对啊,曼城真的太不走运了,var的几次最具有争议的判罚全部发生在它身上。包括曼城球员斯特林的几次“体毛级”越位,这让卫冕冠军意见很大,他们已经因此输掉好几场比赛了。



(越位规则)

  


(身着天蓝色球衣的斯特林在赛后疯狂吐槽自己的“体毛级越位”)


子涵:没错,而且各个联赛var的使用也不是很规范。比如说,裁判会因为观看var而耽误比赛时间,甚至不乏主裁判和视频助理裁判讨论了五六分钟而严重影响比赛节奏的事情发生。


家辉:不只是主裁判,边裁受到的影响也蛮大的。以前球员越位,边裁总是会第一时间吹停比赛,但是现在,边裁们都会选择让比赛继续进行,等到球员射门甚至是进球之后再由var决定是否越位,这也对球员的比赛情绪和比赛进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子涵:所以说,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首次使用之后,关于var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不止一名球员和教练表达了对var技术的反感。


家辉:但是var其实对足球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像俄罗斯世界杯,就是因为有var的存在而成为了史上点球数量最多的世界杯。很多以前裁判没办法发现的犯规,都可以通过var来鉴定。


 

 

子涵:是的,就像我们刚刚所说的,尊重比赛,尊重规则,永远是第一要务,在观赏性等方面,其实是可以通过使用方法或者机制的改革来平衡的。


家辉:是的。那么我们最后要和大家分享的黑科技有些特殊。我们刚刚说的不管是喷雾、门线技术还是var都是用的,但是这项技术,它是用穿的。


子涵:没错。有时候如果看球赛的话,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数据统计,截止多少多少分钟,某某队伍或者是某某球员的跑动距离、热点图、铲抢次数甚至是起跳的次数。


家辉:每当这个时候就会由很多的球迷朋友会想说,这些数据到底是怎么统计出来的呢?


子涵:你知道吗?曾经我一度认为这是一群统计人员,用视频软件一帧一帧地去统计,我甚至还想说这样一场比赛下来,他们不累吗?


家辉:欸欸大哥,9102年了,你这种想法真的是太过时了。


子涵:害,谁又想得到,统计数据的奥秘竟然在一件小小的球衣上呢?事实上,球员们的球衣夹层里会有一块大概手机大小的传感器,他的名字叫做EPTS,全称是电子行为追踪系统。


家辉:这个系统其实功能和我们常用的一些手机运动app或者是小米运动手环都很类似,但是它的精确度是远远超过我们的这些常用系统的。它不仅可以记录你的跑动位置、速度,甚至每次的加减速和跳跃、铲球都可以做出精确的记录。


子涵:关键是,这项技术的意义不止在于数据统计,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球员伤病。


家辉:欸?这么厉害吗?EPTS要怎么做到这一点啊?


子涵:嗯,就拿奔跑为例,一般情况下我们奔跑时候,双脚蹬地产生的加速度是差不多的,但是一旦出现明显的加速度异常,医疗组就可以做出判断球员身体又某些伤病隐患。


家辉:哦,那这样就可以减少该球员的训练量和比赛时间,同时针对性地去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把伤病扼杀在摇篮里。


子涵:没错,是这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在诞生之初是非常受到教练员的欢迎的。但是球员们却很不喜欢这个技术乃至于有些排斥。


家辉:欸?为什么啊,有这些技术统计对于球员的职业生涯来说是有很大的好处才对啊。


子涵:这个嘛,其实是一个蛮尴尬的原因。因为EPST刚刚诞生的时候,它是需要固定在一个类似于女士运动内衣一样的背心上的,所以球员们对此很反感。你想,有谁愿意在赛后交换球衣的时候露出这么一件背心呀?

家辉:啊?居然是这个原因,真的是活久见。


子涵:是啊,不过在之后,球衣制造商将传感器装到了球衣里,所以球员们就慢慢接受了这项新技术,而且这项技术也实实在在地为足球带来发展。


家辉:没错,不仅仅是EPST,不管是人墙喷雾,还是门线技术,哪怕是饱受争议的var,都对足球竞赛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切切实实的作用。


子涵:是的,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足球场上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黑科技,让球迷们更好地享受竞赛,享受足球。


家辉:那么本期的零号草坪到这里就结束啦,播音家辉、子涵,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BGM:

《Champions League》(欧冠主题曲)

《Anthem》(2002年世界杯主题曲)

《Live It Up》(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主题曲)

《The Runner》——Foals(选自FIFA20系列背景音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