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幽巷闻清音(三)
不论昨日如何繁华也不过就是一瞬,终究不过化作一缕飘渺的尘烟,在如风的岁月中被渐渐的遗忘了。就如三朝巷24号的现主人蔡先生所说的:“现在这里还有什么可看的了,除了这些快要倒塌的墙。
祖上虽然也是有钱人,门外曾经有很大一片花园,有一棵特别大的龙眼树。但到了现在,这些也都全部倒塌了,一座大宅最后就变成了菜地!”我在蔡先生的指点下看着这座五进大厝,深50米,层层递高.....
这就是24号老厝的原貌。可惜这样房子年久失修,已不能居住。户主蔡先生在这里开了个小作坊,平时印制一些祭祀用的“金纸”。老巷干净的玻璃窗里萦绕的茶香,透出了一节时光的香气,在庭院的我儿自欢喜的沉浸在过往的世界里,遐想在时光深处融化,淡淡的幽香氤氲着殷殷期盼,让自己的思绪越过了时光栅栏,搅扰着昨日的梦。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红尘人,这红尘中的人来人往,纷争侵扰,是我们不可逃避的。你来,它在这里;你去,它亦在这里。正如这幽深老宅的最致,你喜欢也好,不喜也罢,它都会静守在那里,数一段光阴,开场花事,煮盏岁月的尘茶,与时光默然的前行。
游离的思绪走过三朝老巷的石板路,那窄窄小巷的深处一棵百年的老树树冠如一把张开的绿伞,周围的老邻里们都喜欢在树下坐谈闲聊,诉说着似水年华的过往。幽深的古巷,斑驳的老墙和郁郁葱葱的绿树,在人们的心中渐渐的温润了起来。
一怀回想,一帘如梦的思绪,就在秋风中挥散开去,在岁月的风尘中,述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那经历的沧桑亦在这缓缓风中淌过了千年。此时,特想寻处幽静之处,冲一泡新收的铁观音秋香,邀一二知心的老友叙旧,一盏香茗,一份闲淡的心情,一起共温一剪如水的旧日时光,此刻想来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
如果说西街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那三朝巷就是一幅泼墨的写意,无论是淡妆或是浓抹,都是那么的相宜,即便是留白处也能唤出观者无尽的遐想,让人醉在此处。它就像首跌宕起伏的古诗,散发着雅致的韵味,细细品读便入了其中,生成许多的幽梦,轻轻一拨就扯出了丝丝缕缕的情怀。
三朝巷的由来据说是为了纪念“三朝元老”留正,但是留正的府邸其实并不在三朝巷,三朝巷是因其“三朝元老”的木枋所在地而命名的。但这“三朝元老”的木枋早在民国之前就已毁坏。也有人说那座牌坊其实是位于甲第巷口的。究竟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文史专家亦难以确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