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期刊第26期

金科期刊第26期

00:00
09:59
第二十六期———从善如登 从恶如崩
翻读史籍,常能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启示和感悟。特别是儒家古典史学中蕴含 的哲理,我一直认为是指导我们现代管理的最高智慧,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养料,启迪人生。 《资治通鉴》是我推荐给朋友和家人的一本不可不读的鸿篇巨制。它底蕴深厚,闪耀着中华 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说开卷有益恰如其分,每次翻阅,均获益匪浅。最近,我再 次读到古籍《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句,不由掩卷沉思,深为叹服。因 此,特地与大家分享。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主席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 曾引用过,这八个字生动地告诉我们,追随良善,秉承仁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持久 而艰苦的努力,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不懈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顶 峰;而作恶事,受坏影响,虽然可能暂时快速获利,但是最终崩溃来临之际必然迅速,一旦 群山倾覆,天崩地裂,危局也就再难挽回。历史已经证明,这句谚语乃是千古不灭的金玉之 言。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就曾以“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劝诫群臣,自己也以此自勉,荡涤官 场,倡导新风,刘宋政权也因此而振作,开创了“元嘉之治”的局面。而与之相对,唐玄宗 李隆基初期重用贤臣,整顿吏治,重视生产,厉行节俭,经过努力,唐朝在他的手中达到极 盛;但到后期,他耽于享乐,受坏影响,任用奸佞,奢靡腐化,迅速导致了“安史之乱”的 爆发,瞬时葬送了自己一手开创的太平盛世,而他早年的功绩与英名也顷刻付之东流。这些 惨痛的敎训,也足以令后人引以为戒矣。三国时期,刘备在病榻前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 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是我们攀登高峰必须倚赖的一级级石阶,小恶则是途中我们 必须防范的一个个坑穴。我们必须懂得:想要建立一个好习惯,树立好的品行,需要每时每 刻不懈努力,否则将前功尽弃。由此可见,从善难,并非难在偶尔行善,而是难在持之以恒。 行善犹如攀登高耸入云的巅峰,若想到达顶部,就得具备坚毅不拔的意志,一旦意兴阑珊, 驻足休憩,或许就会举步踌躇。
我们说,从恶易,乃是因为世间的奢侈享受花样繁多,生活中从来不缺五花八门的诱饵, 让人防不胜防。特别在利益刺激、欲望膨胀、心存侥幸的诱惑之下,致令从恶者执迷不悟, 歧途难返。透过历史展开对比,我们审视古代诸多暴君和当代一些企业家的从恶经历,审视 古代王朝和当代企业的崩溃教训,哪个不是由于积病成痼疾,积恶为罪魁?
我们知道:人之所以从善困难,从恶容易,与自制力有很大关系。人天生是好安逸,有 惰性的。良好的德行,大多与节制、奉献、坚持有关,这需要人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更高的

精神境界。而恶德劣行,则往往会给人一时的快感和享受,故而引人沉迷放纵。除自制力之 外,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作为社会动物有很强的模 仿能力,很容易被周遭的人改变,好的环境致人善举,坏的环境引发恶行,即使本来是善良 的人,在长时间耳濡目染糟粕之后,也甚少能出于污泥而不染。
因此,十年金科,要把健康和财富带到万户千家,自知是一项大爱之善举,也知有“从 善如登"之难。所以,十年来,我一直律人律己,以金科文化约束和鞭策大家,希望同心同 德,秉承丰财富德,利己惠人的企业精神,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从善如流。古今中外历史 告诉我们:一家企业,要培养成良好的风气,凝聚起仁爱的精神,必须日积月累,一丝不苟, 才能打造出品牌信誉,才能达到最终行善不休,福报不止,泽被天下,百年流芳的最终目的。
当然, 正所谓知易行难,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每个金科人还必须筑起牢固的信念长堤, 提高本身的自制能力,通过阅读经典以修炼内心质素。同时我们还要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 度,健康的生活情趣,在从善大道上,步履从容,心境平和,虽遇沟坎,无碍前行。让我们所有金 科人心怀坚定的信念,固守一方净土,汇成生生不息的能量,百年金科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以史为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健康饮水新观念一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