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字,传扬文字。
致力于先秦象形【文字】及背后的文献、文物、文化的科普教育。
欢迎扫码
加良师益友为伴 入甲骨金文之坑
激活文字,传扬文化。
【激扬文字】群里的各位学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山东泰安泰山的牛秀清,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二十八星宿里边的【西方白虎】的第一星宿【奎宿】。
其实西方白虎的七个星宿里边,在很久以前,接近一年前,我们的学友就在群里分享了其中的四个星宿了。因为我们的二十八星宿的分享系列就是从白虎末尾字解【昴】的四个星宿开始的,那么现在已经快一年了,我们又循环回来了,又来到了白虎。今天我就把白虎的第一个星宿、图上的最右侧红色圈圈圈出来的这个【奎宿】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奎”的象形文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红色画出来的一个张开四肢的成年人的形象,这就是“大”字。下边是绿色和蓝色画出来的,表示是读音的“圭”字部分,“奎”读音跟“圭”是一致的。那上面这个红色画出来的“大”字呢,其实是表示它的形体和含义的。那“奎”本身的意思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的两股之间,也就是说两腿之间,也就是我们的胯下。
其实古代人写象形文字,他们是写意思维,他们可以随意更换一些其他的部件,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奎”其实还有一个同源的异体字的写法。我们去看左边这个象形文字,也就是红色画出的一个张开四肢的人体,突出这个人的胯下,然后在他的胯下的部分用绿色画出一个“亏”字。
这个“亏”字也是表示读音的,其实也就是跟我们的“奎”读音是一致的,当然,后来我们现在的普通话里已经把它的嘴巴张得更大一点,读作“夸”了。再给它加一个黑色的肉月旁就表示跟身体有关,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胯下的“胯”。
所以“胯”就是“奎”,“奎”就是“胯”,它们在上古是同源的,同源分化出来的两种不同的写法。我们现在更熟悉“胯”,“奎”的本义已经开始淡忘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全天象的二十八星宿分为四象,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我们发现这个图上红色圈圈圈出来的白虎的第一个星宿奎宿,明明它的意思是表示胯部。但是它却在图上面呢,却是存在于白虎的头的部分。怎么屁股会变成头呢?会不会是这张图画错了呢?
原来这张图确实有可能是把白虎的方向画反了。很多四象图都习惯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把它们的头朝着一个方向去循环。正如图上标出来的青龙、朱雀、玄武,它们头的朝向用蓝色箭头标出来,而这张图上的白虎的头朝向用红色箭头标出来,全部是朝一个方向去运行。但事实上白虎很有可能是反过来的,也就是说,它跟其他三种神兽的方向,其实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个“奎”宿呢,不它的头,恰恰相反,是它的胯、是它的臀。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大概六七千年前的濮阳星图。濮阳星图这个墓葬里边显示的就是天象图。我们可以看到位于中下方的墓主人似乎在抬头仰望星空,在他的视线的对面,就是天上的北斗,在他的身旁分别是青龙和白虎。整个濮阳星图是对那个时代的春分时节星空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青龙的头的朝向我们用蓝的箭头画出来,白虎的头的朝向我们用红箭头画出来。可以清楚的看看到,它们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
也就是说,白虎是逆着青龙的方向走的。所以这也是一个证据吧,因此,“奎”宿虽然是西方白虎的第一个星宿,但其实它表示的并不是白虎的头,而是白虎的屁股。好啦,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
我是去年通过朋友介绍结缘【激扬文字】的,当时我们在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学习文字学,学习许慎的《说文部首》的音、形、义,其中有部分是曲解的,因为许慎他没有见过甲骨文,有些字模糊不清。幸好有缘结识跟叔扬老师学习的李静老师,当时听了她的介绍,就很兴奋,觉得每个字都太透彻了,每个字都活起来了,随后就把报了班深入的学习。感谢叔扬老师,让每个字都鲜活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希望有更多的学友加入进来,发扬传统文化,激活文字,谢谢大家。
王昕分享
激活文字,传扬文化。
激扬文字群的各位学友,大家好,我是叔扬【源解彝铭】进阶课甲子一期的学友王昕。前面的学友秀清老师给我们讲了介绍了【奎宿】中的“奎”字,其中“圭”是表示读音的。而且她给我们介绍了“圭”还可以换成“亏”,因为在上古它们读音都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古人的思维方式和写字有时候的灵活随意性。下面我来单独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圭”的象形文字。
我们看上面这一张图,“圭”其实是有两把斧头组成的。上下各用蓝色画出一把斧刃向下的斧头,绿色画出的一横就代表是斧柄。我们就会这样想,这个“圭”为什么会跟兵器有关系呢?
我们古人用玉器制作的礼器“圭”其实是来源于兵器“戈”的,我这里发出的第一张图就是商代的一把玉圭,如果是把它横过来仔细的看,它就会与同时期的玉戈的形象几乎是一致的,我们这里第二张图是一把商代的玉戈。因为古人把他们的礼器要打造的非常的权威、高端,所以,制作成了这样一种兵器的形状,又是用玉来制作的,就成了一种高端的象征,而且王公贵族拿着这些玉器做的、玉石做的兵器,来作为他们身份的一种象征。
但是我们知道这些兵器是起不到任何的杀伐作用,也不会用到战场上相互杀伐的时候使用。它是玉制做的,所以它也不会开刃。这样,它就会慢慢的礼器化,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然后王公贵族在重要的场合下就会带着它们,拿着它们。其实在很早期呢,很多的玉圭、玉戈是很难区别的,你既可以说它是玉圭,也可以说它是玉戈,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同源分化出来的。
我们再来看上面的这个图片中的象形文字,它其实是“圭”在商代的其他的另外一种写法,就是写成左边的象形文字的样子。它呢,同样是由两把兵器组成的,左下角是一把斧头,右上角是一把戈。这个戈是一种长杆兵器,用绿色把“戈”的长杆画出来,上下有箍子,上面那是帽子,下边是墩子。古人那写字是不习惯写得太长,所以这个“戈”的长杆,它就把它写得弯曲化。这样处理了之后呢,上下不会再占用过多的空间,但是这样写就变形了。“戈”的绿色长杆还横着一横,这个横呢,就是表示用来杀伐的兵刃的部分。从这些古文字中,我们再结合文物,就可以了解到礼器“圭”是由兵器“戈”演化而来的一种特殊的礼器。
好,下面我再来谈一下,我跟着叔扬老师学习甲骨金文的一些感受。我本来是参加了叔扬甲骨金文【源解字根】的课程,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字根,应该还有一些衍生字,收获很大,因为这个课程中,不仅是学文字,还学历史,还学文化,还学古人的思维,学到第三期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呢,是听说叔扬老师推出了这个【源解彝铭】进阶课,因为光认字不行啊,一篇彝铭拿过来,很多你都过不了关,因为我学这个字根刚刚开始的缘故吧,要在认字的基础上读懂古文,看得懂青铜铭文,还是可以的,所以我下决心了,也参加了叔扬老师的【源解彝铭】的进阶课,甲子一期现在已经跟到了第二期了,刚才分享的这样一个“圭”字的古文的写法,以及背后的文化,也是在这个课程中学到的。
在甲子一期第20课中,我们学了是朱书玉戈,在这篇文章中呢,就讲到了“戈”字,同时也讲到了“圭”字,我就意识到了“戈”做为一种兵器,后来呢,用玉来打造,又礼器化了,虽然不再象“戈”一样逼真,有时也不会再定义为“戈”,有时会叫做“圭”,是高等贵族才能拿的。那么低级的贵族呢,就是拿玉璋了。那后面紧接着有一个朱书玉璋里边呢,又讲了这个“圭”的另一种写法,这是一位贵族在祭祀他们的祖宗的时候为他制作了一柄圭。这个“圭”的写法呢,就是我们今天刚刚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圭”的象形文字的第二种写法,它是由“戈”和一把斧头组成的,是两种兵器,一个戈和一把小斧头。
因为甲子一期中的很多字的解释,我在学习字根的课程中呢,还没有接触到,象现在我们的字根学习到了第四期,刚刚开始,前面我们主要是学的衣食方面的一些器具,象礼器呀、兵器呀这些,我的系统的学习还没有开始,但是因为我已经在甲子一期的这些【源解彝铭】的这个进阶课中接触到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所以就特别有一种期盼,希望在这个器具器物部呢,抓紧的把礼器、兵器类的系统地学到。但是我也不知道老师给这一部分的名字起的是什么,这是我自己想的。
总之,我觉得这两种课的学习,有一种相互融通,相互促进的作用。尽管每门课程都会有一些非常高难度的地方吧,但是每跨越一个坎儿,就会感觉后面遇到同种类型的一些字的音、形、义的学习的时候,就会变得轻松了,也会更加有兴趣,就像探宝一样,虽然很辛苦,但有时候也是很快乐、很享受。所以我期盼着在学习了甲子一期的进阶课之后呢,我也更期盼着在字根的学习中更加轻松,进步更多。非常感谢叔扬老师的高端讲解!谢谢大家!
编辑整理:欢颜 飘飘雪
备注:
以上内容根据“激【扬】文字”微信群(有兴趣者扫码申请入群)交流内容整理而来,难免存在语音图文表达的不严谨,敬请谅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