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好 家乡好
杨惠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天,是举国欢腾礼炮齐鸣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庄严宣告的一天;这一天,是饱含泪水又满怀希望的一天;这一天,安抚了无数英烈的亡灵,振奋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1949,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作为一名90后大学生,我未能和许多先辈一样,陪伴我的祖国从风雨中一路披荆斩棘艰难走来。我如此幸运,也如此感恩生长在一个和平安稳的年代,从小便在祖国母亲温暖踏实的怀抱里酣然甜睡,如今又在她丰满强壮的羽翼下自由地茁壮成长。比起陪伴,我更像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见证了这位巨人母亲的焕然蜕变。
从伤痕累累到完好无损,从奄奄一息到活力四射。我们曾经被奴役被侮辱,也曾被轻蔑被质疑。蜕变之路是艰险缓慢之路,我们从一场场战役里追求和平,从一次次侵略中昂起头来。为了祖国和人民,不论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还是“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革命先辈以血肉之躯筑就了新的中国。我们在绝境中涅槃,在悲痛里重生。被击垮,再站起来!直至今日,我们以顽强不屈的中国精神奏响东方红之绝唱。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五千年前,一只气宇轩昂的雄鸡傲然屹立在世界之东;五千年后,为何这只雄鸡依然壮丽挺拔?我疑惑着,思考着,寻找着这股支撑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阐述了这样一个概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流淌在每一代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镌刻在我们的骨肉里,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给予我们生生不息的力量,鼓舞我们不断奋进,使中华民族保持着永恒的生命力和活力。
回望70年前的中国,这条刚刚经历过战争而千疮百孔的巨龙,像一棵努力从岩石里生长的小草,像一位孱弱无力的老人,像一个蹒跚学步的稚童。此时中华大地上内忧外患,贫困落后,一切正百废待兴。军事落后、科技落后、物资匮乏、粮食不足……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深知“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一批批优秀中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力投入建设祖国的大业中。
缺乏什么,就发展什么,炎黄子孙从来不是懦弱等闲之辈。军事落后,就发展军事;科技落后,就发展科技。70年来,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得很好。我们创造出一个个中国奇迹,狠狠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如今我们骄傲地屹立在世界东方,向世人展示着独特的中国风采。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无数的尝试,无数个第一次,我们都取得了成功。风云沧桑70载,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这短短的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如今,这条巨龙神采奕奕、精神焕发,神州大地欣欣向荣、国泰民安。
我们不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每一个角落,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高铁运营里程达两万公里,飞机也成为当代人出行的普通交通工具。一切都不再遥远,一切都不再陌生,科技融入平凡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效率,淘宝、移动支付等新型产物圈粉无数。上有世界第一的量子卫星“墨子号”,下有蛟龙下海、时速高达三百五十公里的“复兴号”,这是属于我们中国的特色,属于我们中国的伟大成功。
古人曾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便出生在这个比登青天更难的地方。可是,如今想入巴蜀之地真的还困难吗?不,我的家乡随着祖国的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末,四川全省公路里程长达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达483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820公里。随着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四向八廊”综合交通走廊及对外经济走廊的打造,“入蜀”早已不再困难。举个例子,今年暑假回家我就搭上了宜宾刚刚竣工的高铁,坐在舒适宽敞的座位上,我惊叹于中国发展的迅速,也惊叹四川发展的速度,似乎每分每秒都在悄悄改变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翻开了四川新的篇章。改革开放40年来,家乡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交通上,四川各个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不断进步。我们始终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在四川历届党委、政府同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化改革、砥砺奋进,共同书写巴蜀华章。经济上,我们顺利完成了经济恢复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任务,我们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大省成功实现了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在“三线建设”期间,各类企业、科研单位落户四川,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实现了从“一三二”、“二一三”到“三二一”的重大转变。如今,四川一天创造的经济总量高达100亿元,甚至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整整半年创造的经济总量。
70年来,四川人民抓住发展机遇,携手并进,使重工业、高科技、教育事业等得到全面发展。改革开放40年间,四川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四川经济总量实现了从百亿、千亿、万亿,再到3万亿的历史性飞跃;直至2015年,四川经济排位再返全国前六。不仅如此,四川也是全国科教大省和军工大省,是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和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说,咱们四川发展重“速度”,也重“质量”。正是速度与质量的并存,才使四川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果。
科教方面,四川始终秉承“科教兴川”的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着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国家恢复高考、高校扩招等教育改革的出台,四川教育事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很快便在全省上下普及开来。直至2017年,四川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9.83%;普通高校由28所增加到了109所;在校生规模高达150万人,是1978年的42倍;毕业生高达38.6万人,为1978年的65.5倍。自提出“科教兴川”战略以来,四川成为全国最早进行科技改革的试点省,至2015年,四川被确定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科技方面,四川不断加大在科技上的投入,并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至2018年,四川专利实力位居全国第八。
随着祖国的美好发展,四川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在我小的时候,我记得家里的电视机还是老式的,很笨重;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换成液晶显示的了,美观又轻便。还有手机,几岁的时候,父母用的是按键式手机;到了初中的时候,就有了触摸屏手机;上了高中后,各种智能机便大范围普及了。似乎就短短几年,全中国有了特别大的变化,一切都向科技化智能化发展,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每每想起这些对比变化,我就觉得十分幸福,憧憬着祖国的未来,更是心潮澎湃。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些人在总体上竟是如此地不可战胜,是什么使他们那样地战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什么希望、目的和梦想使他们成为难以置信的顽强勇士?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当我活在“这些人”给我们创造的和平年代里,我终于知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终于知晓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这些人”是你,也是我,是所有灵魂里烙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中国人!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中华上下五千年,世世代代都有无数仰望星空、给予这个民族希望的人,他们都有着同一个梦想,都共同描绘着祖国美好的蓝图。生处和平,当惜不易,现在的我们必定是坚定拥护共产党的中华好儿女,必定是撰写美好中国梦的一份子。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之际,请允许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女儿之名,向我们的母亲真诚的说一句:“我爱您,中国!”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学生)
朗读:张沛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