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是中国现代可以和鲁迅先生比肩的大文学家。
如果给郁达夫贴一个标签的话,那就是“天才”。郁达夫文采斐然,是一个天生的文学家。
郁达夫和鲁迅先生是至交好友,两个人不仅是通向,还都曾留学日本。
不过,比起鲁迅先生从仙台医专退学,郁达夫的学习成绩就好太多了,他考取了国费留学生,这在当时是万里挑一的成绩。后来他又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东京帝国大学就是今天的东京大学,现在也是世界一流名校。
郁达夫本来念的是经济学专业,但在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国外的文学作品,走上了文学道路。1921,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沉沦》,瞬间轰动文坛。同一时期,他和郭沫若、成仿吾创立了文学团体“创造社”,后来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郁达夫1922年回国后,辗转于各地,主要的职业是做大学的教师。他在职业上发展不大,但在文学上很快声名鹊起,成为民国时非常著名的文人,仰慕者众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当下的流量明星。
虽然是流量明星,可不是小鲜肉,郁达夫的长相不够漂亮,只能用实力说话。郁达夫是一位全能型作家。郁达夫写旧体诗,在当时是第一流的诗人。郁达夫也写游记,名山大川在他笔下栩栩如生,这些游记,今天也没人能超越。
而郁达夫的最主要的文学成就在小说和散文上。小说名篇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则有《北平的四季》《杭州的八月》,以及高中课本里的这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的8月。有人会奇怪,8月不是夏天吗?
郁达夫虽然在文中写“想饱尝一尝这秋”,但他并不是写1934年的秋天,而是写内心的回忆,是抽象的秋天,或者说是自己人生的秋天。
这就要说一下《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
在前一年的1933年,郁达夫移居杭州,这是他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搬家的一个原因,是国民党白色恐怖愈演愈烈,让曾从事左翼文学创作的郁达夫感到了威胁。之后的几年里,事业不顺心,加上个人生活的问题,郁达夫一直处于一种苦闷的状态,精神比较压抑,只能寄情山水。
1934年,他去北平,也不是因为什么好事,而是他的大儿子夭折了,他去处理丧事。这是他人生中的秋天。这时候,重新回到年轻时生活过的北平,难免不想起往昔岁月,想起北平的秋季美景。
就在这种积极和消极情绪并存的复杂感情下,郁达夫写下了《故都的秋》。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