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海绵玥玥-论证有效性分析【2003年1月真题范文】

11-小海绵玥玥-论证有效性分析【2003年1月真题范文】

00:00
07:34




论证有效性分析 2003 年 1 月真题范文


2003 年 1 月的题目是:蜜蜂和苍蝇实验




【题干】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据、论证方式、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

600 字左右。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处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蹿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提示:分析论证的有效性一般要求是:概念及主要概念界定和使用的准确性及前后是否互相矛盾,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的成立条是否充分。还要注意逻辑结构和语言运用。)


1参考范文 1

有序和无序之间

无序的乱窜拯救了苍蝇,有序的努力断送了蜜蜂。上文根据一个特殊实验论证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这一论证从总体上缺乏说服力。

首先,实验涉及的是生物行为,而企业经营涉及的是人的社会行为。作为世界普遍联系的一部分,二者的规律当然有某种共性,但也必然有本质的区别和界限。上述论证把某个生物实验的结果,一般化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在逻辑上是“轻率概括”“不当类推”。这种方法用于说明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关系是十分有害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生物界进化的规律,以它来类推社会发展,是反动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其次,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和有序的衰亡也并不是两种仅有的选择。没有理由因为反对有序的衰亡而提倡混乱的行动。这类似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流行语“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即使基于当时的政治大前提,资本主义的苗和社会主义的草,也并不是两种仅有的前途。事实上,更可能或应当争取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的苗”。

再次,当今企业面临不确定性的挑战,要求经营者灵活地对待规则,这是上述论证中涉及的合理思想。但是,真理朝前一步就成为谬误。在上述论证中,这一合理思想被夸大和绝对化而走向反面。不应死板地恪守规则,被偷换成不应遵守规则;对某些不适当的规则的突破,被解释成不要任何规则。事实上,对规则的突破不意味着不遵循任何规则,而意味着突破或修改旧规则,创建并遵循新规则。

综上所述,上述论证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缺乏逻辑上的联系。牵强附会地建立这种联系,在论证中就难免出现种种逻辑漏洞。


2参考范文 2

企业经营是否真的不要遵循任何规则

上文主要通过某次实验以及世界和市场环境的变动不居,来论证企业经营不应该遵循任何规则。这样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把企业比作蜜蜂和苍蝇,有机械类比的嫌疑,因为人具有它们所不具有的理性,而理性在某种预设规则指导下进行探索、试验,不论过程顺利或曲折,它都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新的更有效的规则来指导下一步的行动,因此也能比蜜蜂和苍蝇都更好地适应经营环境,更快地寻求到自己的生路。

其次,上文不但没有揭示试验环境和企业环境两者之间的真正相同点,而且竟然预先规定了试验的瓶口和光亮处的位置是确定不变的,但后来却又再三强调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不居———这不能不说上文的论证已经前后矛盾了。

再次,假设瓶口一开始就对着光亮处,那么,遵循“对着光亮处飞”这种规则的蜜蜂很可能要比无规则乱飞的苍蝇能更早地逃生。所以,怎能仅仅因为某一次遵循错误规则而失败就建议企业不应遵循任何规则?

最后,环境变化不居是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但哲学的原理

也表明,有相对的静止稳定和变化这一客观规律的存在。由于基于客观规律之上的理性决策成功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随机试错,因此,环境的变化不居推不出“混乱无序的行为要比遵循客观的规则好得多”。

由于上述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我们担心,如果不加反思地就把这种理论奉为圣典,那么,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很可能都是一种致命的误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