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间篇03:善于利用“反间”计

用间篇03:善于利用“反间”计

00:00
20:19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洪兵。


在这一集,孙子还是谈如何使用间谍,其中主要谈到了使用反间计。


使用间谍,获取情报,如何才能比较安全的使用间谍,并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情报?孙子在下面先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敌人的外围入手。他说: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叶)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本段中,“谒者”是负责传达情况的官员。“舍人”是主将的门客及幕僚。


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凡是要攻打敌方军队,要攻占敌方城堡,要刺杀敌方官员,必须预先知道其主管将领、左右亲信、传事官员、守门官吏和门客幕僚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必须探查清楚。


孙子指出,要想获得真实有价值的情报,必须进入到对方决策者的周围,必须接近周围的各类人员,必须利用周围的各种渠道。


我们通常决策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情况,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有时候,从对方决策人物和决策机构周围进入,往往比直接进入,更容易成功,这也可以算是在“用间”上的“以迂为直”吧。周围人往往要比核心人物容易攻破,并且行动也比较安全。


我们不要期望在现实中一下子把对方最核心的机密搞到手。间谍片中大量窃取核心机密的镜头,那只是电影,而不是现实,现实中这种成功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我们只要通过自己的谍报人员大量了解敌人决策核心周围的情况,就可以从中掌握到大量有关敌人动向的迹象。


我们要大量结识敌方君主和将帅身边的人,或是利用他们,或是收买他们,通过他们了解到我们所要了解的敌情。这些君主和将帅身边的人,不只是一个,张三不行,我们就去找李四,总会找到突破口,如果顺利的话,我们的谍报人员还可以通过他们中的某些人,直接进入到敌主帅的身边,直接获取最有价值的情报。


孙子指出,在综合使用五种间谍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反间”。“反间”在这五种间谍中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说: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本段中,“导而舍之”的“舍”意为放弃、放走。


用现在的话说,孙子的意思是:必须搜查出前来侦察我军的敌方间谍,加以收买,再行劝导,然后放回去,这样我可将其作为“反间”而用了。由于使用了“反间”,这样“乡间”、“内间”就可以为我所用了;由于使用了“反间”,这样就能使“死间”传假情报给敌人;由于使用了“反间”,就可以使“生间”按预定时间回报敌情。五种间谍的使用,君主都必须了解掌握。了解情况关键在于使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最优厚待遇。


在五种“用间”的方法中,孙子特别强调用“反间”。通过“反间”,可以充分利用“乡间”和“内间”,因为“反间”是从敌国派来的,在敌国境内有大量的老乡和官吏朋友可供利用。


通过“反间”,可以积极配合“死间”,将假情报传给敌人,并使敌主帅相信。因为这些“反间”,表面上还是敌人那边的“自己人”,敌人的主帅当然最相信自己人。另外,“反间”对敌人的情况最了解,最清楚如何配合“死间”,能够为“死间”完成任务提供最便利的条件。


通过“反间”,可使“生间”按时返回报告情况,因为“反间”可为“生间”提供非常有利的掩护条件,他知道什么路最好走,什么时候最好离开。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为“生间”提供离开时所需要的通关证明、身份证明,甚至还会安排一些熟人在重要的关口,为“生间”通过提供帮助。


由此可见,“反间”由于其身分特殊,在“五间”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利用“反间”,可有利于推动和培育其他的“用间”的方式,并产生整体的互动效果。这样,五种“用间”的方式就全盘皆活了。


既然“反间”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掌握和利用“反间”呢?孙子对此发表了见解。他认为:


一是要“索”,就是千方百计地寻找敌方派过来的间谍,而且这些人就在你的周围。


二是要“利”,就是要用金钱和高官收买他。这就是孙子说的“利而诱之”在“用间”方面的运用。当然也不排除必要的“害”,因为任何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


三是要“导”,就是晓以大义,晓以利害,劝说这些人弃敌而奔我。


四是要“厚”,就是要给这些人最优厚的待遇。这种待遇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而且体现在精神上,尤其体现在他们与主帅的关系上。有的人返身投靠于你,并不在于高官厚禄,而在于你对他的重视和尊重。他们愿为知己者死。


你可能有这样一个问题要问,既然间谍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间谍?或者说,一个优秀的间谍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孙子给出的答案是:


昔殷(音)之兴也,伊挚(志)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这一段中,有一些地方需要解释一下:


“殷”,是公元前十七世纪中国的一个王朝,是继夏朝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奴隶制国家,历史上称作商代。


“伊挚”,即伊尹(隐),原为夏王的大臣,后来投奔商王汤为相,助商灭夏。


“吕牙”,吕尚,姜子牙,人称姜太公,本为殷纣王之臣,后被周文王立为师,助周武王灭殷。


用现在的话说,孙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商朝的兴起,在于伊挚(志)曾经在夏朝为间谍,了解夏朝内情;周朝的兴起,在于吕牙曾经在商朝为间谍,了解商朝的内情。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高超智慧的人做间谍,必成大功。这是用兵重要之处,整个军队都要依重于它来行动。


孙子一上来举了两个历史上朝代更替的实例,一个是商灭夏;一个是周灭商。孙子指出,在这两个朝代更替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伊挚,一个是吕牙。


伊挚是商王成汤的军师,商朝开国的功臣,是一个著名的战略家。传说商王成汤为了探明夏朝内部情况,曾派伊挚到夏朝去。伊挚目睹了夏朝的虚实,返回商国,与成汤一起制定了灭夏大计。


吕牙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军师,周朝开国的功臣。吕牙本是商朝人,先世曾为贵族,后来败落。吕牙年轻时穷困潦倒,在商朝的都城里卖过肉,在孟津城里卖过酒。他对商朝的内情十分了解。所以,他能够为周王制定出完整的伐商战略,并获得成功。


孙子举这两个例子要说明什么问题?他是告诉我们,商为什么能够灭夏,周为什么能够灭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伊挚和吕牙在敌国充当了间谍。


孙子在提醒我们,间谍对于战争胜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正因为重要,一般人不能担当此任,必须要用“上智”之人。作为英明的君主和将帅,不仅要舍得往间谍身上投钱,而且还要舍得让自己最优秀的人才来担当间谍的重任。商王和周王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敢于把自己的重臣当做间谍来使用。伊挚和吕牙,这可不是一般的间谍,是宰相级别的最高级的间谍,不仅是“上智”,可谓是“上上智”。这种间谍的分量和价值,可想而知了。


历史大量事实表明,派往敌国了解情况人,聪明不聪明,智慧高不高,效果明显不一样。不聪明的、智慧不高的人去充当间谍,可能搞不到情报,可能搞到的是假情报,甚至把自己搭了进去并且牵连了许多人。聪明的、智慧高的人去充当间谍,他们知道那些情况重要,那些情况不重要。他们可以用比较轻易的方式捕捉到敌方最本质、最要害的内情,能够为统帅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他本人就是决策者之一,就像伊挚和吕牙那样,就可以使获取情报与分析判断直接结合为一体,这样的战略决策无疑会如孙子所说的那样,“必成大功”。


孙子的“用间”篇,内容结构十分紧密,逻辑关系十分清晰。孙子以“先知”切入点题,指明了“用间”的重要性,列举了“用间”的五种类型和方法,揭示了“反间”与其他“用间”方法的关系,强调了“上智之间”的作用,阐述了主帅如何“用间”如何“待间”的要求。


我们要特别注意,孙子本篇论述方式也独具匠心,形象生动。他首先由描述战争大量耗费的场面开始,再到伊挚、吕牙的两个事例结束,对“用间”问题阐述得深入浅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孙子用“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这句话作为全篇的收尾。这个收尾非常有份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提示:要重视“用间”,要重视用“反间”,要重视用“上智之间”。我们应当全力投入于“用间”的较量,这是一场“三军之所恃”的战略对抗,充满了风险,充满了智慧,体现了战略家们“用间”的大智大勇。


孙子兵法全书结束了,在结束时,我还想要说,这里的确应该有个极有气势的结束语,如果把《火攻篇》的最后一段话,放在这里面,真是再好不过了。


过去的书是竹简捆绑的,不是现在装订的,或许是有人把这两篇的位置放错了,当然,这只是猜测,没有可靠的凭据。不过,这不影响我们全面理解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只不过有一点小小的遗憾罢了。


孙子兵法全书,我们总算是一字不落地通读、通讲了一遍。但这远远不够,要了解孙子兵法的精髓,我们还需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想。我相信,每一遍,你都会有新的收获。


大道至简,越是浓缩的越是精华的,我们将在下面两集,对孙子兵法的全书内容进行梳理,并且进一步浓缩和提练,让我们一起去探讨一下,孙子兵法最精华的部分是什么?


本集结束,我想送给你的一句话是:温故而知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亮子老李

    感谢老师的讲解,期待老师的新课程。

  • 无心道魔红孩儿

    洪兵老师,孙子兵法,全部讲完了吗!

  • 月亮晒黑

    一边玩恐怖故事,一边听书。

  • 春风社末学小李子_

    讲得太精彩了。

  • 和_vvv

    反间,上智之间。

  • 青缸红杉

    同样的期待老师有新课程上线

  • 双眼皮大脸猫

    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