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周阅。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还有他的经典作品《雪国》。
我想大部分人都知道川端康成,但是不一定知道他的外号。他有好几个“名人”的外号,比如:“参加葬礼的名人”“搬家的名人”,还有“发掘文学新人的名人”等等。
说川端是“参加葬礼的名人”,是因为他从出生到离世,都始终没有摆脱为亲友送终的命运。川端刚刚一岁多的时候,本身就是医师的父亲因为肺结核离开了人世,一年后母亲因照料父亲也染上肺结核离世,川端于是被祖父母抚养。
两位老人在经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悲之后,对川端家族传宗接代的唯一的命脉——川端康成,更是百般宠爱。川端是个不足七个月的早产儿,从出生以来一直瘦骨伶仃,体质虚弱。祖父母对这个孙儿精心喂养,据说川端直到上小学之前还不会用筷子,而且由于担心川端的安全,祖父母几乎不让他出门。
就这样,川端封闭在老家阴暗潮湿的农舍内,几乎与世隔绝,成名之后的川端回忆说:小时候“除了祖父母之外,简直就不知道还存在着一个人世间”,只好“把自己胆怯的心闭锁在一个渺小的躯壳里,为此而感到忧郁与苦恼”。
但即使这样的日子也没有持续很久,川端7岁的一个午后,祖母死了,这个寂寞的家里只剩下了相依为命的祖孙二人。祖父由于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此后的8年间,川端就是每天望着祖父那茫然无物的眼睛度过的。
川端10岁时,寄养在别人家的姐姐病故,14岁时,他的最后一个亲人祖父也撒手人寰,他失去了仅有的一点点家庭的温暖。除了这些至亲之外,川端小小年纪还连续参加了姑奶奶、伯父、恩师以及其他亲友的葬礼。有一年暑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连续出席了三次葬礼。
1948年对川端来说是一个危机之年,横光利一、菊池宽两位最亲密的师友在冬去春来的短短时日里接连去世。这段时间成为川端的“第二次孤儿体验”时期,他的一生称得上从葬礼中走来、在葬礼中归去。
知己友人的死,一次次叠加在川端悲凉的心上,那时的日本、那时的文学界,在川端看来,也如同死了一样。
日本的战败也加深着这种凄凉,川端说,自己仿佛也已经死去,自己的骨头被日本故乡的秋雨浸湿,被故乡的落叶淹没。就这样,川端在大悲痛中步入了半百之年。
之后他又参加了很多日本文艺界名人的葬礼,比如朋友们可能比较熟悉的:岛崎藤村、片冈铁兵、佐藤春夫、三岛由纪夫等等。川端撰写的哀悼文章也不计其数,所以“参加葬礼的名人”这个称号冠其一生。
川端成为“搬家的名人”,既与贫困相关又与富足相连。川端上大学前后,一直靠家乡寄来的有限的钱过活,那时候因为交不起房租,他经常被迫搬家。
川端在大学期间已经开始写作,用零星获得的少量稿费补贴日常生计,但仍然常常拖欠煤气水电费用,煤气公司曾经对他强行停止供气,电力公司也差点儿对他采取断电措施,米店还没收过他的购米证。
大学毕业后他立志写作,但有时连墨水也买不起,不得不把墨水瓶倒立在桌上,把瓶底的一点点余墨聚在盖儿里勉强写作,他还曾典当手表去买墨水和稿纸。
川端在报刊上连载小说,迫于生计预支稿酬也是家常便饭,他甚至还尝试把连载小说的约稿合同作为低押,向高利贷者借款。在川端自己总结的“孤儿的品性、借宿者的品性、受恩惠者的品性”这三大品性之中,除了身世造成的第一点,后二者都与他的贫困有关。
但是,到了30多岁的而立之年,随着川端在文坛站稳脚跟,物质生活也逐渐走向“小康”。他38岁时用自己获得的奖金在轻井泽购置了一幢别墅,当地的豪华别墅大都是英美传教士的财产,战争期间传教士们纷纷卖掉房产回国,川端正好抓住时机买下了一栋。那里高原的天空和幽深的森林深深地吸引着川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每个夏天都到这里度假。
直到现在轻井泽依然是日本有名的别墅区。川端的这幢别墅现在还在,但是非常破败,没有人居住也没人打理。我在2016年曾经去踏访过,由于没有明显的标牌,院落周边一片荒芜,非常难找。
川端最后是住在镰仓的一个独立院落,这里现在是日本“川端文学研究会”所在地,由他的入赘女婿川端香南里先生管理,川端香南里已经87岁高龄,是东京大学教授,俄国文学的专家。
说川端是“发掘文学新人的名人”,是因为有很多日本作家是经他引荐而成名的,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岛由纪夫就是川端一手扶植、引荐才走上文坛的,连三岛的婚姻也是川端牵线搭桥的。川端还以杂志《文学界》作为平台,致力于发现文学新人并且积极扶持他们。
举个例子,经川端引荐而成名的作家中有一位北条民雄,当时北条民雄是个二十岁的文学爱好者,结婚不久就患上了麻风病,在最需要理解和安慰的时候,妻子却离他而去。婚姻生活还不到一年就结束了,他形单影只地来到人海茫茫的大都市东京,好几次自杀未果。
这时候他怀着最后一线希望给川端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文学的热衷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川端从这封信中发现了北条的文采,立即回函表示愿意为他阅稿。就这样,川端成为北条短暂的生命中扭转方向的师长。虽然北条结识川端仅仅三年就去世了,但这三年在北条的生命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
川端先后参加了众多文艺奖项的设立和评选工作。比如1935年文艺春秋社创立的“芥川奖”和“直木奖”,这两个奖项至今都是日本最著名的文学新人奖,分别侧重纯文学领域和大众文学领域,许多文学青年都是通过这两个奖项在文坛获得立足之地的。川端生前一直担任这些奖项的评选委员。
刚刚,我通过川端的几个“名人”称号非常概括地了解了他的生平和他在日本文坛的影响力。接下来我就要给你讲讲家喻户晓的《雪国》了。
《雪国》是川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部代表作之一,全书不足八万字(我说的是中文译本,日文要比中文长),与很多中外名著相比,应该说算不上鸿篇巨制。但是这本书在日本,真正是家喻户晓。
有一次我在日本跟一个朋友到一家很小的“居酒屋”吃饭,我们坐在柜台前的凳子上,老板在柜台里边忙活。朋友对老板介绍,说我是研究川端康成的中国学者。结果这个老板一边熟练地切着生鱼片,一边流利地背出了《雪国》的开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雪国》虽然篇幅不长,但创作过程非常特殊,可以说世所罕见。小说从1935年1月开始连载到1947年8月完成“定稿本”,前后花费了将近13年的时间,跨越了整个“二战”时期。
但这还不够,川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又再次把本来已经定稿的《雪国》重新删改、压缩,并且亲自用毛笔抄写出来,留下了两册非常珍贵的线装版手抄遗稿《雪国抄》。这个工作完成之后,川端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也可以说,这八万字贯穿了一个作家从青年到老年的大半个人生。可见,这部作品确实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
三岛由纪夫曾经在给川端康成的信中写道:
《雪国》这部作品我不知拜读了多少次!太过高大,渺小的我就如同一个牧童仰望着远方青青的阿尔卑斯高峰一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登上那座山。
1935年1月,《雪国》开始以各个独立的部分在杂志上连载,最早的一部分以《晚景之镜》为题发表在《文艺春秋》1月号上,这个“晚景之镜”我在第二讲还会讲到。
两年半之后,也就是1937年6月,出版了第一本以《雪国》为题的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实际上是一部作品集,还收入了其他小说。这本《雪国》获得了日本第三界文艺恳谈会奖,刚才说的川端在轻井泽购买的别墅,就是利用的这笔奖金,由此也可见日本对文学的支持力度。
《雪国》在最初连载的时候,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连续地按期发表的,上一集和下一集之间经常间隔七八个月,到1937年更是完全停止了连载,直到三年半之后才又重新开始。
那么为什么一部连载小说会发表得这么支离破碎呢?
你可以想想《雪国》连载发表的时间段,正是日本染指中国东北,继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年代。1937年先后发生了“卢沟桥事件”和“南京大屠杀”。日本当局对国内加强统治,疯狂镇压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一些作家遭到逮捕和杀害;另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作家开始“转向”;还有一些作家试图保持沉默。
在这种历史情境下,川端做不到违心地追随日本政府的侵略政策,他无法作为御用文人去歌颂战争,但是他也做不到像革命斗士小林多喜二那样,正面进行抗争。川端总体上讲属于第三类,沉默、逃避、不附逆,所以川端也被称为“文坛隐士”。
恐怕这也是川端把《雪国》的背景设置在大山深处的原因,他试图在偏远的雪乡躲避战争的硝烟,通过描写温泉旅馆、滑雪场的游妓生活来消解时局的重压。但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也认为这样的男欢女爱会消磨所谓的“国民的战斗意志”。所以川端终于无处逃避,只能暂且搁笔。
后来,《雪国》收入全集时,川端又进行了修改和增补。再后来,川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还对作家朋友说,《雪国》写得还不够,必须接着写。直到川端康成去世的前一年,《雪国》已经在世界上有了多种语言的译本,日本又正式出版了称为“定本《雪国》”的版本。因此,译成外语的《雪国》,有些内容与日文版的“定本”是存在出入的。
川端在镰仓文库版《雪国》的《后记》中写道:“我四十多岁的大半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作为战争中的作家我未必是不幸的。”
在我的作品中,《雪国》虽然拥有许多爱好者,但在战争中我才知道,滞留国外的日本人读着它时似乎被它勾引起更为浓郁的思乡之情。这加深了我对自己作品的认识。
同时川端不断强调自己献身于日本传统的心情不会有任何变化。
可见,正是由于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川端才自觉地把表现日本的传统美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他所说的“作为战争中的作家我未必是不幸的”,是因为“人们带着比和平时代更加痛切的爱来阅读我的作品”,所以他说,“在战争中我才知道”传统的意义何在。由此可见,《雪国》所体现的古典意蕴和传统风格,实际上与创作期间的战争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雪国》的最后一个版本就是遗稿《雪国抄》,这份手抄遗稿是川端的亲属在他自杀后不久,在书斋中发现的。川端的自杀正是在他登上艺术巅峰的时候,1968年他成为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三年半之后的1972年4月16日深夜,佣人在他专门从事写作的工作室里发现了他的遗体。
川端在盥洗室里口含煤气管,身上裹着棉被。这间工作室是作为“搬家的名人”的川端,刚刚在三个月前买下的海景公寓房,他每周定期去那里工作三、四次。川端自杀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或暗示性的书信,而且他的许多工作还摊在案头,因此,他的自杀尤其令人感到震惊和迷惑。
川端曾经说过:“最好不过的就是自杀而无遗书。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话。”他确实以自己“无言的死”,给全世界留下了“无限的话”。川端在临自杀前,带着统一全篇的强烈意志整理抄写了《雪国》,进一步抹除了连载的痕迹,特别是,读者还可以通过川端亲自运笔的字迹品味小说的氛围和作者的情绪,这是迄今为止川端的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备的。一些评论家认为《雪国》到此已经发展到了极至。
这节课,我主要讲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川端康成其人其事,另一个是小说《雪国》的写作背景和成书过程。
有了这两个知识点作为背景,对于你在下面几节课深入理解《雪国》的情节和人物会有很大帮助。
在下一节课,我会围绕小说的三位主要人物来讲,其中驹子这个人物有现实生活的原型,这个原型与川端有怎样的关系?我下一次再介绍。今天就讲到这里,我是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同感哦!不能有点温度吗?
讲述不够融会贯通,声音稚嫩,匠气十足,有种背书感,体会不到独特的见解!希望老师先热爱,再讲解
是“无限的活”不是“无限的话”
日本人会背没啥奇怪的呀,说不定是他们小学课本里的必背课文呢
Remember33333 回复 @moonpie_pb: 觉得你有点杠,但是我无法反驳
催眠的声音
有了更深的理解,谢谢周阅老师的讲解
很喜欢雪国,很喜欢周老师的讲解!
謝謝啦。
介绍作者干什么?不是分析雪国的吗
虽然是很好的老师,但用这种毫无温度和略生涩的声音叙述,让我很难融入进人物故事传记中去。能请一些有感情的读者阅读吗。
行走的苏珊 回复 @地下工作者兔兔酱: 太稚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