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新史》(下):七个中亚绿洲的生活、历史与文化
 7.44万
试听180

《丝绸之路新史》(下):七个中亚绿洲的生活、历史与文化

00:00
26:10



听书笔记 

第五个重镇:长安


位置:今天的西安,曾是北周和隋唐王朝的首都。在这期间,特别是唐代,长安一直是胡汉杂处的世界性大都会,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


国际性大都市:胡汉杂处

1、酒肆中的胡姬:李白《少年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2、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粟特萨宝:北周粟特人安伽墓

萨宝:原来是粟特商队首领的称号,从北魏起,萨宝,逐渐成为中原王朝颁给粟特首领的称号。


2.1 汉风:安伽墓有斜坡墓道和洞式墓穴,还有方方正正的汉文墓志,这显然是汉文化的东西。


2.2 胡风:墓室中的围屏石榻,是胡人的传统。这种围屏石榻,是一张石床,石床的周围三面围一圈石屏风,屏风上面刻画着死者在世时的种种生活场景,包括宴饮、狩猎,还有聚会时歌舞的场面。

 

3、长安的政治难民:伊朗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位王子,因为国家被阿拉伯人攻灭,就逃到长安来。唐朝曾经送他们回到阿富汗西部,建立了一个小朝廷,并且予以名义上的保护,不过还是敌不过阿拉伯人的兵鋒,这位王子又一次跑了回来,最终客死在长安。

 

胡人带来了宗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指的是罗马,景教则是缘起叙利亚的基督教东方教会。

 

碑文:“暗空易而天地开,日月运而昼夜作。匠成万物,然立初人,别赐良和,令镇化海。”

《圣经·旧约·创世纪》的开头:说的是上帝创造天地、日月、万物和人,并且让人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碑文:“神天宣庆,室女诞圣于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来贡。”

《圣经·新约》记载:圣母玛利亚以处女之身感孕,诞下耶稣,几位东方博士顺着天上的大星星,给刚刚诞生的耶稣奉上礼物。

 

碑文其他内容:景教在唐传播的历史。从太宗时代波斯传教士阿罗本来华布教,一直讲到树立这块石碑的唐德宗时代,前后有百余年的历史。碑文最末还有一小段叙利亚语铭文,以及六十几名景教徒的汉文和叙利亚文名字。

 

汉人审美受胡风熏染:何家村遗宝: 1970年,考古学家在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发现了两个陶罐和一个银罐,这些罐子里密藏了一千多件物品,包括精美的金银器、宝石、药材和478枚钱币。推测是财物主人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匆匆埋下的。

 

金银器的胡人样式:

1、皮囊式水壶:游牧民族,常年身在马上,一般用皮囊盛水,方便饮用。在何家村出土的文物里,就有一件精品,就是按照皮囊的形状,打造出来的银水壶,水壶上边还有一匹骏马的造型;

 

希腊和波斯式漏斗式酒杯:镶金兽首玛瑙杯,在国内绝无仅有,成了严禁出境的重要文物,这种杯子,在希腊语中叫来通,像一个漏洞,喝酒时,酒从杯底流出,在波斯和希腊十分常见,并非出自中原。据学者推测,这批珍品的主人,可能是汉人的贵族或者官僚,可见当时,外国情调风靡长安。

 

长安的衰落与胡汉的对立:

1、安史叛乱后民族开始对立:无论是发起叛乱的安史叛军,还是被唐王朝请来平定叛乱的异族军队,都对中原大肆劫掠,中原人士的民族情绪抬头,长安对丝绸之路上的异国旅人,不再那么友好,胡人成了灾难和变乱的象征,很多在华生活多年的胡人,不得不改换姓氏,隐瞒自己的身份。

 

2、公元881年,黄巢攻入长安,大肆劫掠,盛唐的繁华化为乌有。晚唐五代的诗人韦庄,写有七言长诗《秦妇吟》,通过一个逃难的妇人之口,说出了当时的惨状:"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这首诗为韦庄赢得巨大声誉,但因触怒了参与混战的当权者,诗作一度失传,后来在敦煌的文献中重新发现。

 

3、五代时期,中原王朝的首都东移到汴梁,统治的重心从此离开了关中地区,西北方向的丝绸之路陷入了沉寂。

 

第六个重镇:敦煌


位置:敦煌,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再往西要经过一大片沙漠,才能到达今天的新疆哈密。因为地理上的隔绝,这里一直是汉人势力在西边的极限。

 

藏经洞的发现:发现敦煌藏经洞,牵扯到跟斯文赫定同时代的另外两位探险家,他们对重现丝绸之路的历史面貌,特别关键。


1、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前后多次来西域探险,成了第一个从敦煌藏经洞买走大量文书的人;


2、法国语言学家伯希和:伯希和在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他挑走了敦煌藏经洞最有价值的文书,这些文书,把汉文文书和佛经排除在外,奠定了后来敦煌学的研究方向。

 

藏经洞的由来:

1、纪念洪辩和尚,藏经洞很小,长宽高都不到三米,本来是一个洞窟,凿出来是为了纪念洪辩的,这个洪辩,是九世纪后半叶敦煌地区的僧人领袖,墙壁上还绘有他的画像;


2、文书储藏室,据藏经洞中的中一篇佛经的序文记载,一位僧人发现自己的寺院佛经不全,深感遗憾,因此发愿要“寻访古坏经文,收入寺中,修补头尾,流传于世”,他去世后,其他人继续着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藏经洞封闭。

 

敦煌文书的价值:信息量很大,语种很多。敦煌地区纸张比较贵,在使用上比较节约。僧人们放入洞中的佛经,有些是抄写在过期的政府公文背面,还有些佛经的反面和页边空白处,被学生用来练字,有时还抄写有契约和故事。涉及的语言也特别多,汉语藏语之外,还有梵语、粟特语、回鹘语、于阗语,甚至还有一张希伯来语的商人护身符。

 

敦煌文献所见历史:

1、唐时期:安史之乱以前,敦煌和内地联系紧密,几乎所有佛经都来自内地,唐朝中央政府海量的资金投入,使敦煌以及西域各地的地方经济维持了活力,不过这一切在安史之乱之后轰然倒塌了。

 

2、吐蕃时期:安史之乱后,吐蕃人趁虚而入,蚕食西域,到了公元786年,吐蕃终于拿下了敦煌。从此敦煌进入了吐蕃时代。在这之后,货币渐渐消失了,人们开始用粮食或者布匹交易。同时藏文藏语开始流行,藏语成为了官方用语,敦煌的很多书吏都学会了藏语,用藏语来给官员起草文书,为普通人起草契约。有人起了藏语名字,甚至还有人用藏文字母,抄写当地流行的汉语曲子词。

 

3、归义军时期:公元848年,敦煌的汉人张议潮起兵赶走了吐蕃人,并派使者去长安,向唐王朝献上地图,唐朝皇帝还为此搞了一个盛大的仪式,庆祝土地失而复得。张议潮也得到了归义军节度使的头衔。这一汉人政权,一直维持到北宋初年藏经洞封闭后不久,最终被西夏灭亡。

 

归义军时期丝绸之路的旅人:

1、西域小政治势力的使节:藏经洞中有一件公元964年的酒帐,记录的就是敦煌供给各路使节多少酒和粮食。这份账单,纪录下七个月内共接待了51名使节,他们来自六个不同政权,这些客人,大多数人待几天就走了,其中一组人脸皮比较厚,待了203天才走。敦煌方面要天天供他们吃喝,只能靠自己土地上的产出,负担着实不轻。

 

2、朝圣的僧侣:人们今天出门旅行总带着孤独星球之类的导游书,古代僧侣在丝路上旅行,也有类似的东西。藏经洞中有汉文和于阗文的地理文书,描述从内地到印度的旅程。还有一组于阗文文书,是为旅行者准备的会话手册;

 

3、商业贸易者:

3.1 距离长一些的贸易:前往中原进贡的使节。藏经洞中有一系列寺院财物的清单,其中包括了不少外国货,比如于阗花毡、用做化妆品的胡粉,以及来自阿富汗印度等地的各种宝石。这些珍贵的物品,很有可能是随使节来到敦煌的。


3.2敦煌本地的短途贸易:经济互助和以物易物。敦煌本地人结成互助组织,当时叫做社邑,大家在组织里交会费,每月聚餐,遇到红白喜事的时候可以从会员费中贷款,也可以众筹开凿石窟。藏经洞里有一封唐末的信件,是一名粟特商人向老板汇报情况,说自己如何去敦煌东北很远的常乐县,挨家挨户地收布。这时敦煌货币短缺,流通不畅,只能以物换物,四块染布可以换一头羊。

 

结局:在这种凋敝的商业氛围里,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算是走到了尽头,藏经洞在公元1002年关闭,之后尘封在黄沙之中。

 

第七个重镇:于阗


位置:今天新疆和田,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自古以产玉著称,曾经是与汉文化走得非常近的西域古国,如今是整个新疆维吾尔人最集中的地区,其他民族的比例很小。

 

于阗文化特征:地处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圈之间,深受印度影响。


印度一侧:公元前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这里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同时也是佛教向中国传播的重要一站。

 

中国一侧:一系列文化传说

1、于阗王的血统传说。于阗王的祖先,同时具有毗沙门天和中国天子的血统,这个血统的说法,非常符合于阗的汉印杂糅的文化环境。

 

2、丝绸传入于阗的传说。当年于阗王想把种蚕业引入,却无法打破东方的技术封锁。他从东方迎娶了一位公主,告诉她于阗没有丝绸。公主听了,悄悄把桑子蚕种藏进帽子带来,从此于阗就有了生产丝绸的技术,直到今天于阗还是重要的丝织品产地。斯坦因在于阗的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就发现了一块画有这个故事的木板,木板中间画着公主,旁边有人指着她的头饰,告诉大家公主的帽子里藏有东西。

 

于阗在政治上投向中原王朝:

背景:于阗地处偏远、资源匮乏,虽然自己没有能力完全独立于大国,但是大国也没有能力实际控制于阗。因此一直以来,于阗王都有很敏锐的政治嗅觉,懂得在各大势力之间随风起舞,表面臣服的同时,还能维持一定的独立性。

 

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1、投向唐朝:唐太宗贞观末年,接连灭亡高昌、龟兹,势力如日中天。于阗王亲自去长安觐见唐朝皇帝。七世纪后半吐蕃人崛起,越过昆仑山进入塔里木盆地。于阗王又举家逃往洛阳。

 

2、采用汉姓尉迟:刚来洛阳的于阗王还不太懂汉文化,用音译的伏闍二字,作自己的姓氏。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尉迟”这个正宗的汉姓,在当时的语音条件下,跟伏闍的发音有几分相似,而且这个姓氏在唐朝地位很高,于是他就从此改姓尉迟。

 

3、成为于阗镇,税收受到唐朝控制:公元692年,武则天收复西域,为巩固战果决定在西域驻军三万,从此开始向西域注入大量军饷。于阗王子也趁此机会回到了家乡,恢复了统治。

 

从此开始到安史之乱爆发,于阗作为安西都护府下属的毗沙都督府,从属于唐朝,这里驻守的几千唐朝士兵,则隶属于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镇。这一时期出土的粮税收据,每根木简上,都用于阗语和汉语,同时记载了纳税人的姓名、纳粮数量和种类,这说明当地的纳税过程,是严格受到唐朝政府管控的。

 

4、安史之乱,入内地勤王: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的消息传来,还不到25岁的于阗王尉迟胜,立刻带领五千唐军奔赴内地勤王,留下弟弟尉迟曜统治于阗。在这之后,因为吐蕃的征服,于阗和唐朝的联系基本断绝。

 

5、与归义军结盟,入觐中原:直到唐末,于阗再次独立,他们又开始寻求与中原王朝的联系。从十世纪起,敦煌文献中开始出现了于阗的名目。这时的于阗王,已经改姓了唐朝的国姓李。

 

当时最著名的于阗王叫李圣天,他和敦煌的统治者曹议金通好,娶了曹议金的女儿为妻,还在敦煌开凿石窟,把自己和老婆画在窟壁上。敦煌的一系列于阗文书,还记载了七位于阗王子,试图东行去中国首都的事情;后来,于阗王李圣天的儿子李从德,曾经去到开封,朝觐过宋朝皇帝,回国后继位为王,在于阗文中,他被称作尉迟输罗。

 

6、伊斯兰化与历史记忆的消逝:对抗喀喇汗国。在李从德在位期间,唐代初年时候西域的主人突厥人,又一次兴起,并皈依了伊斯兰教,他们在中亚建立了喀喇汗国,开始跟于阗人发生摩擦。公元970年,李从德在今天的喀什,打败了喀喇汗国的军队,写信向他在敦煌的舅舅汇报,还派人给宋朝进贡了一头“舞象”,宣传自己的胜利。

 

不过这次胜利并不彻底,双方在后来的30多年来一直拉锯,在这一时期,穆斯林把征服于阗看成是一场圣战,1006年喀喇汗国大举东征,以极大的代价,彻底拿下了于阗国。敦煌可能受到震动,封闭了藏经洞。


结局:于阗逐渐伊斯兰化突厥化,持续了千年的佛教文化,还有与中原王朝的历史关系就此断绝,最后,于阗原有的语言和文化逐渐被忘记。如今,喀喇汗的征服,成了当地历史记忆的起点。


丝绸之路面貌的最终改变:在于阗灭亡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伊斯兰教的传播还将继续发生,覆盖到了整个西域,甚至深入到河西走廊地区,丝绸之路曾经的荣光随着历史烟消云散。



解读 | 张湛

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访问学者

播音 | 张湛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秦亚希




精选用户评论
  • shiyadong

    太受罪了,还能听下去吗?

其他用户评论
  • 故X里

    终于有和我一样感受的,自从播音员改了,听了几本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是朗读,语速也快,好难受啊

  • 技输主播呆呆

    博士好语速

  •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斯坦因和伯希和就是骗子与强盗(中国通史评价)。

  • 熙的说

    每次飞机上都会听这个,一听准睡

  • 张姑娘0316

    感觉主播说话太快,像是念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