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史论》:何炳棣先生扛鼎之作,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相得益彰

《明清社会史论》:何炳棣先生扛鼎之作,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相得益彰

00:00
33:37

揭秘残酷的科举制度,洞察明清时代的社会流动。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听书笔记 




《明清社会史论》主题:科举是如何主宰明清时期的社会流动的


古代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非常扁平,笼统得说,社会只分为两类人,能做官的士,和做不了官的民。所以古人想要逆袭,就只能去当官。做不了官,或者拿不到做官的身份,就不能算身份有所跃升。


案例: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当时,也不是靠他的科学成就来提升社会地位的。徐光启在数学、农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兴趣,源于他父亲的影响,可是这些兴趣,对徐家维持社会地位没有起到任何帮助。


徐光启出生时,徐家已经家道中落,年轻时又因家中被抢劫,沦为贫困人口,所以徐光启的前半生,都是靠边种地边教书维持清贫的生活。直到42岁那年考上进士,被选入翰林院任职,他才真正走入上流社会,进而依靠上流社会的身份,将他的科学兴趣兑了现,名留青史。



一、科举的诞生和演变:



1、科举出现的思想背景:


周王朝衰落,贵族世袭制瓦解:贵族后代可以世袭罔替,面对封建制度解体的危机,以儒家、法家和墨家为代表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的理想出发,都主张打破以血统论高下的僵化体制,提出以才能为新的标准为统治阶级选拔成员。


儒家理念的胜出:


四民社会:儒家强化了人的社会地位应该由才能决定的观念,提出的“劳心”比“劳力”优越的主张,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在“四民社会”的构想中,士人超越农、工、商,被排在首位,因为它是四个阶层中唯一一个劳心的阶层。


有教无类:只有儒家贡献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张,孔子认为许多有天赋的平民,由于没有机会受教育,而丧失了成为人才的可能,这对于统治阶级选拔最优秀的人才是不利的,因此他向所有人敞开了受教育,进入社会流动的机会。孟子又将这个主张延伸,认为国家应设立各种程度的学校,来实现教育人民的目的。在儒家教育主张的影响下,人才的选拔也就确立了相当程度的开放性,社会流动成为可能。


科举出现之前儒家的尝试:汉代的察举制,和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这两个选拔制度,运行了两三百年就不得不废止了。


两种制度的局限明显:对被选拔人的家世身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在推行过程中,会渐渐失去公正性,最后彻底被世家大族垄断,不能实现完全的社会开放。


2、科举诞生和实践: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用分科学习、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


科举成熟两步走:


进士科独大:唐宋时期,科举在科目和应试内容上逐渐定型。科举在创立之初设立了很多的考试科目,目的是选拔出不同专业的人才,他们可能擅于处理法律事务,也可能是书法和算术很突出,再有可能就是熟悉儒家的经典。然而从唐代后期开始,科举中的一个分科,考察思辨能力的进士科,地位逐渐上升,成为最重要的一科。到宋代王安石变法时,干脆废除了其他科目,只保留进士科一科。这样我们今天熟悉的科举,算是出现了。进士科对考生的要求,不仅是熟读儒家经典,还要能灵活运用儒家智慧,解决国家行政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科举制度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也就将人才的定义变得狭窄又精准了。


糊名法和誊录制: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科举在制度层面变得更加公正。唐朝武则天时期,为了防止考官与考生串通作弊,发明了糊名法,宋代则全面执行了这种办法。糊名法,就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用纸糊起来。今天来看,糊名已经成为考试中很平常的一项制度,但在当时,可以说相当伟大了。糊名法之后,还是有个问题,看不到名字,但是考官依然可能认得你的字,那怎么办,为了弥补它的漏洞,宋代科举又推行誊录制,考生的答卷由誊录官重新誊抄,校对官核对无误后,再将没有特征的复制品送达阅卷官面前。可以说,科举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这两个做法很关键,因为它们能最大程度地维持选人的公平和公正性。


3、科举的模式:层级考选制度


选拔机制: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乡试在身份的流动上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乡试中获得名次的,就是举人,就是老爷大人了,有了做官的资格,在地方上就有头有面了。


至于会试和殿试,则更高级,同属于国家级的考试。举人通过会试后,获得进士的功名,这是科举中能取得的最高级别的功名。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性质和院试、乡试和会试都不同,因为殿试不设淘汰,只为给会试取中之人定一个名次。殿试考试的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们的功名仍旧是进士。


特点:由于选拔的对象,都是治理国家的官员,为了严格控制官僚体系的规模,明清政府不仅把录取率压得很低,还规定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


二、科举成为社会流动的指挥棒:


1、科举是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


科举功名直接对接国家的官僚体系,而当官之后,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官阶与功名的对应:上层官员,指的是一至三品的中央和各省大员;中层官员,指的是四至七品的中央和地方机构要员;下层官员,指的是八至九品的地方官吏。明清科举制度规定,获得举人功名就可以被授予下层官职,获得进士功名则会自动成为中层官员的一份子。


足够开放:给出身贫寒的人留有机会

定义 “出身贫寒”:本书的作者何炳棣认为,祖宗三代没有出现过一个生员的家庭,叫A类家庭;祖宗三代产生过一个或多个生员、但再无更高功名的家庭,叫B类家庭,这两类家庭,大致可以认为是贫寒的。


明清时期,对于出身贫寒的人来说,科举是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径,所以他们会前赴后继地投身于这项事业,而且这个制度确实也没辜负他们的期望,据作者统计,通过进士功名进入仕途的官员中,出身于贫寒家庭的比例,在明朝前期占到一半以上,最高时甚至达到84%。明中期后,这个数据有所下降,一直到清朝中期,平均维持在30%到40%之间。


成为社会追捧的价值观:

兴办学校:在科举的刺激下,明清时期的学校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政府设立的官学数量,在明前期就迅速扩张到1200多所。在官学的带动下,地方社学、义学和私立书院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明朝时期,某些文化发达的省份建立的私人学校就已超过1000所。


社会资源流向科举:首先,政府建立起一套全国性的补贴制度,为在官学学习的生员提供必要的食宿,确保他们专注于参加科举考试,名次靠前的人还可以拿得更多。接下来,各地官府、组织和宗族,也都在努力为赴考的考生提供路费和食宿的支持。明中期后,各地更是兴起一股风气,在京城建立会馆,专门接待本地赴京参加会试的举子。


2、在科举方面努力不够,社会地位会下降:


贵族制实际被取消: 爵位减等

明清时期的爵位,通常都只是身份的象征,是没有实权的闲职,而且爵位世袭制规定,贵族的后代在继承爵位时等级要递减,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亲王变郡王,郡王变将军,如果没有功勋,最后会彻底变成平民。


官员荫叙难:富贵不传代

高级文官的后人,可以不经考试,直接由皇帝恩赐一个官职,这个制度叫文官荫叙制度,就是说看你祖上的履历功绩,赏赐后人一定的官职。明清时期,只有三品及以上文官的直接继承人,才有机会通过恩荫的途径进入仕途,而且官位等级要降低四个品级,比如一品文官的长子,只能出任五品官。而且通常这种特权只延伸到第二代为止,家族是无法在这项特权中长久受益的。


科举的独木桥:要想不让自己的阶层下沉,最保险的方式就是读书考试。所以对于读书世家,科举绝对是一条时刻抽打人的鞭子。稍有懈怠,就算是书香门第,也可能万劫不复,一些官宦家族的后代,往往注重享受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消磨了在科举事业上的进取心,一方面也大量消耗了家族的财富。通过科举完成向上流动的第一代,通常都是勤勉节俭的,然而从此后的第二代或第三代起,家族青年就会开始追求奢侈的嗜好或沉迷于享乐,从而无法保持科举上的成功。


案例:山东新城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以佃农起家,经过三代的努力,到第四代王重光,他在嘉靖年间考上进士后,王家的境遇发生了关键的变化。王重光深深地明白科举的重要性,因此王重光家庭教育的中心,就是鼓励子孙在科举上树立雄心壮志,教他们如何更高效地读书,如何写应考的时文更有利于被取中。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王家第五代,产生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官也越做越大。王家家风很严,家中的男性青年,都必须在家专心准备科举考试,不得把精力浪费在其他事情上。


到第六代时,王氏家族迎来科举成功的鼎盛,这一代一共产生九名进士、一名举人和三名在北京的国子监上学的学生。但是王家也是从第六代开始,显露出衰败的隐忧。随着家族地位的迅速上升,第六代中开始有人因享受安逸而放弃科举。此后,家族科举成功的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下降。王家的声望,最初表现在书法、绘画、诗文等方面的造诣。这就牵扯到王家第八代中最著名的人物,王士禛,王士禛生活在康熙年间,他就很排斥科举考试,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文学创作,和收藏珍贵的古籍、艺术品上边。结果王士禛之后,王家就迅速衰落,被人遗忘。到了晚清,王家的后人已经相当贫困,不得不把王士禛留下的藏书、古玩字画变卖殆尽。


望族的失落:整个明清时期,出身名门望族的进士,平均只占进士总数的5.7%,也就是说,名门望族的后代绝大多数都失去了科举上的优势。由此出现了明清时代,名门望族普遍向下流动的情况,使得整个社会存在着悲观的情绪,感叹“富不过三代”。


三、明清时代科举的举措和最终衰落


1、定额制度:弥补宋以后汉文化核心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南北榜案:明朝初年,各省之间因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省份之间进士的录取率相差很大。这一矛盾,在明朝洪武十三年的会试中集中爆发。这次会试录取的进士中,由于南方人占据绝对优势,引发了了北方省份举子们的不满。


结果,为了安抚北方人的情绪,朱元璋不惜以舞弊的罪名,斩杀了考官和排在前头的南方进士,宣布重考。这一事件后,朱元璋制定了一个粗略的定额制度,以地区来确定进士录取名额,南方占60%,北方占40%。


分省定额制: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改地区定额为以省定额,尽量压缩东南地区文化先进省份的进士名额,从而照顾其他落后省份举子的利益,让他们也有机会在整个国家体系内实现流动。


2、科举衰落:

人口膨胀机会摊薄:在明清时代,尤其是从清代康乾盛世开始,人口急剧膨胀,科举的压力陡然增加,科举录取率的增长远远不及人口的增长率,既然科举是当时社会流动的指挥棒,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流动率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失意文人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上升途径多元: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开捐纳之门,有钱人为政府输送军饷,换取未来出任官员的机会。另一方面,国家因为动乱,财政吃紧,所以鼓励有钱人花钱买官,以至于当时即便是通过科举获得功名,如果不捐纳一定数目的钱财,也没有当官的机会,财富逐渐超越科举,成为决定人们向上流动的主要因素。


结果:科举在乱局中失去了优越性,对出身贫寒的下层人士,社会表现出越来越不友好的一面。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科举对出身贫寒的人来说,渐渐失去了吸引力,经过统计,当时来自寒门的进士,从原先的百分之三四十已经降到10%左右。科举作为社会晋升的指挥棒的作用大为削弱。


由于整体的发展停滞不前,农业经济被巨大的人口体量吞噬,中国实际上出现了社会整体向下流动的趋势,这是科举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因此,在深刻的社会危机下,科举不可避免地被西方新式教育所取代。到了1905年,清政府在全面社会改革的局面下,为了消除科举制度巨大惯性的影响,宣布停废科举,中国社会对于新式教育,还有社会流动的构想和实施,由此转入了全新的局面。




解读 | 董晓君,图书编辑,撰稿人

播音 | 张煜

策划编辑 | 袁博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云烟阁主吖

    主播纠正一下,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考取功名的哦,比如说军户和佐杂是不能考取功名的,他们克服困难可能是顶替了别人的户籍,在古代是违规的

    BlueKnightX 回复 @百戰歸來再讀書: 正要说张居正就是军户

  • 健桥体检服务中心

    科举制度的利是打破了阶级固化,促进了阶级之间的流动。弊端就是没有阶级固化就无法产生贵族阶级,没有这部分衣食无忧的闲人,就无人去做那些没有眼前利益的事。使得隋唐之后的中国没有产生科学,也没有产生哲学。有的也是能够产生效益的科技。

    白杨_f5 回复 @健桥体检服务中心: 有道理

  • 付俊虎读古文

    有两点不敢苟同,一,科举胜出的家族和家庭其实更容易保持其地位,也更有利于其子孙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胜出,这不言而喻啊。二,太平天国跟科举制度有啥关系吗?就因为洪秀全科举失意?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才是主因吧。

    自由的信鸽 回复 @付俊虎读古文: 虽然更容易,但不是一定。坐拥万贯家财,选择性多,诱惑也多,一般人都会懈怠的。 而穷人想改变命运,只有读书一条路。

  • 果勒酱

    科举制度就是让社会底层的民众有升迁机会,基本实现人人平等的局面,虽然有短板,但是还是很伟大

    六柳_Eamon 回复 @果勒酱: 人人平等都到了基本实现了?你可真舍得夸啊。科举不是有什么「短板」,而是极其重大的病灶:科举制彻彻底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和创造力,这在历史上是摧毁性的作用,它的恶性效果远远大于所谓社会流动性上的良性面。

  • 天一阁_2d

    好的制度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机会!

  • SEAN1

    “举子”的“子”zi念三声,而不是轻声。听着太奇怪了。

  • 18629034006

    主播 王世贞是明朝嘉靖年间的 相传是金瓶梅的作者

    百戰歸來再讀書 回复 @18629034006: 此处为“王世祯”,即王渔洋;非“王世贞” 其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王士祯卒于里第,享年七十八岁。谥文简。

  • 燕山晴雪再一次

    中国没有成为印度那样种姓化国家,科举制度功不可没

    六柳_Eamon 回复 @燕山晴雪再一次: 不伦不类,胡乱比拟

  • 机枪豌

    2020的会试,延迟了一个月!

    Huyndai 回复 @机枪豌: 1990年代的会试就是在7月份考的,而且考了三天!

  • wo61juhhv0tca51zf2dt

    好的制度就是能开发大多数人的价值,和提供相对公平被利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