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00:00
21:30

基本介绍

海伦·凯勒出生于19世纪,因年幼的一场大病,海伦丧失了光明,在她度过的88个春秋中,她熬过了87年无声、无光、无语的岁月。但是这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却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人类。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她用自己的生命奔走,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内容是:接受教育启蒙前的海伦,是什么样的?

第二个重点内容是:海伦是如何学会学习,并考入哈佛大学的?

第三个重点内容是:在进入大学后,海伦做了什么?

一、接受教育启蒙前的海伦,是什么样的?

海伦的父亲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南军上尉,亚瑟·凯勒,而海伦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位妻子,比父亲小好几岁。根据海伦家人的回忆,海伦写道,在自己6个月的时候,就表现出十分不服输的性格,她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自己满周岁的时候,就学会了走路。然而好景不长,在海伦满一周岁后的几个月,突然生了病,高烧不退。医生的诊断结果是急性胃充血以及脑充血并表示无法挽救。然而,在一个清晨,海伦的高烧突然退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但是从那以后,海伦因为眼睛疼痛,怕光,需要避开她以前喜欢的阳光,而后来,海伦的视力越来越差,突然有一天,海伦发现,自己的眼前漆黑一片,那种感觉可怕悲伤极了,让她永远也难以忘怀。


在海伦长大的过程中,她是乐观的,即便海伦表示自己总会有一些无理取闹,但是当我们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能看到,海伦总会给自己找些乐子,比如说,海伦总去厨房玩,她会与童年的玩伴一起揉面团,喂火鸡,做冰淇凌等等。在书中,海伦写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感觉自己像是乐园中的天使,谷仓、马粮以及乳牛场,给她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海伦经历了这么大的动荡,然而,当她为自己写自传的时候,回忆起的不是心中的愤怒哀伤,而是更多快乐的时光。


但是,随着海伦的长大,海伦想要表达自己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几种手势已经不能让海伦表达自己了,而每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海伦只能疯狂地哭闹。海伦的父母亲忧心忡忡,然而却束手无策,因为在他们居住的塔斯甘比亚镇附近,没有聋哑学校。当时大家都怀疑,海伦可以接受教育吗?


海伦在自传中写道,从母亲阅读狄更斯的《美国札记》中,大家找到了一丝希望。因为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聋哑盲的少女,在郝博士的指导下,终于学有所成。但是当海伦的母亲发现,这位博士已经去世多年,或者这种方法可能已经失传的时候,母亲又变的苦恼极了。


海伦生命的转机出现在六岁的时候,海伦的父亲听说了一位已经治好好几位盲人的眼科大夫,并立刻带着海伦出发了。虽然在这次旅途中,这位医生表示无能为力,但是他却推荐了华盛顿的亚历山大·贝尔博士,说在那里,可能可以为海伦提供关于聋哑儿童老师与学校的资料。最后,海伦的父亲给波士顿柏金斯学校的校长写了信,请他为海伦物色一位老师,而几个周后,海伦的父亲收到了回信,找到了安妮·莎莉文老师,也就是海伦的启蒙老师。

虽然等到这位老师来到海伦家的时候,已经离回信的时间过去了大半年,但是,就这样,海伦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机,在自传中,海伦是这么说的:“就这样,我走出了埃及,站在了西奈山的面前。一时灵感通遍我的全身,眼前展现出无数奇景。从这座圣山上发出了这样的声音:“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海伦在书中写道,在安妮老师来到家中的日子,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也就是1887年的3月3日。


这就是海伦在遇到启蒙教育前的生活,在海伦的年少生活中,她经历过快乐的幼年,也经历过痛苦恐慌的病痛,而即便在海伦那么小的时候,她也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着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找到生活的乐趣。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是这样写的:“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这点我也很了解。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的乐观与积极,也正是因为她的乐观积极,让她成为了更好的人。

二、海伦是如何学会学习,并考入哈佛大学的?

在这本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到, 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身边时,海伦只有六岁零九个月,在书中,海伦是这么写的,“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叹万分。”


在莎莉文老师到来的第二天,她把海伦带到自己的房间,给了海伦一个洋娃娃,而后来海伦在见到萝拉,也就是《美国札记》中记载的小女孩时,才知道,这个洋娃娃的衣服正是萝拉缝制的。 在海伦玩了一会儿娃娃后,莎莉文老师拉起海伦的手,在她的手中拼写了doll这个单词,也就是娃娃的意思。这让海伦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也就模仿着在莎老师的手中写着单词,而当海伦拼写正确的时候,她立刻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在书中,海伦写到,她并不知道这就是文字,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文字这样的东西,她只是模仿着莎莉文老师的动作罢了。然而,用这种方法,海伦学会了很多单词,比如说, 杯子, 站等等,在莎莉文老师教了海伦几个周后,海伦领悟到了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在学会拼写以后,海伦开始学习阅读。 莎莉文老师给了海伦一些硬纸片, 上面有凸起的字母。海伦明白每个突起的字,代表着某总行为、特性,或者物体。 在初步了解这些后,海伦拿起了自己的启蒙读物,在其中寻找自己认识的字,当找到时,海伦就像找到了捉迷藏的伙伴一样, 就这样,海伦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即便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海伦没有正规的课程,然而,莎莉文老师也教授了海伦很多知识,比如算术、语法、动物学等。


1890年,海伦开始学习说话。其实在海伦丧失视力和听力前,学习说话是很快的一件事,然而,当海伦听不见了以后,就再也说不出话了。 海伦知道,周围的人都用与自己不同的方法交流,她自己也对自己的交流方式感到不满意,总会感觉自己被限制和约束。 海伦写到:“我常常急得像小鸟使劲扑打翅膀那样,一个劲儿地鼓动嘴唇,想用嘴说话。”1890年,之前教过萝拉的拉姆森夫人,从瑞典和挪威访问回来,然后探访了海伦,他告诉海伦, 一位挪威聋盲的女孩,已经学会了说话,海伦也闹着莎莉文老师带着自己去波士顿找萨拉·富勒小姐帮助自己学会说话;而这位富勒小姐,也就是霍勒斯学校的校长。


富勒小姐十分和蔼,所以从1890年开始,她亲自教导海伦,海伦开始跟着她学说话。 富勒小姐是这么教海伦的:每当她发音的时候,她就会把海伦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让海伦感受到富勒夫人的嘴唇和舌头是怎么动的。 海伦用心的模仿着她的动作,不到一个小时就学会了几个字母。富勒小姐教了海伦11节课,而当海伦自己说出“天气很温暖”这句话的时候,海伦十分惊喜。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海伦就能说话了,这只是掌握了一些说话的基本要领,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夜以继日地努力练习,才能让身边最亲近的人明白自己的意思。海伦需要完全靠手指,来感觉莎老师的嘴唇,用触觉来把握她喉咙的震动,面部表情和嘴的运动,而这往往并不准确。有时候,海伦需要反复练习几个小时,来学习那些难发音的词和句子。海伦在书中说道:“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失败和疲劳经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把音发准,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进步,我就有了勇气。我急切想看到他们为我的成功而露出笑容。”


而这些只是海伦求学的开始,在1893年10月以前, 海伦自学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希腊、英国、罗马历史等;与此同时,海伦也花了很多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而后,海伦在学校中学习了拉丁语、德语、数学、自然地理。 在1896年,海伦进入了剑桥女子中学, 为进入哈佛大学的德克利学院做准备。


在自传中,海伦写到,在自己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参观过卫斯理女子学院,当时,海伦对朋友表示,她一定要进大学,要去哈佛大学。 大家是很惊讶的,因为,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是十分难的。上大学的念头在海伦心中生根发芽,她不顾很多朋友的反对,进入了剑桥中学,这个通往海伦童年梦想的捷径。在剑桥中学,莎莉文老师与海伦一起上课,然后把老师讲授的内容翻译给海伦听。


在这之前,剑桥中学的老师也没有交过聋哑孩子的经验,所以海伦要明白他们的授课只能摸他们的嘴唇。 在一年级中,学校的课程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说,英国史、数学、拉丁文等等。 海伦没办法在课堂上做笔记练习,所以只能在课后用打字机完成练习。在剑桥上学的第二年, 海伦主修了数学,但是也必须完成天文、希腊文和拉丁文等科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海伦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很多海伦需要的书并没有凸字版,同时,也没有一些必要的学习器材。再加上班上的同学很多,老师没有办法再给海伦特别的辅导。 再比如说,物理、几何代数这些题,按照规定,一定要在课堂上做,但是直到海伦买到盲人打字机来借助“写”下解答步骤之前,海伦是无法完成的。海伦看不到黑板上的几何图形, 唯一可以弄明白几何图形概念的方法,就是用直的铅丝和弯曲的铅丝在坐垫上做成几何的图形,但是对于字母符号、假设、结论、证明这些步骤,海伦只能通过脑子记忆。


在1899年,海伦参加了德克利夫女子学院的考试,然而,在考试前两天,海伦拿到了哈佛大学代数试题的盲文本,但是海伦发现,这个文本中使用的是美国式盲文,而自己学的是英国式盲文。 海伦很着急,因为在不同的盲文种类中,几何和代数题中的符号是很不相同的。海伦只能立即着手学习这些符号,即使在考前的前一天,海伦还在学习记忆这些符号。但是,在经历过这些波折后,海伦终于克服了这些困难,顺利考入了哈佛。



三、进入大学以后的海伦,又做了些什么呢?

海伦写道,在上大学的时候,她就在想,自己努力学习的意义在于可以在日后有所作用,为人类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海伦常常在想,这世界上总是有一两件适合自己做的事,而且只能自己做的事情,那到底是什么呢? 在朋友的积极影响下,海伦暗自下了决心,只要是对社会真正有益,且是自己可以做到的,自己都会全力以赴,而这样的机会,在海伦大三的时候到来了;而海伦也用自己的一生来履行自己许下的诺言。

大三时,一位叫查尔斯·康培尔的青年来看海伦;他说自己的父亲也是盲人,从柏金斯毕业后,在伦敦一所致力于英国盲人教育的高等音乐师范学校。他希望海伦可以加入以促进盲人福利为目标的“波士顿妇女工商联盟。”听到这个消息后,海伦迅速加入了这一组织, 一起去议会请愿为盲人成立特别委员会,并顺利通过。

在这个过程中,海伦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在康培尔先生的指挥下,大家开始调查盲人可以从事哪些工作,并设立了实验所,教盲人手工艺一类的手艺。而为了销售这些产品,大家又在波士顿开了一家专卖店,而后又在其他地区开设了几个商店。

在这之后,海伦认真思考了盲人的问题,发现有两件当务之急的事:那就是如何使每个人学会一种技能,让大家自食其力;以及如何把世界各地的盲文统一起来,这样方便提高教育水平。与此同时,海伦想,自己也应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机构,让调查更加容易进行。从后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海伦的一生都在为这些事,做着自己的努力。

与此同时,海伦也通过委员会得知,其实在目前盲人学校的孩子里,有三分之二,都是因为在出生时,眼睛受到了病菌的感染而失明的,所以如果在孩子出生前,加以消毒、防范,是可以预防的。为了这件事,海伦积极地推进了两年,而后终于在一家报纸上登出了海伦写的真实案例,从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的报纸、杂志、纷纷转载,讨论;再之后,有关专门讨论盲人问题的杂志也纷纷面世,例如《盲人世界》《盲人杂志》。

在那段时间内,海伦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海伦在自传中写道,想要真正为盲人谋福利,唤起舆论的关注、支援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到这一点,那么自己就一定要出席公开的场合,练习演讲的技巧,才能更有说服力。

为了做到这一点, 海伦先后请教了很多老师,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直到遇到了波士顿的怀特先生,所以,从1910年开始,怀特先生每周六都会到海伦居住的城市:连杉;然后周日才回去,教授海伦表达技巧。怀特先生的教授一直持续了三年,其中两个夏天,怀特先生几乎夏天都在连杉。 在这三年中,海伦从训练自己的发声器官开始,到练习发音、节奏、重音、音调等等;最终,用海伦的话说:“我终于勉强可以在大众面前开口说话了。”从那时候开始,海伦开始了四处演讲。

在1921年,经过长期的筹划,一个全国性质的盲人机构成立了;在1924年,这个协会开始向社会募捐,希望海伦与莎莉文老师一同参与进来。当海伦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在自传中,她写到,为了募捐一点钱而四处奔波的日子,自己实在是害怕了。但是,海伦心里知道,如果没有大众的捐赠,在那个情况下,任何慈善机构,或者是教育机构都没有办法继续生存,所以为了所有盲人的福利,海伦又开始出入形形色色的高楼大厦,各地进行演讲。 而这次募捐的目的,与海伦在最初认为的当务之急是一致的,那就是“帮助盲人学到能够自理的一技之长。 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大约3年内,海伦跑遍了全过,拜访了123个城市,参加了249个集会,面对20多万人发表了演讲,还动员了不同的组织、团体,例如,学校,教会,报纸等等。

在1926年,海伦的演讲旅行到了华盛顿,有一天,在前往白宫拜访柯立芝总统的时候,他很热情。在最后,他拉起海伦的手,放在自己的唇边,对海伦说:“我觉着你们所做的工作非常了不起,只要我能力所及,一定全力协助。”而这位总统确实说到做到,为基金会捐了很多钱,成为了名誉总裁,而总统夫人也为聋哑着争取了很多福利。在那次旅途中,海伦一行募捐了很多钱,每次拆开信件的时候,都会有支票滑落,这些支票来自不同的阶层,比如说军人、学生、也来自不同的国家,比如说中国、意大利。

在书中,海伦写到,一天早晨,自己收到了一封来自底特律的信,信上的署名为 “一位贫苦女工”,这位女工捐赠了一美元。除此之外,有些孩子抱着沉甸甸的存钱罐来到海伦面前,把存钱罐打开,将里面的钱全部捐出来;也有些人给海伦写了信,说到,自己省下了父母给自己买零食的钱,然后全部捐了出来。

在自传中,海伦提到,她还记得,一位残障少年,他捐了500美元,并附上了一束漂亮的玫瑰花。海伦写到,这位少年已经不在人世,玫瑰花也早已枯萎,但是他的一番美意却永远绽放在自己心田的花园中。

这就是海伦,在她的努力下,大众对盲人的关注越来越多;她用自己的力量,为更多的盲人赢来了更多的福利。


艾诚老师赠语

有爱的过程,就有好的结果。

— E N D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