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说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四讲

《罗说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四讲

00:00
13:11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曰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end-


课外阅读:徐福出海,到底去了哪里?

      关于徐福的传说一直是说秦始皇派出去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的,而徐福东渡到日本之后,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不老仙丹,为了保命而留在了日本,在日本开枝散叶。

  那么传说真的属实吗?其实大部分还是可信的,最起码日本的先祖确确实实是徐福带过去的人,但是说徐福去日本之后,没有需求到仙药而为了保命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史书记载“越裳氏献雉,倭人贡畅草”,《山海经》中也明确指出了渤海之外有岛国,名“倭国”,为燕的属国,而且这也得到了证实。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也开通了到日本的航线,其中出土的很多青铜器都可以为证,而且航线有两条。

  一条自山东半岛起,经朝鲜南端沿海,顺日本海左旋环流海流到日本西海岸沿岸,至北海道北面宗谷海峡,这里出土了类似中国青铜编钟器350多件;另一航道自对马海峡到日本南部北九州的战国航线,这里有中华战国青铜剑和戈数十件。

  可见在秦始皇之前就有到日本的航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可能不知道有日本这一附属国,所以说徐福寻找的三仙山绝对不是日本,那么,徐福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在《史记·封禅书》有一段记载,太长了这里就不复述了,大致意思是说,自齐威王就派人寻找这所谓的三仙山,并且在这期间有人成功抵达过,而太平洋在古人眼中被称为“渤海”,而那时候的日本还处在石器时代,居于洞穴之中。

  所以说徐福东渡是到了太平洋,而不是所谓的日本,况且徐福船人众多,3000余男女,数十艘大海船,“费用以巨万计”,若只寻求仙药,不必有此规模和行动,而实质是大规模地探索新大陆新航道的大编队航行。

  何况满载五谷种子及数千男女百匠诸工,如只是求仙问药不必如此,特别是没有必要带上不能干活的童男童女,他真正的目的是要去开拓一个大地区,是一个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长远规划的行动。

  综上所述,徐福途径日本可能留下了一部分人,而他真正的目的地可能是太平洋彼岸———美洲,而至于有没有到达,那就不得而知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king的一杯红茶

    秦始皇对人才的重视,用人的眼光、气度和手段,只有唐太宗李世民可以与之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