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给孝庄修陵,康熙为何把故宫都拆了?
 2.53万
试听180

26 给孝庄修陵,康熙为何把故宫都拆了?

00:00
12:01

【背景】


上一期我们说到,康熙为了孝庄的丧事殚精竭虑,奶奶给他出的难题虽然不好解决,但终归还是找到了处理的办法。虽说康熙的这个法子不免有些踢皮球的嫌疑,但毕竟是既遵循了祖制,又顺从了奶奶的意愿,可以说是两不得罪。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下来,康熙还得再在孝庄的丧事上,解决两个新的难题。这一次,康熙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了,必须要当机立断,给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正文】


用现在大家熟悉的话讲,孝庄陵寝的修建任务,是典型的“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暂安奉殿项目的总负责人,康熙皇帝以自己的聪睿之举解决了奶奶的葬地问题,暂时给奶奶一个答案。可是接下来他又面临两个新难题。


又出俩难题?要说奶奶这难题太多了,一个是不知移陵何处。什么叫移陵?移陵就是把棺材移动起来,移出去。满洲有一个老习俗,就是丧事不能过年。孝庄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再有五天就大年三十了,很快就过年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文武百官王公大臣都纷纷上书康熙帝,说:皇上,到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得把太皇太后的棺材给移出去,我们有一个习俗,说丧事不能过年。康熙当时就火了:不行!为什么要移出去?我不想移。


这个事情康熙就不讲道理了,这王公大臣说您不移不行,不移对您的身体不好。这宫里面有个大棺材放着,对皇上您的身体好吗?会影响到您万寿无疆的。康熙说:不移,我舍不得,我要守着我奶奶过年,不就是对我不好吗?当时我曾经提出来走到天坛去,要给我奶奶把我的寿命,给我奶奶十年这我都不怕。


王公大臣一看,这没有办法,康熙这么坚持,好吧!可是过了年了这得移出去了,太皇太后也想找个清静地。康熙想也是,但是不能远了。把它移哪去?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为难了。还不能远了,移哪去合适?大家陷入了思考。什么叫远?什么叫近?最终经过大家的讨论、思考,想了半天,给康熙一个答案,说移到朝阳门外有个地方可以吗?朝阳门离紫禁城八里地,您看着也方便,可以吗?康熙想了想,八里地还行。就这样,孝庄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正月十一日,移陵朝阳门外,这个难题算解决了。


那么紧接着第二个难题就不好办了。奶奶说要在清东陵安家,康熙也用自己的智慧给解决了。然后命名为暂安奉殿,这个都解决了。但是按什么规制来建暂安奉殿,这康熙这时候脑瓜子就懵了,按什么规制呢?这是难题。为什么是难题?因为没有前面的经验可循,你说在努尔哈赤时期没有皇后陵,皇太极也没有,到顺治时期,那些个临时的暂安奉殿,你像当时在北京周围也有:坝上殡宫、沙河殡宫、巩华城殡宫……这些都非常简陋,所以这也不适用,都没有参考价值。


所以康熙皇帝不知怎么办,不知道怎么给奶奶建新家。日子是越来越紧迫,他们满洲有一个规定,人死之后一百天就要出殡。康熙非常的焦灼,怎么办呢?如何给奶奶建新家?他陷入了极度的郁闷思考之中。


作为暂安奉殿项目的总负责人和业主,虽说康熙就算是没把这个事整好,也不会有谁敢跳出来说他的不是。可是祖孙情深,康熙心里绝对是想让孝庄风风光光地下葬。


说到风光,对于孝庄而言。什么是风光?最直接的体现,那就是陵寝的豪华。但是在那个时候,顶级的建筑材料不但是奢侈品,而且供应有限,运输也不容易,要想从头开始,给孝庄盖一座奢华的陵寝,明显是赶不上的。后来乾隆为了给自己的裕陵找建筑材料,甚至把主意都打到人明代嘉靖皇帝的陵寝上面去了,偷了人家好多的楠木和石头。


康熙当然不至于像乾隆一样,做那么下作的事情。可是在短期凑齐修陵的材料,势必是要拆东墙补西墙的。康熙最后到底选了哪栋建筑,用来给奶奶修坟?这效果能让他们祖孙俩满意吗?


要不怎么说康熙聪明呢,他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个建筑,这个建筑要用起来,那可真太合适不过了。在哪呢?就在紫禁城慈宁宫的边上。这个建筑非常好,奶奶生前住过,总夸这建筑好,可是没住时间长奶奶就死了,这殿里就空了起来。


这殿怎么好?重檐庑殿式,结构好,重檐庑殿是最高规格的建筑形式。两个檐子、四大坡、五殿式。建筑的物料也很高级,金丝楠木的木料,砖瓦木石都很高级,尤其是金砖,地面的金砖是正宗的苏州金砖。您说从苏州千里迢迢地把砖运到北方,来建这宫殿得多高级,被称为是金砖的苏砖,那是好的不得了。


康熙说,要把这建筑给我奶奶拆到东陵,给它组装拼接一下子,原样拆迁过去,一砖一石、一瓦一木,都不许破坏。到那去拼接,既缩短了工期,又满足了奶奶的需要,这岂不是一举两得。我看这件事啊,就得这样做!


但是康熙有一个担心,就是这样做,会不会引来非议。因为这纯粹是一种破坏,也是一种浪费。康熙很在乎这个,他是一个节俭的帝王,从来不浪费。你看他在建避暑山庄的时候,这康熙都不做彩画,没有彩画的原因就是节省,殿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显摆的。那么在建造自己陵寝景陵的时候,康熙不仅裁掉了一些建筑,比如说是牌坊石像生等等,他不建了——要那些干嘛,就是为了节省。而且木料用的,也都是松柏木,没有什么金丝楠木。松柏木是很普通、很普遍的建筑用木料,我们北方多的是。所以康熙的景陵,你看他“千古一帝”,在位六十一年无出其右,又处在盛世,但是他陵寝没有那么奢华,很简单,因为就是节俭,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康熙很在乎这个,所以康熙担心自己这样做,会不会招来误议,引来众人悠悠之口的一致攻击。但是康熙就是康熙,最终他想起了两条理论,说我用这两点,就可以把众人的悠悠之口给他堵住。


哪两个理论?一个是“以孝治天下”,这是我们大清朝的家法,传承不替的一个规矩和理论。既然以孝治天下,那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之下,做什么都不过分。我孝顺我的奶奶,我们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她波澜壮阔的一生,为我们大清王朝作出了杰出贡献,一座宫殿还不配使吗?


那么第二个理论,那就是“视死如视生”,这也是我们大清的家法和理论,说对待死人要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我奶奶虽然死了,虽死犹生。正好这个宫殿奶奶生前就使用来着,那么她去世之后接着用,这不就是视死如生吗?我仍然对她像待我奶奶活着一样,这不是一种孝顺吗?康熙认为这两条理论就可以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又可以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真的是一举两得之事。


所以康熙做了果断决策,把故宫的建筑给奶奶搬回了家,在东陵营建了一个新的家,可谓又一个聪睿之举。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清代皇陵秘闻录》,探索皇陵中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精选用户评论
  • 凤娱有声

    有趣有料、欢迎订阅收听!单数集为李寅老师的专业解读、双数集为艾宝良老师携众配音老师给各位带来的历史剧演绎

其他用户评论
  • 凤娱有声

    本期听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又要“大房子”,一代帝王康熙如何解决奶奶的寝宫难题?且听清代皇陵秘闻录第26集 为您揭晓

  • 欧阳青禾

    很难得的好节目,既神秘有趣,又干货满满。专家的解说特别解惑!

  • 乎真布鲁斯

    催眠神书,睡前必听30分

  • 1373956vvpm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