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登鹳鹊楼(唐 王之涣)

004 登鹳鹊楼(唐 王之涣)

00:00
09:14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鹳鹊楼
        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pú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鹳鹊楼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名胜。相传当年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鹳鹊楼。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墨客常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沈括《梦溪笔谈》曾用“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八个字描写鹳鹊楼。
       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0年),宋代曾一度被水淹没,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
1997年12月,鹳鹊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0万元。鹳雀楼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内分六层,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2002年9月26日,开始接待游人。
        虽然如今我们已经无法,亲眼见证盛唐时期的鹳鹊楼是何等精妙秀美。但从王之涣的诗中还是能够感受到鹳鹊楼的雄浑气象。这首诗前两句以概括之笔泼墨一般的挥洒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壮丽山河画卷。后两句看起来只是平铺直叙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寻味。把哲理与景物、情势化为一体,“欲穷”“更上”两词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全诗仅仅20个字,无一字生僻,无一句难懂,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不愧为唐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人生平:
       从这首诗,我们也能窥得王之涣其人一二。靳jìn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
        王之涣早年由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不知何故,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从差役调任衡水主薄)。衡水县令李涤惜他有才,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后因遭人诬陷,愤而辞官,不到三十岁便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赋闲十五年后,王之涣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期间病逝,时年55岁。虽然王之涣一生空负才华,终不见用,只当过两次不起眼的小官,但在任期间以官风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
        可能正是因为王之涣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不高,其诗词散逸严重,现存仅有六首,载于 《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然而王之涣这六首绝句,可以说首首都是好诗。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更是脍炙人口,仅以这两首诗就奠定了他在唐代诗人中的地位。可以说,王之涣这个人在唐代诗歌史上绝对是“传奇”一般的存在。别人成名拼的是数量,而他成名拼的是质量,在这点上,恐怕李白、杜甫都要自叹不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