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妈妈:孩子总不听话?用恰当的爱,做恰当的妈妈
 4048
试听180

1.3 妈妈:孩子总不听话?用恰当的爱,做恰当的妈妈

00:00
12:52

一、什么是恰当的爱?


我有个来访者提到自己的育儿经历。为了陪伴孩子,她还专门把工作辞掉了。她也很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想给孩子最好的,所以她自己看书,网络课程也不知买了多少,线下育儿讲座更是一个不落参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可让她头痛的是孩子一直很不懂事,不听话,甚至烦妈妈管的太多。


身为妈妈的你,是否有同样的困惑,明明自己为孩子付出那么多,为什么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呢?


这是因为很多妈妈并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就像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冷”。  尤其是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养孩子更像父母之间的一场竞赛,很多家长会担心自己哪里失误从而导致孩子输在起跑线。


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是20世纪初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和儿科医生。他强调: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足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而不是完美的妈妈。


如果我们给妈妈打分,满分是100,足够好的妈妈其实是一个“60分妈妈”,这和咱们传统观念的满分妈妈、完美妈妈有很大区别,60分的妈妈懂得提供足够的爱但不过度溺爱,既不忽略也不过渡干涉孩子的发展,让孩子真正的成长为他自己。

 

二、太乖巧的孩子,是委屈自己去满足父母

   

有的父母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特别乖,而自己的孩子不听话,很难管教,经常和自己对着干。

 

其实,我们不能用“孩子是否听话”来定义孩子的优劣。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很多精神分析学家讲过两个相对的概念:真自我和假自我。


真自我的人,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而构建,会尊重自己的感觉,不会太为难自己。


假自我的人,自我围绕着别人的感觉而构建,对别人的感觉敏感,对自己的感觉却不敏感。所以会自动去寻找别人的感觉,并为别人而活。


妈妈养育孩子的时候,如果愿意时刻满足婴儿的需求,这样虽然很辛苦,但会哺育孩子的真自我。反之,则会哺育孩子的假自我。假自我的孩子,在关系中很难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甚至会有讨好的行为。


所以太懂事的孩子,有可能是压抑自己的需求,极有可能是假自我;爱折腾的熊孩子,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则可能是真自我。有很多小时候叛逆的孩子,在长大后都获得了不一般的成就。而且在孩子成长中是有一系列敏感期的,然而很多妈妈不知道这个概念。


孩子在某个阶段,天性使然需要发展某一种能力,只要把握住孩子的敏感期,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的内心处于满足的状态,亲子问题就不会出现太多,育儿也可以是既轻松又享受的。

    

孩子会经历的敏感期有很多,在这里我选择几种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孩子敏感期分享给你:


1. 口欲期:0-1岁


孩子一生下来就懂得吮吸妈妈的乳汁,再大一点会把玩具、甚至是自己的手和脚都往嘴巴里塞。有些成年人也许会觉得很脏,然后去阻止孩子,但这其实是在阻碍孩子探索世界。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在用嘴巴探索世界,也就是他的口欲期。口欲期也叫手口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会通过口腔来探索世界,用舌头体验各种味道和感觉。


如果在口欲期没能得到充分的支持,孩子长大一点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比如吃手、啃指甲、咬人等,这些都是没有好好度过口欲期的一些表现。

想让孩子好好度过口欲期,可以在保证干净的前提下,让孩子体验各种味道,最大程度探索这个世界。口欲期最好的辅助工具是母乳、陪伴和怀抱。


等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自然就不会把东西都往嘴巴里塞。口欲期度过得好的孩子,语言功能会发育得很好。

 

2. 自我敏感期:2-3岁


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特别强,特别喜欢讲这是我的。我的女儿汐汐,她在这个时期就会不断说“汐汐要,汐汐的,汐汐吃”,这就是汐汐的自我敏感期来了,她在表达自己。


除此之外,孩子的自我敏感期还体现在玩具分享上面。她能区分哪个玩具是我的,自己是有使用权的,可以管理的。这时候就会出现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


有次汐汐拿了一个玩具出去玩,小伙伴萌萌想玩一下,她就不乐意。这时候你可能会担心孩子不够大方,太小气,会要求孩子大方一点和小朋友分享。但这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是理解不了的。这个时期大人需要尊重、支持孩子,把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她顺利度过自我敏感期。


所以,我的处理方式是:“是的,这个玩具是汐汐的,如果萌萌要玩汐汐的玩具,要征得汐汐的同意。”


你不用担心孩子小气,不愿意分享,当孩子能理解“自我”这个概念,她就能理解“别人”这个概念,能够意识到这个界限,尊重这个界限。长大后在人际关系中,自然就能懂得把握分寸,进退有度。

 

3. 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这个时期孩子对于一些很细小的事物会特别敏感、感兴趣。


我记得有次带汐汐去海边踏浪, 谁知孩子蹲在酒店门口看蚂蚁,看了一下午。我就在旁边也蹲着等她。很多经过的人不理解。因为大人的视角和孩子是不同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她会觉得看蚂蚁比踏浪更有趣。


相反,假如我一直催促孩子:“你快点啊,你已经看了很久了,我们去看大海更好看······”这样做会打扰到她。很多孩子读书的时候注意力不好,容易分心被影响,就是成长中缺乏一个培养专注力的环境


或者我们也可以准备些小游戏,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比如有次我准备了一碟绿豆,旁边放一个瓶子,让汐汐把绿豆一颗颗放进瓶子里,倒出来再捡回去,汐汐全神贯注、乐此不疲玩了好多遍。在保证孩子的安全前提下,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互动,孩子的内心是很满足的。

 

4. 空间敏感期:2岁起

    

这个时期孩子的特点是喜欢往高处爬,或是往洞里钻。比如,好好的大平路不走,非要爬坡上坎;还有些孩子喜欢钻衣柜、或者躺在大的纸盒子里,搞得浑身脏兮兮的,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责骂他。


其实孩子在这个阶段需要去体验空间的立体感,如果能顺利度过,孩子以后的方向感、空间感会很好,读书后学到立体几何这类科目的时候就会非常顺利。因为童年的亲身经历,大脑中已经构建起了那些图形。


所以我们可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支持孩子探索空间,顺利地度过空间敏感期。

 

三、如何做恰当的妈妈


文章开始提到妈妈需要给孩子恰当的爱,你可能会觉得难,是因为做到这一步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内在要先成长起来。


内在的提升可以从很多方入手面,我从育儿的角度讲2个比较好操作的方向,供你参考:


1.了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在做妈妈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各式各样的焦虑。那你可以先觉察一下这个焦虑。根据我的经验,通常妈妈们的焦虑源于几个方面:


首先,对孩子没有信心,担心孩子过不好这一生;

其次,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如何获得孩子的尊重和爱;

最后,对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没有信心,不懂得亲子沟通技巧。


然而,孩子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你要相信这一点。你只需要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给到对应的自主权,去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有发展自我的机会。

 

2.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很多时候,父母虽然很爱孩子,可是不懂亲子沟通技巧,让孩子很难感受到被爱。


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的长大,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以,能感受到父母爱的孩子是幸运的。


那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呢?语言和行动要双管齐下。


这里面有个公式:

1)30%内容+70%情绪

2)30%批评+70%肯定


在这里,我还有一个亲子沟通的秘籍要分享给你,那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有情绪对抗的沟通都是失败的,父母如果有情绪,等情绪稳定后再跟孩子沟通。认可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所以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用恰当的方式和孩子建立爱的联结。尊重另一半的育儿方式,能统一最好,不能统一也不要强求。 因为夫妻感情和谐,比育儿观念统一更重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好自己母亲的角色是首要的,然后去影响孩子和另一半。

 

我是茹心,婚姻是一场修行,愿你通过跟我学习,在婚姻关系中“进一寸有勇气,退一尺有从容”。我们下一期会讲到婆媳矛盾如何解决,欢迎继续收听我的课。

精选用户评论
  • 22玫情感咨询师红娘

    讲的好

其他用户评论
  • Andy一起加油

    受教了

  • A艾悦

    声音很好听😊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