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的切题方法:意义和危害(高品质新版)

综合分析的切题方法:意义和危害(高品质新版)

00:00
21:09

对于综合分析的解题思路,它可以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环节。

在“是什么”这个环境,我们的表达可以是多元化的。

除了背景现状呢,我们还可以谈影响。


积极的社会现象,对周围的其他事物,有好的影响,也称之为意义。

消极的社会现象,对周围的其他事物,有坏的影响,也称之为危害。

中性的社会现象,对周围的其他事物,既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对于中性的社会现象,我们应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全面的、辩证的看问题,观点要正确。二是中性不等于中立,我们要精准的把握立场的侧重点。

一般对于新生事物,我们都是辩证看的。我们就是要发扬其积极的方面,摈弃其消极的方面,引导这些新生事物健康发展。


这节课呢,我们对“影响”做个补充,谈一谈积极类的社会现象如何说意义,消极类的社会现象如何讲危害。


先谈积极类的,举几个例子。

例1.日前,多地领导为体验百姓生活纷纷“下”基层,对此,你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

领导干部下基层,是党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现实体现,更是转变干部作风的必然要求。

一、了解基层的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认认真真为老百姓解民忧、办实事、办好事。

二、了解基层的情况,可以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培育一种群众观念、宗旨意识,使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了解基层的情况,把服务工作做好,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四、了解基层的情况,可以把我们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也可以征集到群众的意见,使我们制定的政策能够贴近民心,符合民意。

“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时,面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没有打退堂鼓,没有掉头而走,没有庸庸碌碌当个太平官,相反,在经过实地调研后,廖俊波主动带头,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从来不怕苦怕累。就这样,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都实现了极大的增长,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政和展现在人们面前。

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泽东说:“为人民服务”,都告诉了以民为本的道理。重视民本,就要放下空洞的理论,俯下身子,倾听民声,甩开膀子,真抓实干,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如果总是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指挥下属,只会脱离干部群众,只是闭门造车而已。廖俊波没有架子,没有官员的傲慢,而是主动和群众打招呼,主动深入群众倾听民声,这样的作风也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

 

例2.近日,广州市出现了八旬阿婆将自己的退休金及辛苦拾荒所攒的万元钱捐给教育基金会以帮助贫困的孩子继续读书,对此你怎么看?

可以说,八旬拾荒阿婆的行为犹如社会的一盏温暖烛光,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美丽中国”的一个最真实、最有力的写照和证明。这是老阿婆个人美好品德的反映,彰显了她对社会、对教育、对孩子的关心,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当代社会人们的行善、乐善之心,向社会传递着一种正能量,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中科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

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接下来我们谈几个消极类的。

例3.如今,网络谣言层出不穷,越演越烈。请你谈谈对此的看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具有迅捷、及时、简易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的信息受众非常广泛,并且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这一方面使得网络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温床,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扰乱社会秩序。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谣言谎言在网络流传,引发社会关注。从“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到“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再到“女大学生求职被割肾”,这些信息耸人听闻,最后都被证明是不折不扣的谣言。

网络信息不实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不但使得社会公众认识产生偏差,混淆事实,而且会扰乱正常的舆论秩序,破坏正常的社会舆论导向;更甚者,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激起一部分不明真相公众的愤怒,可能会造成群体性事件。

因此,对网络信息实施必要的审核和管理势在必行。


例4.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频发,青少年将视频上传网络,经网络发酵,引发社会热议。事实上,校园暴力已经成为世界共性难题。但目前依然无法根除,并有复杂化倾向。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无论是施害方还是受害方,孩子们的性格都发生变化甚至是扭曲。

学生本来应该在学校里安心读书、快乐成长,但当校园欺凌已经干扰、威胁到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时,这种安全感的轰然倒塌便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甚至未来人生。

如若学生长期处于被欺辱一方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和自我认知,导致性格抑郁甚至轻生自杀,而处于施害方的孩子却在长期施暴过程中愈发自我膨胀、盲目自信,导致性格跋扈、脾气暴躁,甚至可能会引发犯罪。

 

好,今天我们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如果想获得更多公考面试指导的话,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通儒公考圈。谢谢大家,下期再会!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