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父子情深

5、父子情深

00:00
04:44
听众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收听喜马拉雅小主播电台节目,我是今天的小主播Yovela高高兴兴。今天播讲的是《父子情深》,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父子情深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叱咤风云的历史巨人,同时也是一位情感细腻、严于教子的慈祥父亲,他对长子毛岸英的严教与慈爱,堪称佳话,被世人广为流传。

1927年,毛泽东离开了杨开慧母子,在杨开慧牺牲以后,年仅八岁的毛岸英就带着弟弟靠拾破烂、捡煤渣、推人力车为生,受尽了生活的磨难。直到1936年,才被地下党组织找到,并送往苏联留学。

十年后,到了1946年,毛岸英终于回到延安,激动万分的毛泽东一把抱住离别了整整十九年的儿子。许久,他才从难以自持的激动中挣脱出来,慈祥而又关切的打量着高大英俊的岸英说:"你长高了。"

是呀,整整十九年的分离,父子两人有太多的话要倾诉,有太多的情感要宣泄。但是毛泽东并没有因为这份深情父爱,降低对儿子的标准,而是将它变成了一种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教导。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要求参加志愿军,一心想要投入到保家卫国,解放朝鲜人民的战斗中。当时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都不同意,因为他们知道毛泽东已经有五位亲人为革命牺牲了。可主席却只有一句话,"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上战场,谁上战场!"

11月25日,美军飞机轰炸了"志愿军司令部",燃烧弹使木板房瞬间化为灰烬,正在木板房中的两名值班人员当场牺牲,其中一位就是主席的长子,年仅28岁的毛岸英。

当噩耗传来,毛泽东颤抖着双手,慢慢地点燃一支香烟,闭上眼睛,久久地沉默着。在这巨大的悲痛面前,毛泽东再次展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情操,他缓慢而清晰地说道:"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为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反抗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岸英属于这些革命战士中的一员,不能因为岸英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就不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的事业而牺牲!"

常言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毛泽东的一生,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正是这位不为一己之私,一心为公的毛泽东,带领广大共产党人,赢得了大众的信任,换得了人民的拥护!

今天的播讲到此结束,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