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很多人会很失望没有中国的作家获奖,我们喜爱的村上春树又陪跑一年,获奖的两个作家似乎大众读者也不够了解。
今天多多就跟大家聊聊其中的一位很有个性的作家,彼得·汉德克。
汉德克出生在奥地利的一个铁路职员家庭。孩童时代随父母在柏林的经历以及青年时期在家乡乡间的生活都渗透进他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里。1961年,汉德克进入了格拉茨大学读法律,开始参加“城市公园论坛”的文学活动,成为“格拉茨文学社”的一员。他的第一部小说《大黄蜂》的问世促使他放弃法律开始专事文学创作。1966 年,汉德克发表了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冒犯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空前的轰动。
文学对汉德克来说,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学作品要表现还没有被意识到的现实,破除一成不变的价值模式,认为追求现实主义的描写文学对此则无能为力。与此同时,他坚持文学艺术的独立性。作品《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短信长别》《真实感受的时刻》《左撇子女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在表现真实的人生经历中寻找自我,借以摆脱现实生存的困惑。
汉德克创作《无欲的悲歌》的契机是母亲于1971 年底自杀;母亲被异化的人生也成为他文学创作挥之不去的阴影。小说叙述是以一位51 岁家庭妇女自杀的报纸报道开始的。叙述者“我”立刻要义不容辞地写一篇与这个无名无姓的消息针锋相对的文章,撰写自己母亲那“简单而明了的”故事。在对这个女人命运的回忆中,她那受制于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的生存轨迹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母亲钟爱文学,因为文学给她带来一种解脱,至少使她有能力来“谈论自己”,感受自己。然而母亲最终依然无法逃脱社会角色和语言模式对自我生存的毁灭,于是自杀成为她无可选择的必然归宿。这就是一个女人受制于外在现实的生存之路:“个人的命运,即便它真的什么时候作为某种独有的东西有过发展,彻底被非人化了,连做梦的余地都没有了,并且泯灭在宗教、习俗和美好道德的礼仪中,因此,个性中几乎连一点人性的东西都不存在了。”
《无欲的悲歌》以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表现了母亲生与死的故事,其中蕴含着一种启人深思的愿望、一种值得向往的生存、一种无声质问社会暴力的叙述之声。汉德克后来把这种愿望具体形象地寄托在另一部以女性为中心的小说《左撇子女人》中。作为德语文坛70年代新主体性文学的巅峰之作,《无欲的悲歌》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汉德克坚定地把自己的文学创作看成是对人性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对以恶惩恶、以牙还牙的非人道毁灭方式的反思,他说:“我在观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回忆。我在质问。”他因此,成为“这个所谓的世界”的另类。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