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这里看答案

点我这里看答案

00:00
00:09

舒张晚期奔马律


奔马律(gallop rhythm)

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一个较响亮的额外音,与正常的第一、二心音共同组成三音律,其韵律犹如骏马奔驰时的蹄声,故称为“奔马律”。按其出现的时间可分为三种:

①舒张早期奔马律:为病理性第三心音,故又称第三心音奔马律或室性奔马律;

②舒张中期奔马律:又称重叠型(性)奔马律。发生舒张期奔马律时,因心跳快速,120~130次/min,舒张期缩短,故在听诊时很难区别额外音出现于心室舒张的早期、中期或晚期;

③舒张晚期奔马律:又称收缩前期奔马律,为病理性第四心音,故又称第四心音奔马律或房性奔马律。

从临床观点出发,三者的鉴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奔马律多见于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炎、心肌病及心肌梗死等引起心力衰竭时。


舒张晚期奔马律(late diastolic gallop rhythm)

又称“第四心音奔马律”、“收缩期前奔马律”、“房性奔马律”或“房性舒张期奔马律”。

在心尖区或第5肋间近胸骨左缘处,(用钟型听诊器)轻压胸壁,闻及一音调低、较响亮、出现于舒张晚期的额外音,与第一、二心音组成三音心律,呈“le(勒)‐de(得)‐da(达),le‐de‐da”样声响者,为舒张晚期奔马律

它由发生于第一心音之前的心房收缩音与第一、二心音组成。此额外音在左侧卧位时听诊最明显,在坐位或立位时可减轻或消失,深吸气时明显,多可触及并能看到收缩期心前区膨出,应用四肢束带或静脉注射氨茶碱可使之减弱或消失。

舒张晚期奔马律可来源于左心或右心。由左心疾患引起者,呼气末期最响,吸气时第四心音与第一心音时距变窄,吸气后屏气可消失;由右心疾患引起者,吸气时第四心音与第一心音时距增宽。

以手指压迫颈动脉窦数秒钟后放松4~5s,如此交替进行,使心率减慢,同时仔细听诊,若额外音紧挨第一心音之前为舒张晚期奔马律;若额外音靠近第二心音之后为舒张早期奔马律

此音出现在相当于正常第四心音的位置,在心音图上显示为低频率的、2~3个缓慢振动。其振幅为心尖区S1的2/3,但较正常的S4高,故可听到。它位于S1第二部分之前0﹒08s以上,或在心电图P波开始后0﹒06~0﹒14s处,当P‐R间期明显延长或有明显的心动过速,使舒张期缩短时,此音可移至舒张中期甚至舒张早期。

舒张晚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不如舒张早期奔马律重要。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心室充盈增加和心肌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压增高,使心房收缩力增强所致。实际上是加强的第四心音或病理性第四心音。它反映心肌肥厚和结构异常(如心肌硬化、瘢痕、纤维化等)。

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左或右心室顺应性降低所致的心室衰竭,都会出现舒张晚期奔马律。因此,在缺血性心脏病及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肌病中均可听到。左或右心室收缩期负荷过重,如高血压病,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等,亦常伴有舒张期奔马律。此外,尚可见于风湿性全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而在儿童,舒张晚期奔马律心房扩大和心力衰竭的体征之一。此音需与二尖瓣狭窄的收缩期前短促的杂音、开瓣音和P‐R间期延长所听到的心房音相鉴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