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里的抬旗是什么意思?解析清朝八旗制度

清宫剧里的抬旗是什么意思?解析清朝八旗制度

00:00
06:37

那我们说女真人是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渔猎民族,也叫打牲部落,话说在茫茫的大兴安岭山脉深处,一对腰扎兽皮身背弓箭的人穿梭在密林之中,为了晚上的吃食在努力着,突然间他们发现了一只野猪的踪迹,其中的一小队呢,就被指示去前方堵截,然后另外一小队就从侧面包抄,而还有一小队呢,就被分配留下来驱赶野猪。然后他们合力把野猪赶到提前布好的陷阱当中,活捉了并且平均分配。


那有的时候呢,活动范围过大,或者不想惊动野猪,各小队之间呢,就摇摆不同颜色的布条,然后沟通配合。后来小队越来越多,颜色不够用了,要知道以前给布染色是一种高级技术嘛,所以呢,就把原有的颜色的旗子给镶了个边,以示区别。那出于狩猎过程当中配合默契和分配的时候不引起争端考虑,一般情况下,同氏族的人,就被分成了一个小队!


那当然了,这么业余的狩猎场景和压缩版的发展过程,那必须是我脑补出来的。只是想说,八旗制度最初的起源是女真人的狩猎组织!那最初的时候呢,是十个人组成一个小队,那一起合作狩猎,你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吧,你至少得带个武器吧,而狩猎的武器就是箭,所以就每个人出一支箭,交给十个人里面,那个领头的。那这个带头大哥呢,就被叫做大箭,非常直白的命名方式哈,满语当中的大箭呢,音译成汉语就叫做牛录。所以牛录,后来就成为了女真人八旗组织的最小单位,最开始是10人一牛录,后来随着这种狩猎制度被平移到了军事当中,然后又随着努尔哈赤建州女真的发展,人员的不断加入,

牛录就扩编到了100300人不等,然后呢,又发展出了八旗,先是四旗,后来镶了个边,后来就是八旗!


那八旗的标配呢,就是每牛录300人,然后五牛录组成一甲喇,5甲喇组成一旗。所以一旗大概是300×5×57500人,八旗就是6万人吧。


那到了皇太极时期呢,随着蒙古人和汉人的不断加入,又分别设立了蒙八旗和汉八旗,所以其实所谓的八旗应该是24旗。

大概是20万人左右,只不过呢,名称上用镶黄旗满洲、正红旗汉军……来称呼,总体上还称为八旗。那这里强调一点哈,就是八旗不仅仅是一种军事组织,还具有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的职能,尤其在清朝初期,简而言之就是每旗旗主不仅具有军事指挥权,还有本旗的这个行政权、人事权、司法权和财政权。那关于这一点呢,有机会我们具体地聊。


那关于八旗的次序是这样的。最初的时候,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天命朝晚期,努尔哈赤自己独掌两黄旗,然后呢,他把这个两黄旗传给了大妃,就是他最心爱的那个女人,乌拉那拉阿巴亥,生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两个大一点的,阿济格和多尔衮,合领正黄旗,而努尔哈赤带着老儿子多铎,领有镶黄旗!


那多说一句哈,很多人认为说正黄旗是八旗当中地位最高的那一旗,但事实上,镶黄旗才是八旗的头旗,就是因为八旗的创立者努尔哈赤自己领有的就是镶黄旗。


那努尔哈赤末年,多尔衮三兄弟的实力在这个两黄旗,而后来的太宗,就是四贝勒,皇太极的实力呢,则在两白旗。等到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时候,就把黄旗和白旗给对调了,就是说并没有改变人员的构成,而是互换了旗色,把自己的白旗升为了黄旗,而多尔衮和多铎领有的那个黄旗降成了白旗。到了顺治时期呢,多尔衮去世之后遭到了政治清算,他所领有的正白旗也就被顺治皇帝给归为己有了。也就是说从顺治7年开始,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就由皇帝直属,所以就被称为了上三旗。 那康熙的后妃知道旗属的,有人统计说,基本上全部来自于上三旗,就是说上三旗的地位超然哈。


那剩下的呢,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

,

称为下五旗。上三旗较下五旗地位更加崇高一点!所以我们在电视剧当中常听到说,抬旗。就是把原本属于旗他旗的人编入到上三旗,来提高身份,比如说,慈禧就是满洲镶蓝旗人,后来抬入的这个镶黄旗,而她的儿媳妇,就是大清门互怼的那个阿鲁特氏,是正蓝旗蒙古人,后来也被抬入了这个镶黄旗满洲。

那另外呢,我们说创立清朝的女真人,在入主中原之前,还处于奴隶制社会,旗人都有自己的奴隶,满人叫做胞衣。那乾隆时期的礼亲王昭梿,就是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哈,是个史学家。那昭梿对于这个内务府的解释是这样的,他说自古以来,皇家的宫禁事宜,是需要由专门的人来打理的,就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然后皇家的各种私产,什么山林土地牧场人口等等,人家家大业大嘛,所以呢,就要有专门的人一群人来打理!


那以往呢,各朝代这种事务,就都由阉人来打理了,但是呢,阉人嘛,生理上被残害,然后又没有后代,大概率上有点变态啊,权力大了就会危害国家。所以昭梿就说,说我们大清朝就沿用了在关外的时候的一个组织,叫做内务府,来专门做这些事情。


那内务府呢,据说有什么七司、三院,50多个部门。比如说,什么会计司,就是管这个庄园、田亩、户口的;然后庆丰司呢,就是管这个牛羊畜牧业的;而慎行司呢,是管三旗的刑事案件的……然后呢,内务府总管大臣是个正二品的,官阶很高的哈,通常由他们满族的宗室或者说满族的这个大臣来担任。


也就是说啊,这些上三旗的包衣,也就是皇家的奴隶,共同隶属于一个管理机构叫做内务府,所以这三旗的包衣,也就被统称为内务府三旗,简称内三旗。宫女子就是从这里面选的。但是也不排除说宫女子进宫以后,得到了皇帝的宠幸,然后成为了妃嫔的可能。比如说乾隆的令妃,就是嘉庆他妈,就是正黄旗汉军包衣,还是这个管领下人之女。


那关于三旗以及清初两位皇帝的创业故事,有机会我们会专门开一个系列来详细的聊一聊,非常的跌宕起伏,很有意思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