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圆满的陀罗尼圣法:般若即咒

134.圆满的陀罗尼圣法:般若即咒

00:00
19:31

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请扫描上面二维码加课程助理微信(或复制微信号 ytjddxj),课程助理会邀请大家进微信学习群,探讨交流、答疑解惑。


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这里是一听就懂的心经,我是金刚师红。


通过上一讲的讲解,我们已经开始隐约地明白了,为什么在讲解《心经》的时候,我会说到这些密宗的问题。而且我也说到,事实上,《心经》演绎到最后,就如同前面的经文从声闻乘进入到大乘一样,也已经是进入了密乘。那么我们今天更为明朗地说清楚这个问题。


在中国汉传密宗-圣密宗古梵密金刚禅佛教,有十三部根本经典,如《佛说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法门经》《阿含经》《华严》《法华》《楞严》《圆觉》等。这一点很显然和一般人们所以为的“唐密”,也就是现存的日本东密主要经典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由此构成了他们的教相,很显然是不同的。


但是大唐时期的唐密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只重视这三部经典?其实值得商榷。


以不空三藏所翻译的密教经典为例,在他的经典中,多次提到要好好学习大乘经典,比如


“或于闲静处 转读摩诃衍


《楞伽》与《华严》 《般若》及《理趣》


如是等经教 思惟而修习 ”


金刚智译经中也要求“读诵《大般若》或《华严》或《无边门》或《法华》《楞伽》《涅槃》大乘经论等。思惟诵说。”


善无畏所翻译的《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也有同样的要求:“读大乘经,思惟六念”。


可以说,都是反复叮咛强调对这些大乘经典的学习,只不过因为这些经典在中国早有译本,开元三大士并没有在这方面的译事花费更多的心力,就是作为必读的经典而提出书目,将之尊奉为密法事相修持以外的必要功课,这一点,可以说与东密,包括藏密,都是不大一样的。东密,前面已经说到了;而藏密,从目前来看,在教理的弘传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释量论》《俱舍论》《律论》为核心的教法学制,各家各派,也有其主要的必学教相经典,比如宁玛派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与汉密――唐密仍然以来自古天竺的原始佛经(而非论典甚至本土的论著)为根本经典,很不相同。


所以,日本真言宗大德的偈颂:


“真言不思议,观颂除无明。


一字含千理,即身证法如。”应该说确实是揭示了中国汉传密宗的某些特点的,也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如果回避了密教哲学思想的体现,对中国汉传密教哲学思想的研究过于肤浅,甚至可能仍然是一个空白,可以说,就恰恰是失去了真正的唐密--中国汉传密教本来的真实面目,因此,也必然地会出现偏差。


当然,一如《大日经疏》中曾经举到的实例:“《华严十地经》一一名言,依阿闍黎所传,皆须作二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若不达如是密号,但依文说之。”也就是,即使是同一个名相,同一位灵性导师所讲授,也会有浅略解或深秘解的不同,那就更不要说不同乘次导师的解读,甚至一般凡夫的依文解义了。所以同样是一本佛教的经典,不同的智慧和思想层次,对经典的解读也会很不相同。所以,依师成就、尊师重教,始终都是佛法的特点之一,密宗更是如此,这跟个人崇拜、偶像崇拜是两个概念,关于这一点,我们找点资料看看佛祖时代,出家僧伽都必须依师修行数年,才能独立行持,就可以很理解我的说法。如果缺乏这个基本的学法修行的概念,就非常容易导致出现无据我慢,自己依文释义,结果就变成《楞伽经》里批评的依附佛法而有的外道。


讲了这么多,最后,我们也就用一个解释来对照一下,就是《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举出的四陀罗尼:


(一) 法陀罗尼,能记忆经句不忘。


(二) 义陀罗尼,能理解经义不忘。


(三) 咒陀罗尼,依禅定力起咒术,能消除众生之灾厄。


(四) 忍陀罗尼,通达诸法离言之实相,了知其本性,忍法性而不失。


我们看一下,《心经》中的“咒”是不是解释为陀罗尼更好?我想答案是显然的。


也只有我们这样啰里啰嗦地解释了一大堆,真正明白了意陀罗尼在密法中的充分地位,我们才能够明白为什么说般若也是“咒”;也只有在这样的意陀罗尼摄持之下,真言持诵,才可能具足真正的大力量。所以,《心经》中说“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一句经文承上启下,总结了上面的法义,并且引出了下面的持真言。


这时候我们可以再回到《一听就懂的心经》刚刚开始的时候所曾经讨论过的一个话题:


“鸠摩罗什的译本,从题目来看,他的题目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字面上一看,就感觉,译者很可能是把整个的经文都当作大明咒来看的。也就是,表现在我们现在讨论的《心经》,那么,整部的260字的《心经》,就是一个大明咒。”


那么到底这个咒语,是指最后这几个没有翻译的咒音呢?还是整部《心经》?


当时曾经说过,在我们中国汉传密宗认为整部《心经》就是一个汉语大咒。为什么是这样认为,当时在第二课我也说了一些理由,而现在经过这么多对密教密法的讨论,特别是前面己经解释了这么多陀罗尼所包含的内涵,尤其是意陀罗尼,我们中国汉传密宗无相密乘所具有的丰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大家也就都能够理解之所以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了。


为什么好像就是中国汉传密宗持这样的观点,其他的密宗学派并没有这样说?其中的原因,可能多少也是因为各自对密教密法的理解不是很一样。


一般来说,佛经都是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的,但是玄奘大师这个译本非常特别,他只取了正宗分,而且翻译得特别的朗朗上口,比如像“空性”,如果按照玄奘大师通常翻译经文的直译风格,他可能更应该是会翻译成“色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但是他对《心经》的处理似乎很不一样,更倾向于满足经文的持诵需求,我相信这里也是蕴含了这样一层深刻的内涵,他也是把整部《心经》当做一个大咒来翻译的。


作为结语,因为咒——陀罗尼涵蕴了这么丰富的教相、事相、戒相、圆相,所以窥基大师也说“由此总持出过异生.声闻.独觉.菩萨四道(异生就是指众生)。”实际上这句经文“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也是对般若波罗蜜多的一个至高无上的赞颂。


正因为是这样的陀罗尼法门,所以在佛经中有很多佛陀对陀罗尼法门的赞叹,比如:


“此陀罗尼清净法门,一切诸佛常所护念、摄受、开演。住于十方三世诸佛,亦皆宣说如是法门。”


所以在《大宝积经》诸陀罗尼品的最后,大圣佛祖亲自开示阿难说:“汝当受持此法门品,我诸弟子承事我者,亦当受持如是经典。”也就是说,佛弟子应该都要受持这一殊胜的法门。而阿难也确实是这样跟佛祖说:“以佛神力我已受持,我由成就此法门故,无量法门皆得现前。”由此可见,大圣佛祖座下的诸声闻圣者,也是有学修密法的。


并且,经文后面还说到“诸有受持此法门者,及亲事我能受持者,”意思就是有人是亲自从大圣佛祖这里学到这些密法的,但显然,更有从别处学习到的,而这,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证明,说明当时佛祖对密宗的弘扬虽然隐秘,但实际上还是已经“铺开”了,完全不限于佛祖自己的教授。由此与《佛说维摩诘所说不思议解脱法门经》相互参照,我们就可以理解维摩精舍里发生的神话般的香积国取饭等,以及诸弟子众和菩萨众们得到维摩诘的提升,实在都是在佛祖的亲自指导下如如展开;并且,不仅有无相密乘的持明,也有菩萨的持明、声闻的持明……圣密宗与十二乘判教相对应的十臻持明也正是由此而建立。


经文偈颂唱赞陀罗尼圣法说:


“修学此法门,能令诸佛喜。


无量寿威光,阿閦大名称。


若欲见彼者,当学此法门。”


最直接和浅近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见到无量寿佛或者是阿閦佛,就要学习陀罗尼门。


“无量寿”“无量光”是阿弥陀佛的圣称;对阿閦佛,人们可能相对陌生,但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唐密――中国汉传密宗的行者们,对此却耳熟能详。因为正是在《维摩诘经》中,由佛祖亲自宣告,维摩诘是来自阿閦佛国的佛菩萨,并且请维摩诘当场向所有与会圣众以不思议神变断取、展现了阿閦佛国。中国汉传密宗的远端传承,正是来自东方净土阿閦佛国。阿閦,也就是阿丝律耶。


“威光”,其实正是指佛菩萨灵性显露,从而显现的不可思议的灵光。“无量寿威光”,即是超越时空的灵性光华,从而对应偈颂之前专门赞叹陀罗尼法门光明性征的长行:


“为得清净总持慧故,亦能开演无起作性清净法教,复能开示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犹如虚空,又能示现广大慧光”;


“此是诸菩萨所入陀罗尼清净法门。由是门故,得一切法光明照耀。”


“而此法门为诸菩萨得虚空智清净故转,此是无边光明法门,普遍照耀无量无边,犹如虚空,彼之光明普遍照耀亦不可见。”我们以前就说过,持明密教的“持明”,就是持光明,就是瑜伽、运作宇宙中的正能量,自由地出入于显态世界和隐态世界,用光明的宇宙正能“降伏”负能量,而虹化,正是清净前提下的把身体、精神、灵性变化光的灵性艺术。这些经文、偈颂,正是体现了佛梵持明密教虹化灵光的灼耀璀璨。


也可以说,偈颂是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证明了陀罗尼门的修证目标,也就是阿弥陀佛、阿閦佛等所表法的转识成智,体现了密法令深部意识净化,即身成佛、现证涅槃的神圣。


由此,“心净则国土净”。


而这也正是说明了《心经》中的“大明咒”。此“明”,既是智慧之明,也是般若智慧的灵性圣光之明。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愈是知我_愈知无常___

    咒,应当有浓缩的意思。比如我们说"a"的同时,同时这一瞬间想`一'是很简单的事。但如果要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呢?

    师红长老 回复 @愈是知我_愈知无常___:

  • 毛彩

    这么说,心经是意陀罗尼,持心经修行就是持明意识。是这样理解吗?

    师红长老 回复 @毛彩: 我们说“她是一个女人”,并不能倒过来就说“女人就是她”。意陀罗尼作为三密瑜伽之一,既然说是一个道,它还是有特定要求的,比如说有俱德导师的引领和授受之类。

  • ears2史

    若是在秦时就已来中土,为啥不称秦密呢

    师红长老 回复 @ears2史: 其实汉传密宗就是一般人说的唐密,就是中国密宗,但是后来传到日本并已经日本化的日本密宗也自称唐密,又有了藏传密宗,为了做一个区别,所以就自称汉密。所以不是因为汉朝传进来才自称汉密的。

  • 摸黑点灯

    受益匪浅 老师讲的真好引经据典通俗易懂 唯一的小遗憾就是夹带了一点小私货 不过这也为我们了解其它知识打开了一扇窗 感恩

    师红长老 回复 @摸黑点灯: 哈,是想让你了解,还有更深部的心经解读,我这个心经解读其实只是初步的。

  • 13305711803nnq

    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

  • 1391044kany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 奕海寸心

    顶礼师红长老。

  • 大祥天下

    学习

  • 安份守己世界太平

    “心净则国土净”。

  • 听友452241596

    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