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快乐 | 适度,也可以创造平凡的快乐

2.3 快乐 | 适度,也可以创造平凡的快乐

00:00
17:56

大家好,我们继续跟随亚里士多德探索快乐与幸福的人生真谛。今天我们来探讨具体的德性和快乐的问题。前两次我们基本上都在讲解原文,可能大家觉得有点闷了。这次课我们还是先“文艺”一下,从一部电影讲起。

如果让你列出心目中科幻片、恐怖片的前十名,可能你脑海中马上就跳出来一大串名单。但如果票选电影史上前十名最快乐的电影,我觉得大家至少会发愣几分钟。一开始,你会想到那些搞笑的娱乐片,比如星爷的电影,《泰囧》,各种贺岁片等等。但琢磨一下,让你笑得前仰后合的电影是否就是真正快乐的电影呢?我觉得不尽然。

很多这样的电影都是以快乐为笑点,为卖点,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让你领悟快乐的真谛。我自己的观点是,绝大多数以“卖笑”为生的娱乐电影至少有两个根本性的误导:首先,它会让你觉得快乐只是一种消遣,是在工作劳累了,人生疲倦了的时候,让你放松和消遣的。一句话,快乐对于人生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而绝不是雪中送炭。


▲电影《泰囧》剧照

第二个误导是,这样的电影往往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谦卑”的地位。当你把它们和比较严肃的艺术或政治电影放在一起,你总会觉得它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上档次的。这样一种鲜明的反差和对比,其实在古希腊就很明显。大家知道古希腊文学非常辉煌,而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正是悲剧。三大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名字,你可能可以脱口而出。但在古希腊,还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喜剧大师叫做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 约公元前446年—前385年),他在文学史上同样有很高的地位。但对比那些悲剧大师,他往往就显得像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丑了。

我要说的是,娱乐电影的这两种误导是很严重的,因为这恰恰跟亚氏在《尼伦》中所反复论证的快乐的本质背道而驰。概括一下前面两节的思路,我们可以回应说:首先,快乐不是人生的调剂和补充,相反,它作为通往幸福的重要力量,是美好良善的生命所不可或缺的;其次,快乐不是肤浅的,低级的感受,相反,它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认真去对待,需要在生命的历程中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实现,去创造。

这样看起来,我觉得那些娱乐片就不行了,因为它们往往让你大笑一场之后更空虚,更无聊,更疲惫。但真正能够传递快乐的电影应该是让你精神振奋,神清气爽。当你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你会觉得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微笑,你会觉得今晚的街灯也弥漫着温暖的色彩。但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能算作是真快乐的经典电影可能就少之又少了。

但我最近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叫《小偷家族》,我觉得它是深得快乐真意的电影。不谈里面的细节,我自己看完以后就是有一种生命被重新充电的感觉。大家经常说学知识是一种充电,但我觉得快乐方面的充电可能更为重要。知识上的充电只能让你在职业岗位上获得丰厚的资本,但是快乐上的充电是一路推动你不断前行的生命能量。


▲电影《小偷家族》海报

为什么说这一家子小偷是真快乐呢?因为它恰恰对我们读到现在的《尼伦》提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质疑。质疑,这也是我们读哲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素质。在认真地跟着哲学家的思路前进的时候,在关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提问,或许是引导你不断深入的好方法。我想,跟着亚氏的思路听到这一讲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尼伦》里面讲的幸福和快乐似乎拔得太高了,像是完善,自足,卓越,目的……好像都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你可以想想,真正能够进入雅典的广场,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辩论的那些人,不说是圣贤,至少也都是精英。所以,以这帮人的伦理标准来衡量的话,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的大众,又有几个能真的做到?

确实,我们都明白,人生应该有目的,有追求,有原则,有信念,但是一般人心目中所追求的那个目的,与《尼伦》里面说得那些卓越和完满比起来差的太远了。多数人的幸福,大致就是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个温暖安定的家庭,然后就是一天天过日子,积累财富和人脉,再把所有这一切留给自己的孩子。但亚氏可能就会对这样的生活稍微有一些轻视。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作为一个人,这样甘于平凡乃至平庸的人生,至少说明你缺少一颗追求完满、实现卓越的心。

但亚氏是旷世大哲,他对我们凡人有这样的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你想想,真正能在金字塔顶上去追求卓越的有几个人?如果你建立了一门伦理学,最后只是为这些卓越的人来论证,来辩护,那是不是又太狭隘了?

就拿《小偷家族》这个电影来说。为什么我觉得看得如此快乐,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人生的另一种真相。就是我可以不需要多么远大的理想,不具备怎样卓越的才能,但我仍然也可以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快乐,只要我认认真真地做好手边的每一件事情,只要我诚诚恳恳地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我真心实意地去享受生命里的每一个点滴的快乐和幸福。之前台湾有一个词“小确幸,意为小小的确定的幸福,不管这个词听上去有多俗,它确实说到了快乐的另一种真谛,就是平凡的生命也可以有真正的快乐。平凡的目的,也可以带有幸福的意义。

在《小偷家族》里面,你是不是每分每秒都在体验这样的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呢?片子里的每一个人,即便面对着巨大的危险乃至绝望,他们的脸上都有一种真正的快乐和平静。这不是麻木,也不是自我欺骗,而是有一种信念,一种希望——暴风雨总会过去,太阳还会照旧升起。这不是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展现出什么卓越和完美,但这里的快乐是实实在在的,是感受到你脚下的大地,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这里的快乐是“当下”的,但不是肤浅的,是充实的,积极有力的,它能够推动你迈出人生的下一步。


▲海边腾跃而起的一家五口,是“小偷家族”永远的温情回忆

我说了这么多,不是自说自话,因为这就是亚氏在《尼伦》里面接下去要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大家读过了幸福,读过了德性,这个高度已经是很高了。亚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还必须把高度降下来,把那些关于幸福和快乐的抽象思辨带回到“人间”,带回到活生生的具体行动。这就是他的伦理学里面最核心的一个意思,就是“实践智慧”。具体的出处是在第二卷的第2节。

在这里,亚氏区分了思辨的智慧和实践的智慧。思辨的智慧,就是那些很抽象、很普遍的理论,那往往很空洞、很玄,因为它谈的都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但实践智慧就不一样了。面对具体的人生,怎么去选择,怎么去行动,怎么去追求快乐和幸福,你单纯抛出一大通玄奥高深的哲理是无效的,你还必须有办法把哲理和具体的生命结合在一起。

这一节里,亚氏就用了一个非常有启示性的说法。我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实践的问题跟理论的问题不一样。人生不是解数学题,没有现成的公理和公式可以拿过来套用,也不可能有一套到处都适用的解题的方法和步骤。所以,对于人生,你只能“因地制宜”

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一是“地”,二是“宜”。“地”,就是说你人生中面对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是具体的,要考虑到不同的场合,时间和地点,所以你首先要直面现实,而不是上来就搬弄理论和概念。但这就涉及到第二个词,就是“宜”。面对现实,也不是让你随波逐流,得过且过,甚至放弃自己的思考和立场,委曲求全。正相反,“宜”这个词强调的就是实践智慧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适度”。什么是“适度”?汉语里面有一个成语可以完美对应,就是“过犹不及”。亚氏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他强调说,“不及与过度都同样会毁灭德性”

仔细读读《尼伦》的第二卷第6节,你会发现,亚氏在思辨的智慧和实践的智慧之间做了一个类比。比如,对于一条线段,最适度的显然是中点。但是我们已经说过,人生不是数学,你手里没有一把现成的尺子去测量、去判断到底这个“适度”的点在哪里。或者说,如果真的有这样一把尺子,那就是你自己,就是你在人生历程中一次次磨练出来的眼光,洞察力与气度。

但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老油条”的做法。难道亚氏说的实践智慧就是所谓的社会阅历?就是混社会混久了,然后变得八面玲珑,圆滑乖巧?肯定不是。因为“老司机”是没有智慧的,而只有经验。但经验不是真正的智慧,因为它只能让你不断地作茧自缚,因循守旧,而无法真正让你洞察世界的真相,领悟生命的目的。

最后我们一起读一下亚氏关于实践中的适度的定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这些感情,就既是适度的又是最好的。”(第二卷第6节)这段话太精彩了,值得仔细品味。亚氏强调的意思是,在你人生的每一步,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其实首先面对的就是纷繁复杂的人与事。那么关键就在于,你不要让这些外部的力量伤害你、破坏你甚至摧毁你(这个就叫“不及”),但同样不要试图凌驾于这些力量之上、甚至轻视它们、抗拒它们(这个就叫“过度”)。真正的适度就是在这些不同的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但这个平衡又不是像线段的中点那么精确,而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去推动你向着合乎原则和目的的方向去行动,去选择。

所以即便你还不清楚你人生的远大目标是什么,也可能也并不明白正确的原则到底是什么,但当你以适度的方式去行动的时候,至少你真切地感受到了周围的世界,至少你没有失去对于自己的掌控,这就至少是通向幸福的一个最基本的起点,最底限的尺度。当你保持了适度,你也就获得了一种由衷的快乐,这种快乐虽然平凡,虽然微小,但却在每一个细节中指引着你的生命。

亚氏在第二卷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些事情取决于具体情状,而我们对它们的判断取决于对它们的感觉。”这已经说得非常清楚,适度的快乐,恰恰正是最生动鲜活的实践智慧。下一次,我们会进一步推进这个思路,去思索快乐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唯一苦难成人

    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