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唔羊讲成语故事】安如泰山

【啊唔羊讲成语故事】安如泰山

00:00
04:00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


       公元前149年,汉景帝任用颇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坚定主张削藩政策,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巩固中央的权力,加强国家的统一。

       当时的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一直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他深知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自己也必然是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他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进行劝谏:“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意思是说:您若是能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迭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用了三个月打败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出处】: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解释】: 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故事改编:啊唔羊妈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