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当年渔父的一首《沧浪歌》,虽隔了千年,音犹在耳。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即一个人无论身处清世抑或浊世,都要刚直进取,要有豁达的心胸。
南怀瑾先生感慨孟子的遭遇,称赞其因生不逢时,郁郁不得志,但始终为人伦正义、为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的品格。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直至老之将至,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传道授业,著书立说,就如寒梅般,在冰雪中怒放。
这就是一个生不逢时之人的典范。虽然大家都说上天是公平的,但这也只是自我安慰,上天不会眷顾每个人,而命运无常才是真。因此,与其把人生寄托在上天的安排上,不如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无论是生逢其时,还是生不逢时,都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与其抗争到底,绝不轻易言败,绝不妥协。因为妥协就是生命的枯萎,就是人生的大悲哀。
屈原是生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便升至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官至左徒时,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暗中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用计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最终被放逐到江南,郁郁不得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愤然跳进滚滚江水,一生思想与抱负付之东流,从此只有鱼儿与他做伴。其实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确实有些不值得。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就应该傲然面对,做自己能做的,岂不更好!
杜甫,中国文坛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部悲壮的历史。当强大的唐朝走向衰弱的时候,他成了人间苦难的首席歌者,唱出了历经动乱后的悲凉之音。
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才子,杜甫可谓生不逢时。“安史之乱”的浩劫,打破了唐王朝繁华盛世的局面,也打碎了杜甫心中的美好蓝图,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与残酷现实抗争的荆棘之路。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而无所作为,他的理想之火不灭;遭受幼子饿死之痛,一家老小甚至沦为难民,他也没有放弃信念;被叛军俘虏,沦为阶下囚,他还是对国家忠心耿耿。直到大历五年(770年),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冬日,一叶行在潭州到岳阳江面上的孤舟,带走了诗人五十九年的生命。
作为一位历经磨难的诗人,杜甫一生漂泊,他游历了国家的大好河山,也看尽了百姓生活中的痛苦,从而写出了“三吏”、“三别”这样忧国忧民、脍炙人口的诗篇。
杜甫虽生不逢时,却依然故我,心忧天下,为天下苍生而奔走。他这种身在饥寒之中而心忧天下的可贵品质是贯穿其一生的,而这种至高至洁的伟大人格让人感动,正是:“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因此,只要思想高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使曲高和寡又何妨?不能“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千秋思念,为万世传颂,也要活他个虎虎生威、有滋有味,这才不白活一回。
带磁性的声音,好听。
喜欢您直透人心的安宁详和的声音!比所谓大师带功音频能量强大多了!
越往后越不像是南师的思想和语气。
另外很期待明月老师您能讲一下南师的《老子他说》
您讲的黄帝内经沒听几篇就下架了期待您能在公众号发布!
好听
1
配乐精彩!请把所有背景音乐名字发给我 。辛苦你啦!谢谢
请问南怀瑾32堂课中的 贵在此时此刻的坚持 配乐名字
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既然不是能一专到底的料,那就只看当下,抛弃被未来的捆绑,解开自我的束缚,活他个虎虎生威,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