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32—大德方能大容大化

《论语·为政》32—大德方能大容大化

00:00
09:14

(十六)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矣。”

【注释】

攻:攻读、研究,专攻。

异端:相反的、相对立的一面、一端。也指偏离正道的学说。

【解读】

孔子说:“专攻旁门左道的学说,这是非常有害的啊。”

【感悟】

大德方能大容大化

学习本章,可以参照《论语》中的两处记载来综合学习。其一,子不语:怪力乱神。其二,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对于邪门歪道、旁门左道的事情,诸如怪力乱神等,不必深入研究探索,定力不够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如保持距离。不是惧怕、躲避,而是保持警惕,保持距离,这是成长过程中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自己的德行越高、定力越强,就不会被其“可观者”所迷惑,就能选择正确的道路。“就有道而正焉”,不走正道就是方向不对,越用力气就越偏离正道,时间久了,“再回首已百年身”啊,生命短暂且宝贵,值得我们珍惜善待。

攻乎异端,需要自身有强大的自我保护、自我洁净能力为基础,轻易地深涉其中,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不是谁都可以轻松自如的来去自由。人生短暂,人的能力有限,有些事物必须保持距离。

学问之道,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假如一开始就错了方向,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危害。有人把本章解读为:攻击那些异端邪说,它的危害就消失停止了。这是错误的解读,应当立即纠正。孔子之道是中庸之道,不是极端之道,主张“和而不同”,绝对不是党同伐异的文化专制主义。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到!

有大德者,自身有很好的德性,境界高远,可以包容异端,逐渐可以化解异端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不至于影响到自身,逐渐同化。不能同化异端,也不至于让其蓬勃生发,肆意妄为,这就是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也正因为包容和同化不同的思想理念学说,才彰显了大德和力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恰是如此,大德方能大容大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