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臣之礼-解读《礼记》第39节

为人臣之礼-解读《礼记》第39节

00:00
04:23

【原文】


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

君子不亲恶。

诸侯失地,名;

灭同姓,名。

为人臣之礼:

不显谏。

三谏而不听,则逃之。

子之事亲也:

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

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儗人必于其伦。



【译文】

史书记载天子的活动,不可用“出”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了失去天下的大恶;史书记载诸侯生前的活动,不可直呼其名,否则就意味着他犯有什么大恶。对于这些大恶,君子在记入史策时是毫不留情的。诸侯如果失去了国土,这是一种大恶,史书上就要称呼其名;诸侯灭掉同姓之国,这也是一种大恶,史书上也要称呼其名。为人臣之礼,在规劝国君过失时,要讲究方式、场合,不可有损其威严,如果多次规劝而国君仍不醒悟,臣子就可以离开他。做儿子的侍奉父亲,父亲有了过失,做儿子的多次规劝也不听,就应继之以号泣,希望感动父亲,使他知悟而改。国君生病吃药,臣子要先尝。父亲生病吃药,儿子要先尝。不是世代相传的医生,由于其医术不精,所以不服其药。拿人作比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只有同类的人才能相比。


出 品:礼仪佛冈

编 辑:郅正

剪 辑:郅正

主 播:郅正 欣正

经典来源:《尚雅》国学经典书系之《礼记》

译文来源:《十三经注疏》、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