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藏马兄弟的101天

【山东·青岛】藏马兄弟的101天

00:00
07:27

1947年的中华大地上,烽烟滚滚,解放战争到了战略反攻的关头。在这个当口,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支援战争,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成了那一特殊历史时期最为闪亮的画面。


在胶州湾畔,青岛的西海岸,有一支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支前队伍,他们先后参加了孟良崮、莱芜、淮海、南麻、潍坊、渡江等十几个大的战役,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荣获“陈毅子弟兵团”称号的“藏马子弟兵团”就是其中的一支。


说到“藏马子弟兵团”,要先从藏马山下的藏马县说起。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山东半岛的南部,曾经有一个县级行政区域——藏马县,它以其境内的藏马山而得名,县治所在地就在今天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重镇泊里。


1947年的32日,山东省支前委员会和滨北支前司令部要求藏马县快速组织一个支前子弟兵团。中共藏马县委立即发出号召,只用了3天时间,就从8000多名踊跃报名的青年民兵中精选出953,组建了一支既能随军参加战斗,又能抢救运送伤病员的精干子弟兵团,取名为“藏马子弟兵团”。


藏马子弟兵团承担抢救伤员的任务始于194751日,转运的是由宁阳战役转下住在宁阳城东北官庄村的183名伤员。当时,天下大雨,山路崎岖,泥泞难行。队员们用自己的被子、棉衣为伤员挡雨遮寒。由于雨水浸湿了棉被和衣物,担架越抬越重,有的队员扎破了脚,有的划破了腿,大部分人的脚都泡肿了,走起路来疼痛难忍,血泡里一包血水。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疼,更没有一个人落下脚步。


5月2日晚8时左右,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行军,兵团终于在将伤员安全转移到了泰安城东北方的一个村庄,圆满完成了任务。华东一纵首长立即发出命令,给全团记小功一次。


1947年5月中旬,孟良崮战役在激烈地进行着,陷入我华东野战军包围之中的国民党王牌七十四师,固守孟良崮做最后挣扎,蒋介石急令进犯华东地区的各路部队拼死增援。当时,离莱芜城不远的乔店村,有我军的一个伤员休养所还没有来得及转移,眼看就要陷入敌人增援部队的包围之中,情况万分危急。


5月15日晚9,藏马子弟兵团奉命从70里路外急行军前往抢救。冒着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的扫射,队员们冲进村里,抱的抱,背的背,抬的抬,迅速将伤病员转移出村,不停步,不休息,经过60余里路的急行军,终于脱离了危险区。从乔店抢救出的180名伤病员,本应由其他单位实施长途转运至后方医院,但由于全体伤员一致要求“非藏马子弟兵团转运不走”,最后首长做了临时调整,批准了伤病员的要求。子弟兵团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翻山越岭,行军千里,冲破敌人的道道封锁线,跨过黄河,终于安全地把伤病员送到了蒲台镇的后方医院。


在执行支前任务的101天中,藏马子弟兵团曾先后进军胶东、鲁中、鲁西、鲁南、渤海等战场,参加过宁阳战役,担负过官庄抢运、乔店抢救、泰西转运等数次艰巨任务。他们在炮火纷飞的阵地上,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用自己的衣物给伤员换取食物,用自己的身体抵挡敌机地扫射,宁愿自己负伤、流血、牺牲,也不让伤病员再次负伤。陈毅元帅曾经说过:“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也包括子弟兵团的一份功劳。


由于功绩显著,19476,华东军区特授予该团“陈毅子弟兵团”光荣称号,给全团记大功一次,并赠送“陈毅子弟兵团大红旗一面(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奖给大批枪支和弹药。山东军区颁发给“八一”奖旗一面。全团有19人立一等功,100人立二等功,576人立三等功,187人立小功,并获得了相应等级的银制红星奖章。


“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荣支前史,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人民支援战争的光辉范例。1981年粟裕同志撰写的回忆录《真正的铜墙铁壁》,高度评价了“陈毅子弟兵团”的光辉业绩。


如今,藏马作为一个县级建制已经不存在了,但藏马子弟兵团为共和国建立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历史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才是真正的“天团”。


来源: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

主播:宝泽阿城

本期节目由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喜马拉雅联合推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