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七星龙渊剑(龙泉剑)——诚信高洁之剑

七律·七星龙渊剑(龙泉剑)——诚信高洁之剑

00:00
07:30

原创律诗《中国上古十大神剑》之五“七星龙渊剑”又“龙泉剑”


——品诗 藏剑——《诗剑录》

《中国上古十大神剑》之五“七星龙渊剑”又名“龙泉剑”——诚信高洁之剑


七律·七星龙渊剑(龙泉剑)新韵

文/江湖笑(梅蔷丝雨)

茨山引水铸炉青,环列七星卧巨龙。
干将追来欧冶共,子胥逃去丈人逢。
忠良亡命芦边救,志士成仁剑上呈。
不使渊操堪受辱,节高自刎鉴其名。


译释
首联写为了铸此剑凿开茨山,引来山中溪水到炉旁铸造青铜宝剑,引到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子,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像巨龙盘卧。
颔联干将追随岳父欧冶子精湛的铸剑技艺一同来到茨山共同铸此剑,伍子胥被奸人所害逃亡中遇见自称为“渔丈人”的人。
颈联当伍子胥在芦苇边被渔丈人所救,伍子胥为报答恩人跪呈此宝剑“七星龙渊剑”。
尾联渔丈人自觉搭救忠良图其回报,此举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宝剑的大不敬,于是这位高洁的人士拔出七星龙渊宝剑自刎,以鉴证其高尚的操守。之后伍子胥后悔莫及的故事。体现了宝剑的诚信与高洁。


——品诗 藏剑——《诗剑录》


《中国上古十大神剑》之五“七星龙渊剑”又名“龙泉剑”——诚信高洁之剑

七星龙渊剑简介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是中国古代名剑,诚信高洁之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相传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後,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是名「龙渊」。故名此剑曰「七星龙渊」,简称「龙渊剑」。
唐朝时因避高祖李渊讳,便把「渊」字改成「泉」字,曰「七星龙泉」,简称「龙泉剑」。
另外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另还有传说,“道人”张三丰曾配此剑。其实际下落无史料考证。

往事越千年,欧冶子的铸剑技艺在龙泉深深扎根,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为了纪念龙泉宝剑鼻祖欧冶子,后人在剑池湖建了“剑池亭”和“欧冶子将军庙”,塑造了欧冶子铜像,成了一方千年古迹。龙泉宝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之特色而誉驰中外。

其实有很多关于“七星龙渊剑”的传说。

传说

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渔丈人。
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

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

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故事见于《吴越春秋》。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品诗 藏剑——《诗剑录》

感谢朋友们关注,收听,订阅,收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