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翼-6岁以后如何给孩子谈规则-1.为什么要立规矩?

欧阳翼-6岁以后如何给孩子谈规则-1.为什么要立规矩?

00:00
09:20

1/为什么要立规矩

    Hello,大家好,我是欧阳翼,欢迎大家来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分享在六岁以后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部分是父母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大家知道现在资讯非常发达,我们随便上网,或者是打开微信朋友圈,到处都有关于想如何解决孩子的暴脾气的五个办法,或者是三部终结大宝二宝争吵的秘诀等等,各种各样的这样的类似的锦囊秘诀。看起来似乎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些让人绝望的场景的时候,或者是头痛得要疯掉的时候,拿到这些紧要秘诀就可以搞定一切。

    在我女儿大概五六岁的时候,我刚开始接触到儿童教育这方面的问题,在那段时间里,我看了大量的关于如何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或者是解决孩子跟父母之间矛盾的一些书和文章,我看到了有非常多的秘诀,大部分的我都亲身去尝试过,因为我有这样的需求但是根据我后来的理解或者现在的理解,那些方法它都是通过奖励或者惩罚的方式来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或者是说处理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矛盾。在短期内看它的确能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但是这样的改变往往都是短期的,因为不太注重孩子内在的自我的那种控制能力的形成。 

    比如说孩子不愿意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给他一点奖励,这样的方法我用了很多。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我想要让孩子参加家庭的家务劳动,一开始就说好,如果你做了什么,我就给你什么样的奖励,或者给钱物品等等。后来我发现这根本就是无效的。首先我们的孩子他其实是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作为父母给到孩子那些东西,孩子可能根本就不在乎。其次或者是说有些孩子他愿意,或者是他也在乎那些东西,但是他得到几次以后,这样的东西就不稀罕了,他就会觉得这样的奖励没意思。

    所以往往这样的方法,它不会有太长期的效果。其实我们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到的是不良行为,它当然让人感到烦恼,感到压力,但其实它也是一种契机。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让家长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发展他自己的自我功能的契机。所以所谓的管教其实是在考核父母是否具备做父母的能力。而且这个考核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考核是终身的。当我们学了心理学以后,我们会更倾向于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尤其是70后或者80后这些做父母的人,我们大部分都是在我们的父母严格的要求下,通过努力学习才长大成人,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能够在大城市或者说比较好的地方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拥有现在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当然是得益于父母严格的要求,但是回头看,我们会觉得自己经历的童年并不快乐。所以我们接触到心理学或者是教育学的一些理念以后,我们会更倾向于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我一直都是这样追求的。但是我最近慢慢的发现,一味地追求快乐似乎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我自己而言,过去的五、六年里,我一直都是快乐教育的追随者,所以我家的孩子养得的确很快乐,就是我自己是这样看的。 但是孩子他自己会这样想,所以我有时候会问他,你觉得快乐吗?但有时候说还行,有时候就会说我很不开心。我就在想怎样才会感觉到幸福。

经过思考以后,我觉得幸福跟不幸福是相对应的。如果一直都处于非常好的幸福的状态,那么其实幸福也就不存在了。另外一点,当我们希望一个孩子他一直幸福快乐的时候,这并不现实,因为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其他很多重要目标的实现。比如说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和工作,每个孩子也需要处理跟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

    当自己不被满足,或者是被同学拒绝的时候,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或者是失望的情绪呢当我们需要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去照顾别人的情绪和情感呢?这样的目标实现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或者更确切的说对于孩子来说是很艰难的。但是艰难的过程又是他最终成功的快乐的来源。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规则并非惩罚,规则也不是跟快乐相对立的,它是一个幸福的围栏,让幸福不要跑掉。那么规则是什么?我们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的管教长期目标应该是什么? 

    在不同的社会里管教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建国在威胁到生命的环境中,或者再往前推一些,在战争年代,管教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而在现在,当物质已经比较丰富,当个体被真实的社会中,父母要管教孩子来表达自我。在某一些个人成就被仰慕的情况下,管教被用来鼓励孩子与众不同,并且可能不会阻止孩子的不择手段。而在一些希望个体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的社会中,管教可能会帮助孩子理解并适应环境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不会鼓励个体的表达,可能会惩罚孩子的不服从或者的特立独行。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成长的年代,无论是中小城市或者是大城市或者是农村,只要是在中国,我们都会被鼓励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高考的独木桥,那个年代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这样的。但是现在我们社会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谋生变成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事情我们开始希望孩子有独立的思维和自由的内心,再过一些年,当AI替代绝大部分的工作的时候,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其实我们没有办法猜得到的。可是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可能会跟我们父母对待我们的时候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因为这个社会跟30年前不一样了。

    同时我们管教孩子的时候,当然会呈现一部分的我们自己的内容。这个自我就是我们小的时候是怎样被我们的父母管教的。我们被管教的时候,我们的内心的态度和情绪是什么样的?我们期待我们的父母如何管教我们,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我们认为这个部分不好是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但是我仍然不可能完全避免把这些东西一点都不嫁给我们的孩子。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管教背后有个非常重要的信念,就是我们希望它变成什么样子,他在将来的社会里面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它有什么样的特质?

    这个里面包含着我们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恐惧,因为这就是我们想象中孩子需要面对的世界。这里面当然包括我们作为父母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教给孩子的都是那些我们认为对的好的东西。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可能会有一部分的父母错过了孩子建立最佳的规则的时间,那就是0到6岁。这一部分的家庭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在下一部分继续讨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