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生命的第二年至第三年对人格形成的影响-4. 客体关系马勒—分离个体化2

沈娟-生命的第二年至第三年对人格形成的影响-4. 客体关系马勒—分离个体化2

00:00
10:16

4 客体关系马勒—分离个体化(二)

    在共生阶段的最后就是分离个体化阶段,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二年到第三年的主题。

    这个阶段其实是很复杂的,在马勒的整个理论里面,也把分成了四个部分。这四个阶段开始于生命的第五或第六个月,他将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第三,甚至是第四年在本质上显示了一个人所达到的分离程度。一个人的自体感以及所拥有的关系的特质大多在这个阶段所发生的事情所决定的。我们说每一个发展阶段其实都需要放弃过去所拥有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从口欲期过渡到肛欲期,那么我们就要放弃吃母乳,对吧?我们可能需要面临断奶,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放弃早期我们通过吮吸妈妈的乳汁所带来的快感,从而进入到下一个生命的历程,比如说开始去体验排泄的快感,所有的这些失去和分离,它将会贯穿我们发展的整个阶段。

    我们在这个地方就重点来说说分离个体化的最后的两个部分,一个是和解期和客体恒定。我们说和解阶段,他其实应该是开始于生命的第15个月到18个月之间,然后一直持续到30个月,也就是差不多从一岁半开始到大约孩子两岁半左右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孩子在语言层面,就是前面我们也谈到过语言的发展儿童在语言层面上与母亲以及其他重要人物,尤其是父亲之间进行了越来越多的互动,因此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迅速的提高。

    当儿童大摇大摆的走来走去,几乎是得意地展现他新建立的独立的时候,内在的那种体感的自体主张以及分离的感觉就会成为核心。但是儿童在将自己与母亲分离,并将自己建立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虽然迈的步伐越来越大了,但是他们仍然强烈地需要帮助和确信儿童其实在内心会试图否认这一点,最终导致了和解慰藉的产生。所谓的和解危机,实际上就是说母亲和儿童之间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构成了儿童对母亲的需要和儿童在分离个体化进程的需要之间的一些冲突。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以一种膨胀的无所不能的状态进入这样一个阶段和解的阶段。然而儿童仍然尽心表现出对母亲的依赖以及其他需要的表达,已经被多方琢磨极力渲染的可怕的两个人就是共生的母子关系,恰当的就描述出了这种冲突所带来强烈的负面影响。母亲能够成功地给予儿童情绪支持,并保持自己的坚定性,并且在这两者之间达到恰当的平衡,同时仍然允许儿童进行健康的独立活动。我听的这种平衡能力是解决危机的关键。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解释一下,就是说有可能在和解期的时候,这个孩子他已经因为直立行走和语言的功能的发展,那么孩子他其实是有能有能力可以走得离妈妈越来越远,但是也会不断地回头去寻找妈妈。孩子与母亲这样的走回头,走回头,这样不断,其实是在寻找一种向外探索和向内依恋的这样一个平衡。孩子与母亲形成的依恋,除了这种身体,还有语言等。这个时候其实像孩子比较喜欢玩的游戏就是躲猫猫。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需要确认跟妈妈跟父母这样的重要的课题,他们是有连接的,即使我看不到你,你仍然是可以找寻到我的。

    那么我们知道像在这个时期,游戏是对孩子来说以及对整个亲子互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他会想要去独立探索的部分就是它有这个部分,但同时如果母亲因此而焦虑的话,就会被孩子捕捉到。比如说有的孩子他可能他走着走,走得离妈妈开始有点远了,这个时候如果一个母亲她是很焦虑的,比如我们会听到有的母亲就会说谁,你跑那么远干什么你很危险,那里有什么大灰狼那里有坏人,好,这个时候孩子就可能很容易去捕捉到的是妈妈他焦虑的情绪。     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孩子他其实在内心是非常爱他的父母的,甚至这份爱往往可能会比爱他自己更多。孩子不想去伤害母亲,于是会停止迈动,不有可能他就会退回到母亲的身边来,乖乖的做一个乖宝宝待在妈妈的身边。但是如果他如果走的太远,回头发现妈妈不在了,或者妈妈有可能就是跟隔壁的老王开始聊天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孩子的内心也会感到恐惧,他甚至会很恐慌会大哭,将自己的需要放在一边,从而去满足妈妈的需要。而这对孩子的发展来说其实是不健康,也是另一种是母亲想要自由感传递给孩子,是一种对世界基本的信任感被打破,因而会感到被抛弃。

    该怎么做在这个时期,其实我们说我们只要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足够好的妈妈是说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尽量协调自己去与孩子的需要保持一种同步。在孩子他离开母亲的身边去到外界探索,比如说我们称之为像小鸟离开巢穴的时候,妈妈能够给予孩子一个温柔的助力,轻轻地推,而不是用力的一推,同时也可以给予孩子依赖。比如说我就在这个地方,也许我嘴巴在跟别隔壁家的老王讲话,但是我的目光其实是可以注视着我的孩子。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向远方的孩子微笑示意,点点头,以此证明你其实是看着他的,你其实是关注着他的,虽然你们并不在那么近距离的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去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象。

    那么分离个体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被称为客体恒定的阶段。这个阶段其实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产生以及自己最终的特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大约是应该是在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对,然后一直持续到孩子三岁左右,三岁半这样子。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形成对母亲稳定的内在表现。

    如果这一点没有完成,儿童将继续依赖母亲的身体存在带来的安全感,永远无法发展出自主的自体感。孩子,他可以将母亲内化当妈妈不在眼前的时候,他也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内在母亲的视觉。这种内在母亲存在的发展就是我们称之为原欲的或者原初的客体恒定的获得。这样的一个客体恒定性是儿童可以独立于主要抚养者之外活动,并且可以体验到人际间的分离。达到了这一点,或者至少在这个方向上有一个很良好的开端的时候,儿童便能基于自己的能力进行独立活动,同时建立健康的客体关系。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对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来说,如果妈妈现在正在厨房做饭,把孩子独自留在客厅,他其实是看不到妈妈的,这个时候他就可能会感到很恐慌,然后想要去呼叫妈妈,妈妈你在哪里?这个时候妈妈可能就需要从厨房里面放下手中的活儿,出来跟孩子打招呼,对孩子说,宝宝,我在厨房里面做饭,你可以稍等一下。”妈妈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些安抚哄哄孩子这样的一个过程,让他那种内心的客体消失的那种恐惧焦虑的感觉得以下降。我们说如果现在孩子已经五岁七岁,他知道他不用妈妈说一句我现在正在厨房做什么这样的语言的表述,他听到厨房妈妈在洗洗碗啊,切菜他就能够在大脑皮层就建立这样一个连接我的妈妈现在此刻虽然不在客厅和我在一起,但是在厨房里面正在做的事情。 

    因为这个时候对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他的客体恒定性已经很稳定,已经建立起来了,所以他不需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因看不到妈妈因妈妈不在眼前而让自己处在一个极大的恐惧和焦虑之中。无论是马勒所划分的这些不同的分离客体个体化的阶段,还是说例如另一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所有的这些发展理论,它们其实是彼此相互重叠,像是一条起伏不平的螺旋线上的点,而不是一条直线上的点。就好像所有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的发展更像是一系列的适应和开始上升与补偿的过程,而不是一系列以直线形式发生的可预期的事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湘夫人_46

    所以,二岁半的孩子怎么应对最后一个阶段的客体恒定性呢?